魏孝和作为鹰扬卫副帅,在主将范伯文西征后,就主持留守拥州的一切事务。
论起带兵打仗,更是个中能手。
关中地区临近大罗西疆,无论异族还是马匪都个个凶悍无比,若无一点本事,还真不好在鹰扬卫待着。
魏孝和能从一个底层将校,逐步晋升为鹰扬卫副帅,除却家族恩荫与扶持外,其个人的能力也是相当过硬的。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上次鹰扬卫西征羌人的例子。
主帅范伯文惨败于凉州莲花台,如果不是魏孝和率师殿后,掩护败军退入华亭关的话,恐怕整个鹰扬卫还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了。
不过这次南下蓝州,魏孝和却十分谨慎。
虽然他不知道这伙儿“红贼”的真实战力如何,但仅仅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从南武关一路杀到蓝州城下,想必不是好相与的。
他现在最后悔的是,之前在拥州耽搁的时间太长,致使蓝州突然之间失陷了。
如果是能早一点出发,也许现在自己的处境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最令魏孝和感到棘手的是,他刚刚得到骑兵的禀告,说他们已经被“红贼”逼出了鹿鸣坡。
三千骑兵能被这伙“红贼”一举赶出重要关口,不管是用的什么方法,都足以说明这些贼寇的难缠程度。
鹿鸣坡一丢,鹰扬卫如果再想攻到蓝州城下,只怕唯有强攻这一条路了。
至于绕上鹿鸣原,魏孝和一点兴趣都没有。
据回来报信的骑兵说,目前占据鹿鸣坡的“红贼”不过万余。
如果自己率大军赶到后,他们依旧只有这么一点人手,那自己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以万余鹰扬卫,去对抗万余“红贼”,魏孝和不认为自己有败的理由。
“红贼”战力强劲,自己麾下的鹰扬卫也不会逊色多少!
为了作战方便,魏孝和将麾下所有步军分为左中右三军。
左军作为先锋部队,主将是周茛,领兵三千,在前快速行进,并不断探明前方情况。
中军即是自身所在,为此战主力,共有兵士六千余人。
右军为后续支援部队,将领王选,只有两千多兵力。
此外还有三千骑兵,不管是鹰扬卫自己的弟兄,还是拥州世族贡献的骑丁,都被魏孝和统一使用,骑兵将领为潘华。
只是昨天经过那场争夺鹿鸣坡的战斗,潘华对他手下那些世族骑丁的意见很大。
说他们只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货色,还建议魏孝和,将这些人与鹰扬卫的老兄弟分开使用,免得拖累大军后腿。
魏孝和对此并未在意。
那些骑丁的毛病和缺点,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他将二者合而为一,目的就是为了壮大骑兵威慑,逼迫“红贼”压缩阵线,防止他们溃散而逃。
而且这样做,也是为了以后考虑。
自从那些世族把各自的骑丁送来,他就没打算再还回去。
如今天下乱世,大罗烽烟四起,谁知道拥州会不会产生像歧州皇甫观一样的人物?
在他看来,皇甫观这样的人,其实就是贪得无厌,不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一切,滋生了某种不该有的野心!
针对这样的乱世枭雄,要么防范于未然,要么就毫不犹豫地给予镇压
将他们的力量收拢到自己手中,就不信这些家族还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真当他们私下搞的那些小动作,自己眼瞎看不到吗?
那也太小看自己这个鹰扬卫副帅了!
魏孝和骑在马上,心中想起拥州的事情,把骑兵营败退鹿鸣坡的消息压了下去。
胜败乃兵家常事,昨日败了,来日再讨回来就是,何必一直耿耿于怀!
就在他低头思索拥州形势的时候,突然从前方迅速奔来一名骑士,并很快停在了他的面前。
“禀大帅,左军周将军命在下前来告知,他们已经抵达鹿鸣坡以北,询问大帅是否立刻攻击?”
魏孝和精神一振,想了想道:“咱们立足未稳,贸然攻击,很容易损兵折将。
你回去告诉周茛,让他们在骊山西侧扎营,等候我和王将军赶到后一起商议再定。”
“是!”
打发走报信小兵,魏孝和高声命令全军加快速度,期望能够早些抵达鹿鸣坡。
而此时的鹿鸣坡上,赵信正率领手下几个大营的指挥使,找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视察敌情。
其中贺尔汉,郝前程、谢福运和杜平均在此列。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满脸凶恶的中年人站在最后。
“赵将军,看样子鹰扬卫的确不好对付!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他们的先锋部队。
还有,他们几乎人人甲胄在身,与咱们的弟兄不遑多让。”
贺尔汉用手遮在眼睛上方,仔细看过对面阵容后,满目凝重道。
赵信点点头,没有说话。
鹰扬卫的披甲率很高,这对唐山军众将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之前训练的方向,就是计划用弓箭远距离伤敌。
如果敌军全部都有甲胄护身,只怕箭矢的杀伤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谢福运看了一阵,提议道:“赵将军,咱们要不要趁着他们立足未稳,先冲杀一波?”
赵信摇头,指着由北而来的滚滚烟尘道:“先不要急,此时攻击并不合适。
你们看,鹰扬卫前后衔接紧密,人马众多,若是近距离接战的话,咱们很容易陷入缠斗之中。
目前咱们的首要任务,是牢牢地守住鹿鸣坡,等待将军前来。
此地若有所失,再想像昨天一样顺利夺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谢福运想了想,无奈认可了赵信的看法。
看来,赵将军的想法是稳守此地,静等将军率众赶来,结硬寨,打呆仗,利用兵力优势,奋力平推鹰扬卫了。
只是这样的话,自己内心的那些想法,不知又要等多长时间才能一一试验了。
几人说话间,就见对面临阵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竟将整个鹿鸣坡北部出口彻底堵住。
两队鹰扬卫骑兵,分别在两军阵前交错而过,向身处鹿鸣坡的唐山军士卒耀武扬威。
“孟起,你有什么想法?”赵信突然问向一旁的中年人。
贺尔汉、郝前程、谢福运和杜平同时看向这人,个个眼露探寻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