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范玮
四人在约克郡游览了几天。
意犹未尽之下,他们又辗转奔赴伦敦。
此时的伦敦,已然是戴英帝国的心脏,繁华与喧嚣交织。
街头巷尾,马车与新兴的汽车并驾齐驱,马蹄的哒哒声和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奏响一曲新旧交替的旋律。
男士们头戴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手持文明棍,匆匆穿行于大街小巷;
女士们则身着华丽的长裙,束腰、蕾丝、褶边,尽显优雅,手中的小阳伞轻轻摇曳,为雾都添一抹亮色。
四人游走在伦敦塔桥边,这座横跨泰晤士河的建筑奇观,以钢铁与砖石铸就的身躯,傲然挺立,桥下河水悠悠流淌,倒映着桥身与两岸的风光,船只往来穿梭,汽笛声回荡在河面。
他们又踏入大英博物馆,那是一座汇聚全球珍宝的知识宝库,馆内长廊仿若无尽,陈列着来自古老埃及的木乃伊、希腊的雕塑、中国的陶瓷……
王无痕等人仿若置身于历史的旋涡中心,在这跨越时空的游历里,品味着 1915 年独特的时代韵味,每一步都镌刻下难忘的印记,任由岁月的风也无法轻易吹散。
几天之后,王无痕把摄影棚建设任务交给一个蜀山派弟子和亨利之后,回到夏洛特烦恼世界,王无痕给摄影棚的搭建时间是一年。
门缓缓拉开,光线如利剑般刺进昏暗空间,照亮了一摞摞堆积如山的钞票。
此刻,周围的空气仿若瞬间凝固,时间也似放慢了脚步。
王多鱼的眼睛瞪得滚圆,眼眸中满是难以置信,仿佛眼球都要夺眶而出,恰似一个在沙漠中濒死之人突然望见了一片汪洋。
嘴巴不由自主地大张着,形成一个夸张的 “o” 型,仿佛能塞下一个鸡蛋,那副模样,就好像被施了定身咒,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紧接着,双腿开始微微颤抖,膝盖发软,仿佛下一秒就要跪地,最终 “扑通” 一声,毫无形象地瘫坐在了地上。
这一瘫,可不是简单的坐下,而是带着一种被巨大财富冲击得灵魂出窍、身体失去支撑的无力感。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似乎每一口呼吸都在试图消化眼前这震撼的景象。
他的双手下意识地向前伸出,像是要触摸那些钱,却又在半空中停住,微微颤抖,仿佛在敬畏这股强大的财富力量。
此时的王多鱼,完全沉浸在了震惊之中,过往的贫穷和窘迫与此刻的暴富形成了天壤之别,他的内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撼。
而庄强在一旁,同样被这一幕惊得呆若木鸡,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钱堆,嘴巴开合却发不出声音,活脱脱一个被巨额财富震慑住的小人物。
两人的反应相互映衬,将那种被财富冲击得不知所措的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一幕,没有复杂的台词,全靠演员的表情、肢体动作以及细微的神态变化,将角色面对十亿现金时的震惊、狂喜、眩晕等复杂情感层层剖析,精准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仿若身临其境,一同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财富震撼,无疑是全片最考验演技的高光时刻之一 。
“咔,导演回来了。”还是宁昊最先发现进来的王无痕,还有一起的小瞳。
山君小昭又回神国开始卷了。
“导演,这是范玮老师,是您交代要找的庄强饰演者。”宁昊介绍道。
“导演,您好您好。”1998 年的范玮,身形略显富态,圆润的脸庞透着质朴与憨厚,笑起来时,眼角的鱼尾纹如同岁月镌刻的印记般轻轻舒展,给那张圆脸更添几分亲和力。
“你好范老师,鄙人这段时间出差,怠慢了。”王无痕客气的道。
范玮在 1998 年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范玮早期在辽省人民艺术剧院工作,1993 年,他与赵奔山合作小品《走毛道》,开始在小品领域崭露头角。
此后,他多次与赵奔山搭档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1995 年的小品《牛大叔 “提干”》、1996 年的《三鞭子》、1997 年的《红高粱模特队》等都深受观众喜爱,这些作品让他逐渐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在 1998 年时,范玮凭借在春晚小品中的精彩表现,已经在喜剧领域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和口碑。
“不怠慢不怠慢,剧本很好,庄强这个角色我很喜欢。”范玮连忙应道。
别看王无痕默默无名,但能拉到夏洛来主演,本身就有一定的实力,而此时的范玮在小品方面可以称一句【老师】,在电视剧【马大帅】中也有不错的成绩,但在电影界依然还是萌新一枚。
范玮以其扎实的喜剧功底和独特的东北幽默风格着称。
在 1998 年时,他已经在喜剧领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马大帅》系列等作品中,他对小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
由他来饰演庄强,可以把庄强的憨厚、质朴以及在面对财富时的那种迷茫和贪婪,通过他标志性的表演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角色增添不少喜剧效果。
王无痕最大的惊喜还不是请到范玮,而是夏洛的演技进步,堪称变态。
两人看到海量钞票的反应,可以说是西虹市首富中最考验演技的一幕,范玮能嗨得住很正常,毕竟实力摆在那,但夏洛能嗨住,就可见天赋的恐怖了。
这幕oK,代表电影可以正式开拍了。
至于客串的王力宏,倒不一定要找他,只要是深受欢迎的歌手都可以,而夏洛之前就是混歌坛的,这个完全没有压力,不说歌坛中想请谁就请谁,但大部分歌手都会卖他这个面子。
约克镇那边是春天,而这边则是秋天了。
城区内的星海广场,在 1998 年的秋天,热闹非凡却又不失宁静。
广场上的草坪,草尖已微微泛黄,与依旧翠绿的部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纹理。
广场中央的百年铜雕,见证着大连的岁月变迁,铜雕上从一岁到百岁人的脚印,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百年来的故事。
此时,广场上满是悠闲的人们。老人们坐在干净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年轻的父母们推着婴儿车,轻声细语地逗弄着车里的宝宝;
孩子们则在广场上嬉笑奔跑,手中的风筝在秋风的助力下,高高地飞向蓝天,风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与这秋日的广场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广场边的树木,树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有的在空中打着旋,有的直直地坠落,落在地上,给广场增添了几分秋意。
而准备多时的【西虹市首富】,今天就在这里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