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期,遥远的北方,俄罗斯正处于疯狂的扩张阶段,其势力如同汹涌的潮水,不断向东推进,深刻地改变着远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在不经意间对大明王朝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彼时的俄罗斯,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后,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小小的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吞并了周边诸多小国,势力不断壮大。到了16世纪,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随着国力的增强,俄罗斯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凭借着哥萨克骑兵的骁勇善战和先进的火器,一路向东推进。那些装备简陋的西伯利亚原住民,根本无法抵挡俄罗斯人的进攻。俄罗斯的探险家们,沿着河流和山脉,建立起一个个据点和堡垒,逐步将西伯利亚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到了17世纪,也就是明末时期,俄罗斯的扩张脚步已经到达了远东地区。他们越过了乌拉尔山脉,抵达了太平洋沿岸。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人遇到了一些当地的民族,如布里亚特人、鄂温克人等,他们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冲突和融合。
这些人的探险和渗透行为,自然逃不过大明王朝的目光,乌木布尔代和豪格对此是心知肚明,在暗中也没少对这些俄罗斯人下黑手。
俄罗斯的扩张对大明王朝产生了一些间接的影响。虽然当时俄罗斯与大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领土接壤,但随着俄罗斯势力的东进,远东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一些原本与大明有贸易往来或朝贡关系的民族,受到了俄罗斯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俄罗斯的扩张,还不仅仅是远东方向,就连大明王朝王朝的西北方向,也在俄罗斯的窥视之中。
在17世纪中期,生活在天山南北,伊犁河谷附近的蒙古卫拉特部的一部,准噶尔部落逐渐强大起来。,
于是遥远的新疆风云变幻,一场野心与权力的角逐正悄然拉开帷幕。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准噶尔部的大汗噶尔丹,一个怀揣着宏大野心,妄图重塑蒙古辉煌的人物闪亮登场!
噶尔丹,一代枭雄!。自1646年起,他便展露锋芒,如同草原上的一头猛虎,向着权力的巅峰发起冲击。
他将目光首先投向了瓦剌盟主和硕特部的鄂齐尔图汗。彼时的鄂齐尔图汗,虽坐拥盟主之位,却难以抵挡噶尔丹的凌厉攻势。噶尔丹精心谋划,调兵遣将,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中,一举击败了鄂齐尔图汗,成功地将松散的瓦剌联盟彻底改组,建立起了统一的准噶尔汗国。这一胜利,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整个漠西蒙古,噶尔丹的威名也开始在草原上迅速传播。
然而,噶尔丹的野心远不止于此。1652年,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南疆的叶尔羌汗国。他深知,南疆的富饶与战略地位对于他的扩张计划至关重要。于是,他亲率大军,翻山越岭,长途奔袭。叶尔羌汗国的军队在噶尔丹的铁骑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噶尔丹势如破竹,很快便灭了叶尔羌汗国,将其领土纳入了准噶尔汗国的版图。至此,噶尔丹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他的野心也愈发膨胀。
1654年,噶尔丹的野心驱使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漠北蒙古。他在沙俄的暗中支持下,得到了大批的西方军火,如同鬼魅一般,偷偷翻越了杭爱山。漠北蒙古的部落们,在大明王朝的庇护下,原本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却没想到噶尔丹的突然来袭。他们仓促应战,但在噶尔丹的精锐部队和先进武器面前,根本无法抵挡。噶尔丹一路势如破竹,击败了当地一系列部落,最终占据了库伦。这一行动,不仅让漠北蒙古陷入了混乱,也让大明王朝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此时的大明王朝,一直忙于海上扩张,其重心一直在南洋,为了能够早日统一南洋,把吕宋、婆罗洲、马来半岛、东印度群岛收入囊中,朱由检为了大局,对噶尔丹是一忍再忍。
如今漠北蒙古的几个大汗,在车臣汗的带领下来到京城哭诉噶尔丹的残暴,朱由检听了后再也忍不住了。
“噶尔丹冒犯天朝上国的威严,犯我边疆,朕岂能容他嚣张!
朕将提兵十万,讨伐准格尔部,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朱由检的声音振聋发聩,在奉天殿回荡着。
与此同时,这一年底,噶尔丹的野心达到了顶点,他的铁蹄甚至踏上了漠南蒙古的土地。他率军一路高歌猛进,直抵乌兰布通,距离大明王朝的都城已经近在咫尺。并且扬言牧马幽燕,畅饮太和殿。整个大明朝廷都为之震动。
内阁首辅李岩进言道:“
噶尔丹野心勃勃,与沙俄暗中频繁联络。图谋我大明日久,不可不防,沙俄的支持对于噶尔丹实现野心至关重要。沙俄,这个来自遥远西方的帝国,同样对我大明的土地垂涎三尺。不能任由他们互相勾结。
臣建议,采取分化的策略,先稳住沙俄,任由那些沙俄的探险队在西伯利亚嚣张一阵子,无非也就是丢一些野生资源,皮毛鱼肉而已,等到灭了噶尔丹之后,再全力对付沙俄,反正这西伯利亚乃苦寒之地,就算沙俄拿走了,他们也开发不了,日后还不是任我大明拿捏。”
“很好,李爱卿言之有理,先稳住沙俄,这西伯利亚又跑不了,存人失地,以后人地皆在,不急于一时。此事就由李爱卿主持吧。”
朱由检很赞同内阁首辅李岩的看法,同时下旨:
“兵部,雨青云你要做好出战的一切准备,保证兵马齐备,军械完整。
户部,准备好粮草,粮饷,大军随时随地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