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处大丰朝南方的戴家村现如今仍是酷热难耐。未时末阳光仍有些炽烈。戴家村的大榕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气根悠悠晃动,树下一群鸭子摇摇摆摆地踱步。众人的马车缓缓驶入,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清脆声响。戴星予掀开帘子,望着那棵熟悉的老榕树,心中思绪万千。
犹记得三月二十二日,为送三哥戴袀泰赴京都赶考,自己一行人匆匆离开了戴家村。如今已是八月初十,掐指一算,竟已阔别近五个月之久。
当马车缓缓驶入村中,戴星予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熟悉的景色映入眼帘,村里的变化并不大。那棵老榕树依旧枝叶繁茂,只是自己新房旁边,不知何时竟又耸立起四座崭新的屋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戴母吩咐张文远,让马车径直驶向戴家老房子。一行人踏入家门,屋内陈设如旧,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待众人稍作安顿,戴母才缓缓开口解释道:“我特意找人看过日子了,等挑个良辰吉日,再定哪天入新居。铁牛啊,你们原来那屋子就别回去了,那边现在人多事杂的。这几日便在咱家里住着。袀辰就先在小弟的房里将就几日。等日子定下来,办了热热闹闹的乔迁宴后,咱们再一道欢欢喜喜地搬进去住吧。”
说完又看向大儿媳:“穗娘啊,这个家你们是老大,以后这个家还得靠你们支撑着,新房子那边就让几个小的成家后搬过去住。等那边都入住了,咱这块地再拆了搭成青砖房,委屈你们几年。”
林穗娘微微颔首,脸上挂着温柔而坚定的笑容,轻声柔柔地应着:“娘,您说的这是哪里的话。我们是老大,本就该多担待些,这都是应该的。家里的事儿,我们定会尽心尽力,您就放心吧。”
戴母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轻轻拍了拍林穗娘的手,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一旁的戴星予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熟悉的亲情与家中的温馨氛围,让她漂泊数月的心,终于有了安稳的归处。而此时,她心中也更加记挂着三嫂周书瑶的情况,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嫂,三嫂她…… 现在怎么样了?”
“估摸就在这两日了,她现在的样子,跟我当初怀老二、老三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林穗娘眉眼柔和,依旧轻声细语地回应着。
听闻此言,戴星予心中一紧,起身便往后院匆匆走去。不多时,她到了三哥的房门前,抬手轻轻叩响了房门,声音温婉:“三嫂,我是星予。”
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二嫂邱荞善。她眉眼含笑,眼神中透着欣喜:“星予回来啦,快,快进来,你三嫂刚才还念叨着你呢。”
戴星予微微颔首,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走进屋内。她的目光迅速落在依靠在床头的三嫂周书瑶身上,眼中满是关切,轻声问道:“三嫂,这几日身体感觉如何?”
周书瑶唇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星予,你长途奔波,如此劳累,实在不该为了我专程赶回来。平日里爹娘和嫂嫂们都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你无需忧心。”
戴星予走到床边,握住周书瑶的手,认真说道:“三嫂,三哥如今不在身边,照顾你是我们应尽的本分。您若是有什么需求,或是哪里需要帮忙,可千万别客气,一定要开口。”
直到晚膳准备妥当了戴母才到后院里来喊:“荞善、星予,你们出来吃饭吧。”说罢端着一盆吃食走进了戴袀泰的房中。
一进房间,戴母便将吃食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柔和地看向周书瑶,温声说道:“这是给书瑶另外准备的,合你口味,多吃点。晚点你大伯过来给你把个脉,他在你生产前都会留在村里边,有他在,你无需担心。稳婆今晚就会过来候着,一切都安排好了。” 戴母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流淌在周书瑶心间,安抚着她略显紧张的情绪。
戴星予轻轻拍了拍周书瑶的手,随后让出床前的位置,与二嫂邱荞善并肩,一同朝着前厅走去。
师凌裕的目光一直紧紧追随着前厅的方向,见到缓缓走进来的戴星予,他立刻快步迎了上去,眼神中满是关切。戴星予环顾了一下四周,轻声问道:“东西呢?”
“刚才我让若兰和文远把东西先放到新房那边去了。你饿了没?先喝点汤垫垫肚子?” 师凌裕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戴星予走到八仙桌旁,待她坐下后,温柔地说道。
戴星予微微皱眉,神情略显凝重,认真地说道:“凌裕,你派个人去迎一下三哥,我看三嫂可能这两日便会发动了,让那人骑着马去接他回来。女人生产,如同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如果三哥能在身旁,三嫂也能更心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