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献俘文章是由翰林院的翰林们书写的骈文,四六体,朗读的翰林官读的摇头晃脑,声情并茂。

众人却都是听的无聊。

好不容易等这翰林读完,接着蓟镇节度使,副使,也就是冯唐等人上前拜谒皇帝,同时有大队禁军押着俘虏中的头面人物,最少得是个百夫长才够格被押解过来献俘。

这其中还有几个台吉,应该是身份最贵重的贵族了。

不过北虏贵族也是真多。

哪怕现在凝成了一股绳,有共主大汗,但其实还是分为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部落。

部落部民从几十万人到几万人不等。

再小就不配成独立部落了。

象前明末年时,奈曼,敖汉等部可能才几千牧民,也就有个方圆几百里的牧场,实在是弱小的可怜。

就算是小部落,该有的贵族还是不能少。

最高是共主大汗,其次是大部落的封王,蒙古人现在也有封王,王在大汗之下。

再次是各部贝勒,基本上就是中小部落的主事人了。

原本这些小部落之主也会称汗,比如科尔沁汗,车臣汗,土谢图汗,还有拉藏汗等诸多蒙古汗。

后人看的头晕。

当时真正的大汗就是察哈尔部的大汗,因为北方三汗也好,还有土默特汗这些实力强劲的大汗,都是察哈尔部共主大汗册封的万户部落。

他们称汗,严格来说算是僭越。

只是蒙古长时期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俺答汗强势时,你叫察哈尔汗怎么办?

不爽也只能忍着。

待明末大变结束,蒙古人重新一统,现在只有一个共主大汗,各大部落之主封王,小部落封贝勒。

各部落的大小贵族都封为台吉。

台吉地位也有高有低,有贫有富。

这东西看运气,看传承,各部都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一个几万人的部落,拥有几十个台吉很正常。

甚至有过百个台吉。

所以俘虏中的台吉也没被怎么当回事,也没有优待,和普通俘虏一样,都饿的面黄肌瘦。

过一会儿他们就能吃饱了。

大周毕竟礼仪之邦,哪怕是这些虏骑兽类,要开刀问斩前总是会给断头饭的,饿了这么多天,吃顿饱饭再上路,这才符合孔圣的仁恕之道。

给饭吃是仁,送其上天赎罪,上天是不是宽恕得看上天的,大伙儿的任务是赶紧送他们上天。

宽恕,不存在的。

送去做苦役赎罪?

还得派不少人手看着,这些人不懂汉语,蛮夷之辈吃饱了饭就得闹事,一个不好就是哗变,搞不好要死不少人。

况且大周人口稠密,自己人都不一定找到活做,这些蛮夷能去做什么工?

一刀砍了最为经济实惠。

也不必顾虑此后鞑子不敢投降,他们原本就不太肯投降。

不是山穷水尽,根本没有投降的可能。

……

将校们在下长揖,并且表示在皇帝的英明指挥下,大周军队大获全胜,斩首和俘虏众多。

在说话时,大量禁军将士上前,把一颗颗北虏首级丢掷在午门前的广场正中,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首级山。

这是给大周军民百姓提气。

也给来观礼的外邦藩属使臣和土司代表一点点震撼。

在场的这类人还真不少。

朝鲜国,安南国,真腊国,缅甸,三佛齐,倭国,暹罗……

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的使臣都在。

另外就是有西南夷大土司派驻京城的代表。

这些大土司,大的拥有几个州,十几个县的地盘,麾下有几十万到过百万人。

小土司也有一两个县的地盘,几万到十几万人口。

他们挂着土知府,知州,知县的官衔,但其实不服王化,内部自有一套统治规则。

若他们真的自行其事,虽不纳贡但称臣,遵循王化也还好。

大周也不差这些穷鬼的一点赋税。

能自成土司势力的地方多半是西南的大山之中,一个个寨子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王国。

多半都是穷的鸟不拉屎,收不上来几个税钱。

但这帮家伙不服王化也就算了,对内作威作福,对治下领民极尽盘剥,甚至是敲骨吸髓也是他自家事,但这些大小土司几乎没有安分守己的。

隔几年总会有土司叛乱,攻打大周州县。

抢掠财货,乃至人丁。

土司也要人种地,挖矿,当苦力。

最好就是抢汉人男丁去做苦力,妇人抓回去给土着光棍当女人生娃。

这等事就叫“抓娃子”。

汉人就是这些土着眼里的娃子,奴隶,地位比土着奴隶还要差一点。

这都算小事了。

烧杀抢掠在所难免。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这些土着世代相袭,等于一个个小型国家的君主,拥有自己的臣属和军队,甚至他们的权力比中原王朝的皇帝要大的多,对臣下完全能生杀予夺随心所欲。

这样的土司王国,挂着官员的名,其实完全是化外邦国,他们抢点东西,烧几个村子,抢点人口,在他们自己看来算什么?

如果单个的土司,大周能随便踏平。

但一旦讨伐某个土司,该区域基本上所有土司都会站在一条线上。

他们不蠢。

如果大周能肆意征伐某个土司,总有一天会打到他们头上。

所以一乱就是乱一窝。

又基本上都在山区。

说起来比北虏还叫人头疼。

事实也是如此。

不提这些土司在明中后期一直不停的闹事。

就算是常备军始终保持相当高水准的清朝,对土司也是头痛无比。

乾隆年间把准部都杀绝种了,西南夷的大量土司还在。

雍正也算是个有能耐的,他搞的改土归流成就相当有限。

一直到清末,湘西,四川,云贵,还保留着大量世袭土司,乃至到民国都是换汤不换药,到了新中国才彻底解决掉西南土司问题。

很多千年土司家族,至此才消亡。

大周也解决不了,只能尽量震慑。

展现强大武力,叫他们自己心里多掂量。

其实效果不大。

这帮家伙根深蒂固,就算把他们寨子给烧了,田给毁了,他们往大山里一钻,躲上几年一点事没有。

等再出来,收拢治民,仍然是土司。

他们的地位牢固的很,传承最久的是从唐朝乃至隋,南北朝就开始了。

那里的人又最讲血脉,没有所谓高贵血脉的根本成不了头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停的移民,把汉民掺过去,慢慢改变土着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贵州以贵阳为中心,云南以昆明几个府为核心,明初时开始大量移居汉民,这才稳下来。

……

投掷过首级,又是献俘,就是把俘虏牵到午门下方。

然后隆正帝在上面讲一句:“拿去!”

接下来太监们和禁军纷纷跟着喊叫。

声音越来越大,效果堪比大量扩音喇叭。

今天是大典,为了彰显大周朝廷威力,宣扬武力,皇城大开,任百姓过来围观。

当然,普通百姓很难靠近广场,这边更多的是官吏和相关人员。

就这样也是好几万人,沿着皇城御道到东安门,西安门,大周门,足足围了好几十万人。

毕竟几十年未有的大胜。

哪怕是掺水的大胜。

随着拿去声响起,献俘大典也是到了高潮。

几千俘虏被押走,送到城外西山大营那边分批砍头。

只有那几个台吉和一些千夫长级别的,加起来几十人,留在城里的东市斩首。

总不好在城里砍几千人,血淋淋的有点有碍观瞻。

俘虏们步履蹒跚,仿佛待宰羔羊。

但无人同情。

这帮人在草原上是老实巴交,骑马放牧,安分守己。

甚至有远客来,他们平时舍不得吃的喝的,都会拿出来招待客人。

但这是对他们自己人。

到了汉地,他们就化身成了恶魔。

他们连汉民的锄头都不会放过,锅碗瓢盆都照抢不误,如果时间充裕,他们连家具都抢。

村落有一个算一个,一律烧光。

男女老幼,老人一律杀光,男丁抓回去种地,女人抓回去分给牧民。

孩子能活下来,带回去当小奴隶。

可怜这些人,被他们残害的人有话要说。

不要机械思维,拿后世套古人。

这时候没有形成一个国家,也不存在民族融合。

得等一方彻底强势,才谈的上融合彼此,和睦相处。

隆正帝脸颊微红。

扫视着自己的几个皇子,再看廉亲王,智亲王,勇郡王等诸王。

皇帝心中冷笑。

这几年他开始发力,疏理政务,插手军事。

涮新吏治,责任地方官补齐府库。

朝廷用度开始缓解窘迫,不像景和末年那样捉襟见肘。

加上这一次大胜……

隆正帝的威望水涨船高。

现在叫这些兄弟说嘴?

换了义忠亲王,廉亲王,智亲王,勇郡王,这些人能比朕做的更好?

皇帝内心对冯唐,贾芸等人,尤为感激。

最感激的当然是贾芸。

两篇文章,打响了隆正新政的头两枪,使得隆正帝部署更加得心应手,少了许多阻力。

运输粮饷,保障军需,使得这一次的大胜再无悬念。

战场破敌,斩首颇多,军功也不小。

真的是……圣君在上,国出祥瑞啊。

祥瑞也不一定非得是灵芝瑞兽,人才也算。

隆正帝是把贾芸当祥瑞了。

“着赐冯唐忠勇侯,赐银青光禄大夫,骠骑将军,金百两,银千两,玉带一,麒麟服一……”

给冯唐的赏赐相当优厚。

勋,阶,侯爵世职都有了。

还有玉带,表里,麒麟服,绢,丝等实物赏赐不提。

另赐在辽东庄园一座,大约有万亩余地,一年有几千石粮和几千两银的收入,和贾家在辽东的庄子差不多。

冯家不太缺钱,主要是家族规模不大,冯唐又以军法管家,所以开销不大。

多这么多赏银加庄园,冯家底蕴又上一层。

关键是,皇帝虽没明说,但大伙心里有数,冯唐必授节度使。

就是冯唐资历够了,但战功不过硬,估计最多是边境节度,想任京营节度还差火候。

象贾家,强行推王子腾为京营节度,到底被排挤到九边外镇去了。

武夫就是这样直接,你行你把战功拿出来咱们比比?

比不过就是比不过。

王子腾几乎没战功可言,哪能坐稳京营节度?

大周的官职向来是以京官为重,阁臣为文臣第一,六部,科道其次。

能在京任职,肯定强过在地方。

军职也是一样,能在京任职,肯定是要比外镇高一级。

京营副节度能外放为外镇节度,外镇节度,得战功显赫,资历老,背景硬实,才有机会调到京营为京营节度。

就算如此,冯唐也值了。

从一个空头将军到节度副使,再到侯爵节度使。

冯唐才五十左右,还能在边镇干十年,搞不好能封公。

接下来就是贾芸。

排在诸多高官边将之上。

这也在很多高层的意料之中。

贾珍就是一脸诧异。

在他预料之外。

按贾珍得到的消息,贾芸能排在十几位就不错了。

朝廷赐给一些金银,给他加个将军号,就算相当丰厚的赏赐了。

“绣衣卫指挥使贾芸,封宁远伯,加骁骑将军,赐蟒服一领,玉带,金鱼袋,禁城骑马……”

一系列封赏读下来,贾珍人整个麻了。

贾芸这么一封,已经是开国勋贵第一人。

镇国公府也是开国八国公家族,但镇国公论资历人脉要远逊贾家。

牛继宗也是伯,但是没有伯号,也就是二等或三等伯。

加伯号的才是正经伯爵,一等伯。

地位尊贵,位在超品。

也就是说能和内阁大学士分庭抗礼。

当然,实际上伯爵权势远不及大学士,没有哪个伯爷会不知好歹,跑去和大学士对线。

也就是实权侯爵,差不多能和大学士顶几句,和六部尚书真正势均力敌。

到国公级别,才算真正能上场,能因为补给,军需,军械,兵部权力过大等话题和文官大佬过几招。

若是贾代善那种级别的国公,普通阁臣的能量还在其之下。

就如现在的赵国公田铎,足够与首辅分庭抗礼。

贾芸这个一等伯,加将军号,足够领兵,一入军中,在京为都统制,在地方足够任节度副使,这个封赏,怪不得排第二名。

毕竟不是真正大胜,这种档次的封赏已经相当丰厚了。

此后贾芸的权势,当和六部侍郎级别相差不多,抵一个寺卿。

也就是说,贾芸初入仕途,权势官职就在贾赦,贾珍,贾政等人之上。

贾珍诧异之余,又是觉得无比羞恼。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周王朝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器焰嚣张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大华极品小皇子半个医士成皇帝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开局封侯,九品到头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UU文学最新小说: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