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缚青同皇帝说这一番大逆不道的话之时,一则消息悄然在京城之中传播开来。
闫鹤溜溜达达来到平时听曲儿的茶楼,刚坐下便听人说起谢家之事。
“兄台可知谢裴两位将军之死同上面那位脱不了干系?”
“怎会如此?”
“功高震主!谢家在边疆手眼通天,卧侧之塌岂容他人酣睡?”
他们声音很小,就在闫鹤身后,因而被她听得清清楚楚,她眼珠一转,转过身和那两人搭话。
“你们可知谢将军夫妇身经百战,为何会折在战场上?”
她一出声将两人吓了一跳,连忙四顾,见不再有人留意他们这才心下稍安,其中一人小声问:“姑娘知道?”
“自然是因为出了内贼,你们以为谢家为何又被冠以谋反大罪?又为何流放当日被人斩草除根?”
“……谢家大房二房便是内贼?后又被、杀人灭口?”
闫鹤不再说话,老神在在地转过去喝茶听曲儿。此事原本便是孟缚青交给她来办的,她知道内情,想来添油加醋一些也无妨。
十几万大军中有一半多是正儿八经的将士和俘虏,另有流民、土匪,让孟缚青没想到的是一部分人是江问手底下的人。
江问带着妻儿在和丈母娘家重逢之后,深知世道已乱,想要不被人欺负,手底下有人可用的同时还得使出雷霆手段。
恰好江问的丈母娘家家中原本护卫不少,他们干脆在同样位于南方的潮州慢慢积累人手。
待夫妻二人听到孟缚青的消息时,得知谢烬在四处征战,他们便在递消息后直接带着人手投奔了谢烬。
这也是孟缚青后来才知道的。
她看着眼前的年轻帝王,静静等一个令她满意的答案。
闻渡深知自己大势已去,他身边的人都是孟缚青的人不说,之前时不时能见上一两面的皇后也由于生了病不再到他的龙榻前来。
有关外面的局势,他所能听到的都是孟缚青想让他听到的。
一名帝王遭人软禁,何等可笑?然而他却毫无办法。
不久之后,久未上朝的天子再次临朝,却隔着珠帘看不清真容。
大臣们有的神情激动,有的脸色古怪,有的事不关己。
可当他一开口,所有人都震惊了。
“靖安王镇守皇城、平定内乱,立下不世之功,朕虽是天子,却不良于行,只口能言,着实愧对众臣,愧对天下百姓,今,欲将皇位禅让给靖安王……”
这时一位大臣激动地喊了一声“陛下”,余光扫过前头站着的孟缚青的背影,他喉咙里的“不可”二字死活没能说出来。
一时间朝堂之上嘈杂不已,安分站着的孟缚青扭头扫视他们一眼,絮絮叨叨的说话声登时没了。
孟缚青抬手行礼,欲开口,却被天子阻止。
天子的声音莫名发颤,“一众皇子尚且年幼,皇后又卧床不起,担当不起垂帘听政的大任,靖安王虽是异姓王,却身有神通,颇得民心,传位于靖安王是为天下安稳,四海清平,尔等无需再说!”
语罢,他便命人带自己离开了大殿,独留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因为流言传播甚广,皇帝早已失了民心,此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反倒乐见其成。
半月之后,印有皇帝玉玺的圣旨一经昭告天下,百姓纷纷面朝皇宫的方向下跪磕头,神情激动。
而这一道圣旨也斩断了诸多权贵站队年幼皇子的心。
“孟缚青……她竟敢当真这般厚颜!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啊,真是好得很!”
兵部尚书尤大人怒气冲冲地在房中来回踱步,“若当真叫她一女子登上帝位,岂非倒反天罡?”
他脚步顿住,语气急切道:“安大人,你倒是说句话啊!”
被他唤作‘安大人’的人此刻正悠闲地喝着茶,“尤大人想如何?”
“她不是依仗着‘神女’的名号吗?干脆在登基大典之上让‘神女’成为‘妖女’……”
谋划尚未说完,便被安大人打断:“她可并非全然依仗着‘神女’的名头,她手下还有谢将军独子以及十多万大军。
你哪怕将她说成是‘妖女’,她深得民心,转过头来率领大军直接占领京城,你能拿她如何?”
尤尚书一噎,又不甘心,“我们可借助胡人大军将其铲除……”
安大人叹了口气,“尤尚书,与胡人合谋无异于与虎谋皮,眼下边疆和胡人草原遭遇百年难得一遇的风沙,他们迫不得已迁移,这才没在武信打过来的时候凑热闹,你却要上赶着给他们机会不成?”
从尤家出来,御史大夫安大人最后看了一眼尤府的大门,忍不住摇了摇头,翌日寻个机会便跟孟缚青将此事一五一十说了。
孟缚青看着面前的这位老者忽然好奇,“我一直不知为何安大人会早早投靠于我?”
朝堂之上虽然反对声此起彼伏,但支持孟缚青的人并非没有,明面上或许很少,暗地里却有不少,有些单纯是墙头草,她却能看得出来这位安大人并非如此。
安胥微微一笑,“微臣只是相信‘神女’乃是天命之人罢了。大燕骤然降临的天灾十分不同寻常,‘神女’的出现让微臣看到了些许生机。”
孟缚青恍然。
圣旨已下,登基大典却迟迟未曾举办,孟缚青仍旧以摄政王的身份处理朝政,并封闫鹤为新任国师,放在身边帮自己的忙。
谢烬和秦溯则被她派出去彻底平定四方叛乱。
如此一日日过去,如安胥这般想法的人逐渐增多,只因大军所到之处天灾不再发生,瘟疫也逐渐消弭无踪,各地百姓总算得以喘息。
就在一切向好之时,帝王骤然薨逝,去世前留下口谕作为遗诏——与其说是遗诏,不如说是罪己诏。
一番言辞将他登基以来种种错处铺陈开来,其中连谢将军夫妇的死他也坦然承认。
帝王之死,可疑之处甚多,然而罪己诏一出,种种可疑,便纷纷化作谴责。
暂时平定东部夷族扰边事宜的谢烬,路上得知这一情况,快马加鞭回去京城,连夜参见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