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生在一旁见他怎么这么莽撞,这么点人就敢向前冲。自己这专业的骑兵脸还往哪儿放?
他大手一挥,数百匹战马立刻如旋风般加入战斗。他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那勇猛无畏的气势竟生生将自诩天下无敌的八旗骑兵打得溃退。
莽古尔泰连输两阵,心中恼怒不已,他亲率卫兵气势汹汹地过来厮杀。
一直在后方观战的凌卫明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他迅速穿上了那厚重的盔甲,翻身上了高大威武的大白马,如战神降临般冲了出去。
凌卫明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大声吼叫:“让开,老子要活劈了莽古尔泰!”
他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充满了霸气与决然。陈思明见了,急忙带着亲兵玩命地追赶,他的心中满是担忧,生怕凌卫明出了什么意外。
莽古尔泰看到凌卫明冲来,制止了手下要放箭的想法,他身为猛将,自然也想与凌卫明正面一决高下,于是同样带着亲兵冲了过来!
两方士兵此时的注意力已经全部集中在了这场小型战斗上,不自觉的保持距离。他们心中都清楚,在这战场上,任何一方主帅死亡就意味着战斗的失败。
凌卫明手持一把大刀,那大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他高高举起大刀,用上千钧之力,朝着莽古尔泰狠狠劈下。
没想到这莽古尔泰到底是久经沙场的猛将,他牙关一咬,竟生生扛住了这一击。
两匹战马交错而过,莽古尔泰回转大刀,借着战马奔腾的力量,照着凌卫明的白马横扫过来。
凌卫明见状,不慌不忙,他奋力踩着马鞍,整个人直跳到空中,然后一招力劈华山,从天而降,那凌厉的气势吓得莽古尔泰再次用刀一顶。
只听“咔嚓”一声,凌卫明大刀生生将莽古尔泰的刀砍断,那强大的力量顺势击落了莽古尔泰的金盔,随后凌卫明稳稳地落在地上。
莽古尔泰眼睛都杀红了,他此时已被愤怒与羞辱冲昏了头脑,自己纵横沙场多少年了,现在还斗不过一个白面小将?
策马奔来,企图撞死落地的凌卫明。凌卫明直面那巨大的马匹,毫无惧色。
在马匹靠近的瞬间,他挥动大刀,精准地砍下一条马腿。马匹顿时轰然倒地,莽古尔泰也被甩出老远。
凌卫明上前就要结束他的生命,没想到几个亲兵拼死挡在前面,替莽古尔泰挨了一刀。莽古尔泰见势不妙,急忙连滚带爬地被卫兵拖走。
陈思明见状,赶忙跑过去捡起莽古尔泰的金盔递给凌卫明,笑嘻嘻地说道:“姐夫,这是战果。”
凌卫明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小子,也敢小瞧我,这算什么狗屁战果。传令,钱二牛、孙永二团,即刻发起冲锋,天黑前返回阵地。”
陈思明一听大喜,连忙跑去回报消息。很快,两团吹起冲锋号,那激昂的号声仿佛是压抑已久的怒吼。
憋屈已久的汉阳军们听到号声,立刻如潮水般跃出战壕,向着敌军冲杀过去。
北京城下惊现一幕前所未有的奇观。两千步兵宛如汹涌浪潮,无畏地朝着八旗骑兵猛扑而去。
他们以三三制战术交替攻击,各连队配合得天衣无缝。每遇小股八旗兵阻击,便迅速调来机枪,强大火力瞬间撕开防线,强行突破。
八旗骑兵在这猛烈攻势下,优势尽失,无奈只能狼狈躲进民宅,妄图凭借巷战扳回一局。
然而,汉阳军岂会给他们机会。手榴弹如雨点般落入房间,爆炸声此起彼伏,彻底击垮了八旗兵的抵抗意志。
莽古尔泰望着惨重损失,痛心疾首,无奈之下只得下达全面撤退指令。八旗兵虽败,却训练有素,交替掩护,轮流阻击,进退有序,使得汉阳军一时间难以造成大规模杀伤。
但汉阳军士气如虹,一路追击,直至二十多里地外才停下脚步。
与此同时,广渠门北面阵地杀声震天,正与关宁军激烈厮杀的八旗将领们,忽见莽古尔泰大败而逃,顿时意识到后方有被截断之险。
多尔衮、阿巴泰反应迅速,果断带兵撤离,只留下豪格独自苦苦支撑。袁崇焕目光坚毅,一把拔掉盔甲上的箭矢,高声下令关宁军全力攻击豪格。
他深知,若能在此战阵斩豪格,八旗士气必将遭受重创。
豪格大腿中了一刀,胸腔也被三眼铳抡了一下。就在此时,索尼挺身而出,跃马扬鞭,奋力冲入敌阵,长刀挥舞,斩杀众多关宁军,硬是将豪格从重重围困中救出。
豪格见战局对己方极为不利,当机立断,留下三个牛录负责阻击,主力则缓缓撤出战场。
日落西山,余晖洒在战场上。关宁军拼尽全力,终将三个牛录斩杀大半。
此时,士兵们的长刀已卷刃,火铳也多有折断,疲惫不堪,难以再战,战斗终告结束,众人各自回营。
当夜,袁崇焕紧急上报战果。此役重伤豪格、莽古尔泰,阿济格战马亦被射杀,关宁军斩获金兵过千,汉阳军杀敌五百。
眼见士卒疲惫,于是向崇祯请求入城歇息,。
可崇祯那多疑的老毛病又犯了,找借口推脱,不许袁崇焕入城,只是一个劲地催促他率部连夜追击,定要将八旗军围歼。
袁崇焕苦口婆心地申述,八旗兵虽吃败仗,可主力尚存,此时贸然追击,恐中埋伏,当下宜坚守不战,与敌军对峙,再寻机决战。
次日,八旗兵恼羞成怒,在北京城外疯狂烧杀抢掠,城中大臣与宦官在京郊的财产被毁坏殆尽。
袁崇焕不为所动,虽带兵跟随,却甚少主动攻击。北京城下最大最奇葩的武装游行就此出现。
众大臣不明就里,纷纷弹劾袁崇焕挟兵自重,甚至污蔑他故意放金兵入关。
黄台吉见有机可乘,设下反间计。两名被俘太监杨春和王成德,夜间偶然听到金兵汉族将领低声耳语:“不久便能攻下京城,袁崇焕与大汗早有约定,明日便故意露出破绽,放咱们入城,只要擒住皇帝,明军必定投降。”
二人闻言,惊恐万分,趁金兵“疏忽”,仓皇逃回城内,将这“秘密”告知崇祯。
如此明显的反间计,满朝大臣与崇祯的智囊团岂会看不出来?可他们却宁愿相信事情就是如此,要不然怎么去解释这种操作?
城中百姓听闻传言,也深信袁督师已降金人,不然为何眼睁睁看着金兵劫掠,却按兵不动,作壁上观。
崇祯对袁崇焕再也无法容忍,传召袁崇焕、凌卫明入宫。袁崇焕两人来到城门下,高声呼叫开门。
城门守将却以战时防御奸细为由,拒不开启城门,只吊下一个竹筐,让袁崇焕坐在其中拉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