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张瑰丽又开了几家虎蛙烧烤店,因不包食宿不能快速招到员工,不得不改变原有做法,管员工二顿饭。
午餐下午2:30,晚餐23点,中间隔8.5小时;有时管理人员24:00后才吃晚饭,与上餐间隔10小时。
王博建议二餐之间增加一顿简餐——吃碗面条之类。张瑰丽与他在餐厅吵起来,说他就不关心人力成本!
前几天她在一个店厨房见有14个员工,大发雷霆。其实超编的员工是给即将开业的林茂店准备的。
林茂店开业的头一天,员工中午2:30吃午餐,到了晚上都盼望早点聚餐,厨房早早把饭菜端上桌都放凉了,张瑰丽却不急,而在检查工作,还问干活的员工饿不饿?员工回答饿,张瑰丽说:“知道饿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要奋斗……”
现场有一个刚入职下店支援的人力资源部文员,瞪着眼要说点什么,张张嘴没有说出来,第二天就提出辞职。
那天聚餐终于在22:30开始了,张瑰丽洋洋洒洒、云里雾里讲了半个多小时,大谈要把漂亮姐妹公司打造成伟大的企业。还痛批了一位运营经理,因宿舍空调坏了,他给员工道歉。
她说把队伍带成啥样了?员工出来是吹空调享受的,还是奋斗的…..
员工们饥肠辘辘,面无表情,都感到新店开业和伟大企业与他们没有一点关系,而宿舍的空调跟他们还真有关系。
张瑰丽讲完又让王博也讲,王博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大家赶紧动筷子吃饭,边吃边听我讲……”
虎蛙烧烤店对外宣传营业到凌晨三点,经常到点了有的客人不走,员工只有陪着,待收完档下班,要到四五点甚至六七点,夏天最热的月份,有一半是这种情况。有的员工三四点下班,早上十点二十就又上班了。
一天上午,王博去一个烧烤店检查,指出装散啤酒的酒炮,没有刷干净更没在消毒液里浸泡,店长说:“昨天下午5:00上班的员工,干了一晚上,今天早上6:30才下班,来不及刷酒炮……”
一个新入职的女店长是跆拳道爱好者,曾获得什么金腰带,身体非常棒,带了一个月的店生了二次病,离职时发微信朋友圈,说:“每天迎着初升的太阳下班。”
一个管理人员有一段时间三天睡了7个小时。员工吐槽最多的是夜班,说整天晕头转向,不知道今天星期几,女孩儿脸上起痘痘,甚至月经失调。
人员极不稳定,换的像走马灯一样。有的店半年换了四茬人。员工刚刚培训完就走了,新来的人又重新培训。产品、服务和卫生等各项工作都上不去,问题百出,客人投诉不断,张瑰丽动不动就发飙。
王博建议发放夜班补贴和超时工作补助。张瑰丽不同意,说:“年轻人都是夜猫子,不爱早睡觉,喜欢上夜班。”
南建去外省培训了,王博打电话想让他找女老板谈,增加夜班补贴和超时工作补助。
南建回仲州市后,直奔漂亮姐妹新开业的虎蛙烧烤店,但走错了地方,进了一家漂亮姐妹的老店。
外场一个服务员刚上班,南建随意问了一句:“姑娘,吃早饭了吧?”
“没有吃,”女孩儿笑着说。
又聊了一会,南建得知除了刷碗大姐外,大部分员工一天只吃一顿饭。
南建在餐饮行业干几十年了,已过花甲,第一次听说,在中国竟然还有从业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的,餐厅本来就是吃饭的地方,现在就有张瑰丽这样的老板,进行所谓的改革……
店长郭春燕进店与南建打招呼,她是漂亮姐妹第一个店的员工。一晃八九年过去了,她从前青春焕发的光彩和活力不见了,一副总是没有睡醒的样子,显然长期缺少睡眠,现在又一天只吃一顿饭,自然就没精神了。
下午,南建又走了一家店,店长彩霞刚吃午饭回来。她说:“全公司一天吃一顿饭的员工,占80%左右。”
南建问:“通常你们中午这顿饭都吃啥?”
彩霞说:“都是在街边小店吃豆角焖面,新潮米线,土豆粉等,刚刚吃的是茄汁面。”
“有没有吃到鸡、肉和鱼?”
“10元左右一份的,”彩霞撇了撇嘴说:“哪来的鸡、肉和鱼?就有也是一点点。”
南建这才觉得不该问这个,以员工的收入水平,也就是这样的餐标。
南建问:“你还在北郊住呢?”
彩霞说:“是的。”
南建去年了解到,彩霞二个孩子在老家由婆婆带,她每天晚上十一点左右下班,乘夜班公交车坐到终点,再打开一辆早晨上班时锁在树上的自行车,还要骑行几十分钟才到家,而第二天上午9:30,她已经来商场参加晨会了。像彩霞这样上下班路远的,还有伊山1店的李黛玉。
几个服务员进店,与南建打招呼。南建注意到她们的夏装很打扮人,说:“都很漂亮……”
“钱也漂亮,”彩霞说:“员工要交工装押金200元。”
“怎么会这么高?”南建问。
“这次服装设计费花了二十万,”彩霞说:“所以押金高。”
“服装押金高,”南建说:“也不能转嫁给员工。”
南建当即给王博打电话要见他,王博说:“这一会在伊山,傍晚才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