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钰这样的做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明帝国的皇帝虽然是一个人,但是,当皇帝却不能一个人包办所有。
不然的话,要臣子何用?而巩固皇权,也不能一个人包办所有,朱辰钰首开先河,采用家族企业式的统治体系。由多名亲王同时监国治理,这些人好比常务委员,可以暂时代替正牌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唯一不同的是,帝国的最高层没有这些监国王爷亲自扶植的势力,朱辰钰就算允许他们造反,他们也反不起来,因为没人会响应他们推翻皇帝。
朱辰钰亲自打造的玄衣卫不是开玩笑的,忠诚度尤其出色,而玄衣卫的构成比锦衣卫更加复杂,队伍更加庞大,按职能划分,玄衣卫分管理治安的公安局,管理军情的特情部,管理情报的国安部,以及管理舆论导向的咨情部!
此外还有一个监察百官的特别组织,被称为九组,这个组织尤其神秘,是朱辰钰手里反腐败的利器!
腐败是无法根除的,只要有利益输送,便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朱辰钰做好了长期准备,一定要在一定范围内,遏制腐败分子的产生,只要没到帝国无法承受的程度,就万事大吉。
一切都以发展科技和生产力为主!朱辰钰在接手大明帝国的天子身份之后,想到的就是强大起来,甩开全球的对手,让那个位面领先的西方成为落后的代名词。
她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并不多,但她举全族之力建立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体系正在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电力科学,已经带领大明帝国进入电气化时代。而工业革命也已经随着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的诞生,就开始了。
朱辰钰亲自参与科学项目的建设和研发,对每一个领域,她都很清楚。这才是她真正仰仗的实力,通过不断的科学实验,重新积累大量的知识,从一个普通的人,成为大明帝国的首席科学家。
所以,她这个女皇的位子才是副业,主业自然是科学家,学者,大发明家!
为了鼓励大明的人搞发明创造,朱辰钰引入了知识产权的概念,靠专利权激发人们搞发明创造的热情,挖掘华夏族的智慧。
巡视的事情也很快提上日程,朱辰钰早就想看看各个工厂的运作状况了,听别人汇报和自己亲自看是两回事。
近几年她一直忙于征战,除了军工产品她投入精力比较多之外,其他产业都处于解决了从无到有这个阶段。并没有深入全面的去研究和探索。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即便皇家高等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学生,但他们离独当一面还早的很。很多关键技术都离不开朱辰钰亲自下场指导。
这就是几百年的科技差距,靠一个人,短时间无法消除。为了攻克科技难题,朱辰钰可谓殚精竭虑,想尽办法。
但是,大明帝国的科学发展仍然是他国无法比拟的,工业革命的雏形已经形成,那么接下来,工业发展会在历史大潮的推动下不由自主的迈步向前。
就在女皇巡视全国的前夕,一名自称叫做汤若望的洋和尚请求进见。朱辰钰知道这个人,来自西方的布道者,天主教的传播者。
朱辰钰在登上皇位之前,就有计划加强与西欧诸国联系的打算,在她看来,无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德意志帝国或者法兰西,英格兰都是遥远的,只有俄罗斯帝国隔着大片草原与明帝国比邻而居。
正所谓远交近攻,政治核心位于东欧的俄罗斯帝国对西伯利亚的控制力是十分薄弱的。
朱辰钰早就看上了俄罗斯帝国的东部地区,征服俄罗斯可不是为了所谓帝国的荣光,而是为了那里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整个世界,只有她知道,俄罗斯帝国东部的广大地区意味着什么。
至于西欧诸国,由于明帝国没有下场,他们完全处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状态,为了宗教信仰和各种家长里短的小矛盾,打来打去。
出使西欧并加强与之联系的政策恰逢其时,毕竟西洋诸国的航海技术是优于大明帝国的。最重要的是可以借此了解法兰西和英格兰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殖民地发展状况。
必要时,大明帝国也要开垦殖民地,尤其是澳洲和非洲,美洲!毕竟大明帝国人多,需要更大的地方盖房子种地。
朱辰钰召见了汤若望。大明帝国对汤若望来说就是第二故乡,他熟知这里的风土人情,甚至朝廷的官员中还有他的熟人。
但是,他亲眼见到大明帝国的皇帝居然换成了一位女皇,心底的震惊无法形容,熟读史书的汤若望知道中国的女皇只有一位,那就唐朝时期的武皇。
而今,又有一位女皇登基,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这预示着某种巨变,一种不同寻常的预示。
汤若望是一名年过半百的中年人,举止气度都透着温文尔雅,在他的半生中,讨好大明的皇帝并贯彻自己的信仰就是全部。
没有任何皇帝能够拒绝善意和礼物。这次他带来的就是他亲自整理过的历法,夹杂着西方世界对天文学的探究成果。
而朱辰钰对于天文学和历法尤其重视,西方世界还执着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争论,但朱辰钰已经把日心说进行了推广,大明钦天监的领导虽然是个算卦的,但那也仅仅是钦天监职能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钦天监的职能已经与过去不同,最为独特的是,大明钦天监有天文台,装备着朱辰钰亲自研制的天文望远镜!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投入实用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尽管制造工艺相对简陋,但已经能够清晰的观察月球,木星,金星和土星,可以清晰的看到土星的晕环。配上特别的滤镜,还可以观测太阳!
这些都是汤若望所不知道的,他还以为,凭着夹带在历法典籍里的天文学知识就可以打动大明帝国的女皇,从而为自己传教铺平道路。
出于礼貌,朱辰钰没有拒绝汤若望,收下了他的礼物,但是朱辰钰没有册封他什么官职,而是给了他一个帝国高等学院外国语专科教习的身份。从此,这位汤先生开始了他传奇般的人生!西洋人向大明帝国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潮自汤若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