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望着眼前这位来势汹汹的关二叔,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
自打穿越到这乱世,他便十分清楚关羽对自己成见极深。
犹记得刘备收养他之初,关羽便毫不避讳地直言:
“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
刘封内心对历史上这位威震华夏的关羽极为敬仰,且后来多次主动尝试接近关羽,表达善意。
可关羽对他的态度却始终如一,仿佛双方之间隔着一层坚不可摧的寒冰,无论刘封如何努力,都难以将其融化。
此刻,面对关羽那带着质问的冰冷目光,刘封心中虽满是无奈。
但他还是迅速在脑海中斟酌起回复的言辞:
“二叔,小侄正是听闻父亲喜得贵子,满心欢喜,特来恭贺。
见父亲与二位叔父兴致正浓,小侄便想着在此等候,万一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算全了侄儿的一片孝心。”
刘封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关羽的神色,脸上始终保持着谦逊的笑容。
关羽听闻,凤目微微一凝,锐利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刃,仿佛要将刘封的心思看穿。
显然,他对刘封的这番解释并未完全信服。
然而,毕竟于情于理,他也不好再多指责些什么。
最终,关羽冷哼一声,那声音仿佛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丝丝寒意。
随后,他转身大步流星地步入县衙。
不多时,只见关羽双手提着两坛美酒,步伐沉稳地朝刘封走来。
“既然你有这份孝心。”
关羽声音冰冷刺骨,丹凤眼斜斜地扫了一眼眼前的刘封,眼神中满是审视与不屑,继续说道:
“便在此处好好候着,若是关某的侄儿出了什么差池,我绝不轻饶你!”
言罢,他猛地转身,大步离去,那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沉重。
刘封目送关羽远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愤慨。
他暗自骂道:
“好,好,好!张嘴侄儿,闭嘴侄儿,却不知道我刘封在你心里还算不算你的侄儿?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去讨好,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呢?
与其处处受人牵制,不如自力更生,尽早发展自己的势力,一旦情况有变,也免得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念及此处,刘封竟真的铁了心,在县衙门口硬生生地站了一夜。
寒风吹过,他的衣角猎猎作响,可他却如同雕塑一般,一动不动。
……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如同一把利剑,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新野县衙的大门上。
此时,太守府中一名外出的小厮,揉着惺忪的睡眼,不经意间朝县衙大门望去,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
少将军刘封竟在县衙大门前矗立了一整夜!
与此同时,不远处一位身形有些消瘦,但眼神却如鹰般锐利的青年文士,正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这边赶来。
新野县衙的大门外,已经稀稀拉拉地围了不少早起的百姓。
一名小厮满脸焦急,上前苦劝刘封道:
“公子,您快些进屋休息吧,如果主公知道您昨晚在府外守了一夜,肯定饶不了我们这些下人的!”
刘封一脸大义凛然,神色庄重地说道:
“父亲不在,我身为长子,理应在府外守候,以防万一。这是我身为长子的责任,怎能退缩?”
小厮无奈,继续劝道:
“那公子你也不能在大门口外傻等呀,快些进来吧!在县衙内等候,不也一样能照应嘛!”
刘封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为所动:
“母亲刚刚分娩,府内需要安静,不宜嘈杂。
我若在府内,行动莽撞,怕是冲撞了母亲与幼弟,因此我在府外等候即可。”
面对下人们的轮番劝阻,刘封如同脚下生根,一动不动地站在县衙的门口,说什么也不肯进县衙内休息。
那模样,当真是一副至纯至孝的典范。
已经靠近的青年文士听到刘封的话,眼睛瞬间一亮,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快步走上前去。
而原本还在劝阻刘封的小厮下人们,看到青年文士,连忙恭敬地见礼:
“见过单军师。”
青年文士微微摆手,示意无妨,目光却如磁铁般紧紧锁定在刘封身上,心中暗自揣摩:
“主公的这位养子,平日里以勇猛闻名,今日怎会做出这般举动?莫非背后别有深意?”
与此同时,围观百姓们的议论声也渐渐传入单军师耳中:
“听说刘封公子昨晚守了一整夜,真是至孝之人啊!”
“是啊,刘使君喜得贵子,刘封此举,实在令人钦佩。”
……
青年文士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已然明白。
在东汉末年,孝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
而刘封此举无疑是利用这一点抓住了人心,以这种方式在民众心中提升了自己的声望。
而正一本正经地扮演着纯孝形象的刘封,自然也看到了那名青年文士。
这青年文士便是刚刚助刘备击败曹纯,拿下樊城的名士徐庶。
此时他化名单福,在刘备军中担任军师。
刘封连忙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襟,恭敬地对徐庶行了一礼,口中说道:
“见过徐…… 见过单军师!”
话到嘴边,险些喊出 “徐庶”,好在及时反应过来。
徐庶的目光在刘封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随即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说道:
“少将军德才兼备,实乃汉室之福啊!”
这番赞誉,让刘封心中一凛,表面却依旧不动声色,谦逊地回应道:
“军师过誉了。不知军师一大早就来县衙,有何要事?”
“并无急事。”
徐庶轻描淡写地说,目光却始终没有从刘封脸上移开。
“只是听闻主公喜得贵子,特来祝贺一番。”
说着,他那锐利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刘封脸上,仿佛要将刘封的内心看透。
迎着徐庶的目光,刘封强装镇定,泰然自若地从容答道:
“父亲昨晚与二叔三叔外出未归,倒是累的军师白白跑了一趟。”
徐庶闻言,却是一阵爽朗大笑:
“哈哈,不白跑,不白跑,这趟可不白跑啊!”
言罢,他又深深看了一眼刘封,那眼神意味深长,而后便转身离去,只留下刘封在原地。
一直到徐庶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刘封紧绷的身体才如释重负般放松下来,心中暗自叹道:
“这徐庶果然好生了得,一双眸子仿佛能看穿我的想法一般。
对了,按照历史轨迹,过不了多久,他的真正身份就会暴露,而后就要被曹操赚回北方了。
如此人才,必须及早布局,设法将其留下,成为我的助力!”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 5 点!”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 8 点!”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 50 点!”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 6 点!”
……
正当刘封沉浸于关于徐庶的后续布局中时,他的脑海中,一阵阵系统提示音忽然如潮水般接连涌现。
“妙哉!在汉末,‘孝’字果然是刷声望的最佳捷径!”
刘封抚着下巴,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微笑。
同时,系统反馈的声望值增长情况也让他产生了疑惑。
“奇怪,为何这声望值每次的增长幅度都有所不同?难道是因为目标的身份差异,从而影响了声望值的获取量?”
刘封反复思索,逐渐理清了思路。
“看来,下次可以尝试从名门士族那里获取声望,他们身份显赫,应该能带来更多的声望值增长!”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 12 点!恭喜宿主声望值达到 1003 点! 恭喜激活第一阶段声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