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瑶和吴凛赶到病患家中,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
余瑶迅速上前诊脉,眉头紧锁。
“是瘟疫!” 她沉声道。
瘟疫二字一出,周围的村民顿时骚动起来,恐惧在人群中蔓延。
“瘟疫?这…这可如何是好!”边境村民甲惊恐地后退一步,语气中带着一丝抗拒。
余瑶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大家不要慌!我会尽全力救治!” 她从空间中取出一些草药,迅速配制成药剂,给病人服下。
看着余瑶娴熟的动作和珍稀的药材,一些村民原本怀疑的眼神开始动摇。
然而,语言不通成了最大的障碍。
余瑶努力用自己蹩脚的方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法,却引来村民们疑惑的目光。
她感到一阵沮丧,明明可以救人,却因为语言不通而束手束脚。
这时,边境村民乙站了出来。
“余神医,我来帮你翻译吧。” 他用流利的方言向村民们解释余瑶的话,并讲述了自己之前如何被中原医法治愈的经历。
在他的帮助下,村民们逐渐理解了余瑶的医术,也开始对中原医法产生信任。
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接受中原医法,躲在人群中的当地巫医脸色阴沉。
他悄然退出了人群,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
经过余瑶的精心治疗,病人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村民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对余瑶的医术更加敬佩。
边境将军看着这一幕,欣慰地点了点头
夜深了,余瑶和吴凛回到医馆。
两人相对无言,各自整理着药材。
突然,余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向窗外。
“凛,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她轻声问道。
吴凛走到窗边,仔细聆听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没有啊。”
“不对……”余瑶走到门口,猛地推开门,只见一个黑影迅速窜入黑暗中。
“追!”
余瑶和吴凛追着黑影,穿过几条小巷,来到村外一片树林。
黑影速度极快,在树林中穿梭,两人紧追不舍。
月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为这追逐增添了一丝诡异的气氛。
终于,在一个小山坡前,黑影停了下来,转过身,赫然是那个当地巫医。
“你为什么要跑?”余瑶质问道。
巫医冷哼一声:“你们这些中原人,一来就破坏我们的传统,我岂能容你!”
原来,当地巫医看到余瑶的推广越来越顺利,他煽动一些村里的长辈,以违背传统为由反对余瑶继续推广。
这些长辈在村里德高望重,他们的反对让很多原本支持余瑶的村民也开始动摇。
第二天,余瑶的医馆门口聚集了一群村民,他们神情激动,高声抗议着,要求余瑶离开。
面对村民的质疑,余瑶并没有强行反驳,而是心平气和地解释:“我知道大家都很尊重传统,我并没有要破坏传统的意思。”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中原医法和你们的传统并非完全对立。你们的传统中也有很多关于草药和治疗的方法,这些和中原医法有很多相通之处。中原医法并不是要取代你们的传统,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让更多的人受益。”
余瑶从当地的传统习俗中寻找与中原医法相通之处,然后用这些例子向村民解释。
她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对当地传统的尊重,逐渐赢得了村民的理解。
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长辈也开始反思,或许中原医法真的可以和他们的传统共存。
就在这时,一个村民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说道:“村长…村长的孙子…突然犯病了,巫医也束手无策…”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余瑶身上。
余瑶深吸一口气,说道:“带我去看看。”
吴凛轻轻地握住余瑶的手,“我陪你一起去。”
吴凛陪着余瑶穿过熙攘的人群,走向村长家。
他高大的身影如同一棵挺拔的青松,为余瑶挡去周围探究的目光。
两人并肩而行,指尖偶尔不经意地触碰,一股暖流在两人之间流淌,无声地滋养着彼此的心田。
余瑶能感受到吴凛掌心的温度,那是一种坚定的支持,让她原本有些忐忑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到了村长家,只见一群人围在床边,焦急万分。
床上躺着一个脸色发青的小男孩,呼吸急促,痛苦地呻吟着。
巫医站在一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已经黔驴技穷。
“让我看看。”余瑶拨开人群,走到床边。
她仔细观察了孩子的症状,又诊了诊脉,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这是急性的寒症,需要尽快施针。” 余瑶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取出银针,动作娴熟地扎入孩子的穴位。
随着银针的落下,孩子痛苦的呻吟声逐渐减弱,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
周围的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原本嘈杂的房间顿时鸦雀无声。
看到这一幕,之前一些对余瑶持怀疑态度的村民也开始动摇。
为了彻底打消村民们的疑虑,余瑶决定举办一场中原医法与当地传统医疗方法的交流活动。
活动当天,村里的空地上聚集了众多村民。
余瑶首先展示了中原医法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上的优势,例如针灸、推拿等,并详细解释了其原理。
她还邀请一些村民上台体验,亲身感受中原医法的疗效。
许多村民看后大为惊叹,纷纷表示要学习中原医法。
看到村民们热情高涨,余瑶趁热打铁,又讲解了一些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她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对当地传统的尊重,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活动结束后,余瑶和吴凛回到医馆,两人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
“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余瑶感慨道。
吴凛点了点头,“是啊,村民们终于开始接受我们了。” 他握住余瑶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柔情,“瑶儿,你辛苦了。”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余神医,不好了……”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色煞白,“村…村里…又有人病倒了…” 他顿了顿,声音颤抖着说道,“而且…这次的症状…和之前的瘟疫…很像…”
瘟疫的阴云再次笼罩在边境小村的上空,恐慌的情绪如同野火般蔓延。
余瑶和吴凛立刻赶往病患家中,发现这次的病情比之前的更加严重。
病人高烧不退,神志不清,身上甚至出现了可怕的红斑。
余瑶当机立断,再次从空间中取出珍稀药材,配制成更强效的药剂。
村民们看到余瑶如此尽心尽力,原本的怀疑和恐惧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敬佩和感激。
他们纷纷主动帮忙,有的熬药,有的照顾病人,整个村子团结一心,共同对抗瘟疫。
就连之前一直反对余瑶的当地巫医,也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余瑶忙碌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在余瑶和吴凛的努力下,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瘟疫的蔓延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村民们欢呼雀跃,对余瑶的医术更加信服。
边境将军更是对余瑶赞赏有加,他深知,中原医法在边境的推广,不仅能救治百姓,更能稳定民心,巩固边防。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好转的时候,余瑶却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她空间中的一些关键药材即将耗尽,这些药材对治疗瘟疫至关重要,如果缺少了它们,后续的治疗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余瑶将这个情况告诉了边境将军,将军听后,立刻下令士兵们协助余瑶的助手去寻找这些药材。
士兵们在崇山峻岭中搜寻,希望能找到这些珍贵的药材。
村民们也自发加入了寻找的队伍,他们感念余瑶的恩情,希望能为她尽一份力。
余瑶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充满了感激。
她知道,自己已经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中原医法也终于在边境扎根。
夜幕降临,医馆里灯火通明。
余瑶和吴凛正在整理药材,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余神医!不好了!” 余瑶助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惊恐和慌乱,“药…药材……” 他语气断断续续,似乎难以开口,“山…山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