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暗影伏,奇策破困途
太监上气不接下气,脸色煞白,哆哆嗦嗦半天吐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李明眉头微蹙,这幅“世界末日”的表情,着实有些夸张。
“慌什么?天塌下来有我顶着呢!”他故作轻松地调侃,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示意太监冷静下来。
“大人,黄,黄大人和齐大人……他们,他们在……”太监结结巴巴,满头大汗,“他们在串联朝臣,要,要弹劾大人您!”
“哦?弹劾我?理由呢?”李明放下茶杯,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仿佛听到的是一件无关紧要的趣事。
“说,说您……”太监咽了口唾沫,“说您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扰乱朝纲……”
李明嘴角微微上扬,这罪名,还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这帮老家伙,还真是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拉下马。
不过,他们打错了算盘,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初来乍到的愣头青?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李明挥了挥手,示意太监退下。
待太监离开后,李明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但他并不畏惧。
他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回到了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正是那些跳得最欢的官员。
然后,他将纸条揉成一团,丢进火盆里,看着它化为灰烬。
第二天,李明故意装作心事重重的样子,在朝堂上频频出错,甚至连奏折都拿倒了。
这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黄子澄和齐泰的注意,他们交换了一个得意的眼神,心中暗喜:看来,李明已经乱了阵脚!
散朝之后,李明故意放出消息,说自己打算放弃改革,向旧势力妥协。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甚至连宫里的太妃都听说了。
李明的书房里,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平静的脸庞。
他轻轻敲击着桌面,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鱼儿,上钩了……”他低声自语,眼神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大人,一切准备就绪。”一个黑衣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门口,单膝跪地,恭敬地禀报道。
“好,”李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猎物……”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把消息散布出去……”
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如同打了胜仗的将军,趾高气扬,就差没在脑门上刻着“赢麻了”三个字。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李明身败名裂,自己则青云直上的美好景象。
齐泰捋着胡须,摇头晃脑道:“这李明,也不过如此,稍微使点小计就方寸大乱,真是不堪一击!”黄子澄附和道:“可不是嘛,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一点风吹草动就自乱阵脚,哪像我们这些老江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发出了一阵得意的奸笑,那笑声要多刺耳有多刺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发现了什么绝世珍宝。
殊不知,他们正一步步踏入李明精心布置的陷阱。
李明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一切,如同老猎人看着猎物一步步走进陷阱。
他故意装作萎靡不振的样子,在朝堂上更是频频出错,引得黄子澄和齐泰等人窃窃私语,投来轻蔑的目光。
他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眼神中传递的嘲讽:“就这?就这?你也配跟我们斗?”李明内心冷笑,就让你们再得意一会儿,等会儿有你们哭的!
时机成熟,李明在朝堂上突然发难,将黄子澄和齐泰等人串联官员、伪造证据、诬陷忠良的罪行一一揭露。
他将他们私下交易的信件、证人的证词以及其他关键证据摆在众人面前,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黄子澄和齐泰瞬间脸色惨白,如同被雷劈中一般,呆立当场。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竟然被李明看得一清二楚。
“这……这不可能!”齐泰颤抖着嘴唇,指着李明,“你,你这是污蔑!”黄子澄也跟着叫嚣:“没错,这些证据都是伪造的,你这是栽赃陷害!”然而,他们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们的谎言如同薄纸一般,一戳就破。
其他官员也纷纷指责他们,原本支持他们的官员也纷纷倒戈,生怕被牵连。
看着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李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诸位,这便是他们的真面目!”
胡大海猛地站起身,大喝一声……
胡大海见状,虎躯一震,震得他那身肥肉都跟着颤了三颤,他那双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震得朝堂上的人心头一紧。
“好小子!干得漂亮!”他那大嗓门,如同滚滚惊雷,震得人耳膜发麻。
他一把搂住李明的肩膀,那力道,差点没把李明给勒断气。
“老子就知道,你小子不是池中之物!这帮老东西,早就该收拾了!”他那蒲扇大的手掌,狠狠地拍着李明的后背,震得李明五脏六腑都跟着翻腾。
耿炳文站在一旁,看着李明被胡大海拍得龇牙咧嘴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沐春风,眼角都笑出了细纹。
他微微颔首,这李明,果然没让他们失望!
李明趁热打铁,他清了清嗓子,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官员。
“诸位,今日之事,足以证明,有人尸位素餐,阻挠改革。而我推行新政,是为了国家兴盛,百姓安康!今日,我将在此宣布,新政绝不会停止,任何阻碍者,必将受到严惩!”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如同战鼓擂动,振奋人心。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官员,此刻如梦初醒,纷纷跪地,高呼:“我等拥护新政!”他们转变之快,让黄子澄和齐泰看得目瞪口呆,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这怎么可能?”齐泰嘴唇哆嗦着,黄子澄则瘫坐在地上,如同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彻底失去了斗志。
李明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胜利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破不立,想要改革,就要先打破旧有的格局。
然而,就在朝堂上歌功颂德之时,市井街头,却依旧是另一番景象。
百姓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这新政,真的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吗?”一个老农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担忧。
另一个妇人也附和道:“谁知道呢,上面的老爷们说得天花乱坠,可真正到我们头上,还不是一样?”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李明站在窗边,听着窗外传来的声音,心中明白,这仅仅是开始,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这帮百姓,还需要更实际的行动,才能让他们放下心中的疑虑。
他他转过身,对着门口说道:“备轿,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