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从山底爬上来,温暖的光线照射着大地,穿过露水,照的露水如同珍珠一般。
“咯咯咯……”
不知谁家公鸡在墙头高唱。
村子里已经有人开始下地干活了。
康穗正在厨房里做早饭,做一个简单的水蒸蛋,还有一道醋溜白菜,炸地瓜,一道辣子炒肉,还有一碗简单的紫菜蛋花汤,早饭简单吃过之后,康穗和家人就带着工具出门去康奶奶家里。
到了屋子里,康穗才发现爷爷奶奶一家人已经吃完早饭在院子里忙活了。
红薯要先在河沟里用水冲洗着,边上还摆放着五六个很大的大盆,这是康奶奶在村子里借来的,村子里也有其他人家会做红薯粉的,所以盆也能借到。
康穗他们过来这边也拿了不少工具,几块青砖,帮助磨碎红薯用的。
一家人把红薯洗干净之后就开始了做红薯的漫长旅程。
红薯被洗干净之后,加水,一个个的研磨出来,古代没有现代那么多的工具,所以每一个步骤都很麻烦。
康穗一家人,加上康爷爷家里的三个人,还有在午后来帮忙的刘氏一家人,总共十一个人,磨这两千多斤的红薯也磨了两天。
好不容易红薯磨完,接下来的工程就要简单一些了。
磨好的红薯浆液需要倒入水盆中,与水融合后再进行过滤,用来提纯红薯浆。把红薯装进白布里,挤压出浆液,然后倒掉渣滓。
这一步骤是为了清理掉影响红薯粉口感与味道的杂质。过滤后的红薯浆需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淀粉自然沉淀。
家里所有的盆和缸都用上了,才勉强装完了这些红薯浆。
接下来就是提取红薯淀粉了,到这一步骤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了,当然,康穗也忘记了要去采摘蕨菜的事情了。
当红薯淀粉沉淀到底部后,就需要倒掉上面的清水,然后用干净的白布将淀粉包裹起来,再用火灰等吸湿物质吸干水分。揭开布后,就可以得到纯白的红薯淀粉了。
这时候还需要经过两天的晾晒,红薯粉掰开晾晒起来,晒干后装进布袋子里,先保存起来一部分,接下来还要做的就是红薯粉条了。
两千多斤红薯,最后做出来了两百多斤粉。
这还是一家人整整忙活了七八天才做出来的,得来不容易啊。
要做红薯粉也是一个大工程,首先要将红薯淀粉倒入一个大缸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由几个力气大的人来一起用力揉锤,这个活计就交到了康穗和康裕的手上了。
两个人齐心协力,用力的搅打着红薯粉。使红薯淀粉中的纤维充分连接在一起。
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均匀的力道,才能确保红薯粉的质量。
饶是力气大如康穗和康裕,也累得有些腰酸背痛的,康裕年纪大些,就算把灵泉水当水喝,还是比不得康穗这个年轻力壮的人,所以他还中场休息了,两个人喝了灵泉水补充完体力之后又继续搅打了半个时辰。
揉好的红薯粉面团还需要放入特制的漏勺中,通过捶打的方式压出漏孔,形成条状粉丝。
这些粉丝随后被放入沸水中滚烫成型。
烫好的红薯粉丝需要立即放入凉水中冷却定型。这一步骤可以防止粉丝粘连在一起,并保持其形状和口感。
定型后的红薯粉需要被仔细地挂到晾晒架上,在阳光下晒干。
这几日的天气都格外的好,所以只晒了两天,红薯粉就被晒干了。
前面的步骤全都走完了,剩下的打包问题就交给康爷爷和康奶奶忙活了,他们只需要把晒干的红薯粉用线捆起来,包装好,然后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起来就行了。
至于红薯干的制作,这个倒也不难,只是需要经过三蒸三晒,技术难度不高。
康穗亲自过来指导的,还带来了家里的大蒸屉。
依旧是先把红薯给洗干净备用。
然后再把把洗好的红薯放入蒸屉中,加水蒸煮。第一次蒸煮不用太久,只要红薯熟了就可以。
将蒸熟的红薯晾凉后去皮,然后切成拇指粗细的条状。
切好的红薯条放在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阴干。这一步是为了让红薯条初步脱水。
这就是一蒸一晒。
再然后就是再次蒸煮,把晒好的红薯条再次放入锅中进行蒸煮。这一次的蒸煮是为了让红薯条更加软糯香甜。
蒸煮后的红薯条再次进行晒制。这一次的晒制时间会比第一次稍长一些,因为红薯条已经比较干了。同样是摆放在避免阳光直射和通风的地方。
这是两蒸两晒。
重复以上步骤,最后红薯干做出来的口感是十分有嚼劲和香甜的。
手法不难,所以康爷爷和康奶奶还有康思玉都表示自己学会了,下次也方便做来吃。
康穗笑了笑,毫不客气的接过了奶奶递过来的红薯粉和红薯干,拿着回家去了。
帮着康爷爷和康奶奶做完了这地窖里的红薯,已经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天气越来越热,却还是没有下起雨来。
有的地方已经开始祭天求雨了。
梨花村的人却很庆幸自己当时听了村长的话,早早的买好了粮食,挖了蓄水池。
这时候的人心都有些焦躁,也有人开始做出应对措施了,在村子里挖建蓄水池和屯粮了。
古代人民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现代社会的大多经验也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呢。
康大山把家里的红薯弄完之后,回过神来才发现,他们家里的粮食不太够。
原本是有那么多红薯可以吃的,但是现在红薯变少了,家里就必须要屯粮食了。
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康大山想到这一点,心头顿时就变得有些不安定起来了。他感到有些羞愧。
他在家里思来想去,跟老婆子和小儿子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要再屯一些粮食,至少要屯够两年的粮食,才够吃的。
当晚,康大山就再次来到了康穗家里
有事情,找儿子孙子。
找他们,准能把事情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