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大营的蒙武,回到帐中憋屈的向蒙骜问道:“父亲!为什么停止攻城!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攻下汲城!”
“你能攻下个屁!”,蒙骜破口大骂道
“为将者要细心观察战场上一丝一毫的变化,你有没有注意到城头上受伤的魏军,在受伤的第一时间就被撤换掉去后方养伤?!”
“这说明什么?你告诉我!”,蒙骜严厉的看向蒙武
蒙武看着蒙骜严厉的神情,支支吾吾的说道:“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撤的快~!”
“你....!”,蒙骜作势就要抬手抽向蒙武的大脸,然后又恨恨的放下手,叹气的说道:
“说明他们兵力充足,并不需要受伤士卒一直守在城头,这样快速的撤换,不仅可以让受伤的士卒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以保持城头守军的战力一直在巅峰状态!”
“凡事先动动脑子!!!”,蒙骜恨铁不成钢的训斥道。
蒙武被蒙骜一顿训斥,悻悻的退到了一旁。
蒙骜意识到,汲城遇阻已经说明战场局势已经发生巨变,谨慎起见蒙骜当即写了一份战报,密封后交给了斥候,说道:
“你带领一支小队,日夜兼程务必送到大王手中!”
“诺!”,拿到密信的斥候迅速离开了秦军向咸阳城狂奔而去。
王龁此时适时上前,一脸忧愁的问道:“蒙将军,攻下汲城眼下已经是不可能了,南下渡河吧!”
蒙骜闻言一声长叹,
“只能如此了!”
“为了防止联军击我大军于中渡,关于渡河我做如下安排..........”
蒙骜对渡河进行详细的安排之后,四十万秦国大军开始调转势头,疾驰南下,直奔大河而去。
次日巳时初,经过了长途跋涉,蒙骜与王龁率领的秦军终于抵达了大河北岸。
大河滔涛,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夜以继日的滋润着这片大地,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起与衰落。
此时大河已经进入了枯水期,部分河床已经裸露在了空气之中,这种情况下显然是利于秦军渡河的。
在秦军高效率的组织形式下,一座横跨大河南北两岸的浮桥很快就出现在大河之上。
蒙骜和王龁看到浮桥已成,没有多做片刻的停留,迅速指挥大军快速渡河,试图利用大河天险甩掉尾随的联军。
就在秦军已经渡过大半将士到南岸的时候,燕赵骑兵从秦军后方出现了!
总数约三万余众的燕赵骑兵气势汹汹的向还在渡河的秦军杀去。
看到这一幕的蒙骜并没有慌张,显然在心中早早都已经预料到会发生此事。
“结阵!!!”
“弓弩手三轮齐射!”
蒙骜冷静的指挥着秦军应对突然出现的燕赵联军。
经过三轮箭雨,燕赵联军出现了小部分伤亡,但还是气势汹汹的向岸边冲过来!
突然只听,“砰!砰!砰!”,一阵木板破碎的声音响起,冲在最前方骑兵连人带马栽倒进秦军精心布置的拒马坑中。
一时间,前锋队伍人仰马翻、黄土漫天。
拒马坑起效了!
但是面对数万的精锐骑兵,小小几个拒马坑只能迟滞一下他们进攻的步伐。
但是这样就够了,呼吸间秦国精锐的士兵已经完成了结阵!
“砰!砰!砰!”
疾速前行的燕赵骑兵狠狠的撞在了秦军的铁甲方阵上,巨大的力道甚至将部分秦军士卒撞飞了出去。
对于骑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冲杀速度,士兵骑着高速驰行的战马,手中的长矛带着强大的惯性会刺穿一切护甲,个别气力强劲的士卒甚至可以一次刺穿多个敌人的身躯。
而因为先前秦军布置的拒马坑的原因,燕赵骑兵的冲杀速度受到了影响,等到重新形成阵型时,已经离秦军步卒的过近,以至于燕赵骑兵的冲杀速度还没有达到最大便狠狠的撞在了秦军的铁甲方阵上。
秦国的步卒作战能力处于断档领先六国的水平,堪称独步天下。
想象中血肉横飞的情形没有出现,燕赵骑兵撞上铁甲方阵之后速度很快就降了下来,全部窝在秦军铁甲方阵之前。
就在燕赵骑兵被秦军步卒死死的咬住的时候,从东西两侧突然出现两支万余的秦军骑兵,疾速的向窝作一团的燕赵联军杀来。
呼吸之间,风驰电掣般的秦军骑兵就两侧狠狠刺入窝作一团的燕赵骑兵。
一时间,人仰马翻,一波冲杀之后,原本三万余的燕赵骑兵,只剩下了一大半,很多战马上已经没有了士卒,在战场上乱逛。
一波冲杀过后,两侧的秦军骑兵调转马头,再度向燕赵骑兵杀来。
恍惚间,秦军光亮的长戈上倒映着燕赵士卒恐惧的脸庞,随后血液喷向高空,最后的视野停留在雪白的马蹄不安的踢着脚下的黄土。
两波冲杀之后,原本只剩大半的燕赵骑兵再度锐减一半,约莫只剩下七八千骑。
而随着燕赵骑兵的锐减,空间瞬间就打开了,秦军步卒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死死的黏住燕赵骑兵了。
但是此时的燕赵骑兵军心早已被杀的崩溃了,慌不择路的直奔北方大营而去。
看到燕赵骑兵退去的蒙骜,心中长出了一口气,心中庆幸道:这下总算是能够安心渡河了。
不一会,一身鲜血的蒙武和赢摎笑嘻嘻的向蒙骜走了过来。
“痛快!痛快!这仗打得痛快!父亲!”,蒙武没心没肺的喊道
“这下可够那燕赵肉疼一阵的了,这工尉大人研究的马镫是好使啊!刚才末将站在马上,稳如泰山,一矛刺穿三名赵军士卒,实在是太痛快了!”,赢摎附和道
“哈哈哈哈哈,你们俩此次立了大功,经此一役燕赵联军更不敢贸然对我军采取行动了,这也让我军接下来的行动轻松了许多,哈哈哈哈哈...”,蒙骜也开心的夸赞二人。
河上的浮桥随着水波上下起伏,大河之水依旧滔滔不绝的向东流去。
很快,日落时分四十万秦军已经全部完成了渡河,渡河之后蒙骜与王龁商量之后,决定安排大军就在大河南岸休整一夜,次日辰时初再向荥阳城进发。
紧绷了两天神经的蒙骜,在渡过大河之后也终于是睡了一个好觉。殊不知,一场惨烈无比的大战正在前方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