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见到孟缚青牛二就觉得这小姑娘是个有大出息的,光顾他家生意是正直善良,买个小倌儿做赘婿是救人于水火,也十分需要勇气。
有这样的人在前,他们村的人定然也不错。
他外头弟兄多,家里头兄弟也多,有四个,可哪怕叫上亲戚一起也不过几户人家,带着这么多牲畜和车可半点也不安全,能跟着一个村走会让人安心许多。
孟缚青思索片刻,应了下来,“好歹咱们也算旧相识,你们在我离开县城之前把口信送到,东西全都收拾好,咱们就一块去野猪沟。我还有旁的事,先行一步。”
说完她便离开了车铺。
牛二则赶紧安排送口信的事,看着几个弟兄赶车离开,他又急匆匆关上车铺回家递消息。
从车铺离开的孟缚青当真有些饿了,便在距离县衙不远地方找了个小饭馆点了卤肉和一碗面吃起来。
吃完,她付账时问伙计,“听说前几天衙门后院着火了?那不是咱们县太爷住的地方吗?”
伙计收下钱后点点头,“可不是嘛,火还挺大的,烧的就剩下个房架子。”
“那县太爷岂不是没地方住了?”
伙计笑了,“你这姑娘怎的有些痴?县太爷哪儿能没地方住,他正经住在县里最好的酒楼呢,那里可舒服的很。”
县里最好的酒楼孟缚青知道是距离县衙较近的福春楼,于是她点点头,“原来如此。”
走出饭馆孟缚青便来到了福春楼。
一进去,伙计迎上来问道:“姑娘打尖还是住店?”
这不是孟缚青第一次来福春楼,之前也是在这儿买的酒楼饭菜。
她说:“先来一壶茶。”
等伙计把茶水端上来,她佯装好奇地问:“听说咱们县太爷住在这儿,可是真的?”
“这还能有假?不过县太爷住的可不是客房,是咱们酒楼主家的地方,在酒楼后头。”
“眼下县太爷还在酒楼吗?”孟缚青笑笑,“听说大人是个正直的好官,我还没亲眼见过,若能见一次该有多好。”
伙计摇摇头,“那场火起的蹊跷,大人为了查这件事,累得都病倒了,今日没去县衙,也没法出来让姑娘瞧瞧。”
孟缚青若有所思,“那真是不巧。”
牛饮一般灌完一壶茶,付了账,她飞快离开酒楼。动作迅速到把一旁的伙计看得目瞪口呆。
孟缚青走进通往酒楼后后院的小巷,她躲在巷子里,唤出藤丝探路。
福春楼后面很安静,两扇红色小门正对一个小池塘,只两个下人守在门口。
藤丝翻过院墙往院子里去,不一会儿孟缚青就感应到了正坐在书房数金锭的江县令。
眼前摆着金子,江县令反而越数面目越狰狞,最后直接站起身来回走动。也不知是不是想到了之前丢的一点不剩的财物。
孟缚青又探旁的屋子,发现他的夫人小妾还有孩子都不在,里头只有他和一个服侍他的小厮。
她操纵藤丝接近江县令,自己带上口罩捂住口鼻,飞快来到下人面前,三两下把人敲晕,外头的动静惹来了小厮的注意。
孟缚青靠墙站着,红色小门打开的一瞬间,她抬手把人打晕,同时操纵屋子里的藤丝直直刺穿江县令的心脏,一次不行,她缝衣裳似的来回穿了好几次。
收回藤丝时江县令已经倒地不起。
她走进院子,把各个屋子都翻了翻,有用的收进空间,最后才来到书房。
金子最重要,其他的随手收走,桌上的文书和信件她打算等会儿翻翻,也一并带走。
离开时连江县令腰间挂着的玉佩也进了她的兜。
出门后,瞧着四下无人,她把骡车从空间里拿了出来,坐上车摘下口罩溜溜达达从小巷子拐到大街上,再次往车铺走去。
趁着牛二和他的弟兄们还没影儿,孟缚青把骡车停在距离车铺不远的偏僻处,自己坐在车上看起江县令的信件。
第一封信就是一封家书,通篇看下来,她才明白江县令的妻妾以及孩子不在的原因是他今晚也要逃离昌平府,便事先把家人都送走了。
把所有信件看过一遍,没找出他和胡人之间的通信,倒找出不少这位江县令贪污受贿的罪证。
又等了一会儿,她才远远地在车铺门口看见了牛二的身影,这次不光他自己,后头还有一辆马车,一辆骡车,以及他的家人亲戚。
看他们在热火朝天地收拾车铺她便没有上前打扰。
等到送口信的汉子一个接一个的回来,她才过去询问情况,得知过程一切顺利。
太阳即将下山时,孟缚青驾车过去和已经全部准备齐全的一伙人会合,各种牲口组成的车队在大街上排成长长的一排,依次出城后往野猪沟方向走去。
牛家人这两日没出过县城,一出来就察觉出了官道上的不对劲,心中不免庆幸听了孟缚青的话。
逃难这种事赶早不赶晚,走晚了可是要人命的事。
路上,牛二的大哥牛大下车走到孟缚青的骡车旁向孟缚青道谢。
牛大也是个身形魁梧的高大男子,他冲孟缚青拱了下手,“今日之事多谢姑娘提醒。”
“小事而已不足挂齿。”
牛大爽朗笑笑,“对我们来说可不是小事,谁知道蛮子啥时候会打过来?听我二弟说姑娘是和村子里的人一起逃难,若是有需要我家车的姑娘只管开口,我们分文不取借与你们使。”
孟缚青诧异的看向他,没想到这人这么大方。
她愿意带上这些人一起走的确是因为他家有很多车,但不是为了孟家村的村民。
“不必,你们想借就借,想收钱给他们租也可以,全看你们自己。我想跟你们买一辆车厢带车顶的车……”
等她把这些人带回去,他们一行大概真真正正成了车队,她家两辆车夹杂在中间也不会太显眼。
她也不用想法子抢车了。
牛大闻言立即说:“我做主送姑娘一辆!”
孟缚青:……
昌荣之前生意不好应当有这位大哥太大方的原因在里面。
“牛大哥给我打个折就行,不好白占你们便宜。”
最终一辆马车被牛大以半价的优惠卖给了孟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