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送信的人出发了,送信的人是荷花,她自告奋勇去送信。荷花说了:“我要告诉那姑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因为以前的十几年一直接受着家族的供养,就以为以后也可以心安理得的继续享受这样的生活?这样想不对,因为女孩子也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荷花出发了,结果并没有很快出来。先回来的是去京城的商队,不对是商队的小部分回来了,大部分的商人还在卖货或是进货。先回来的是衙内,一切都太顺利了。
皇上的后宫有妃嫔怀孕了,这对于年事已不低的皇上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表明皇上还老当益壮。
所以当谨小慎微的太后接到江婉的信,跟皇上商量的时候,皇上心情极好。不但肯定了江婉的想法,还盛赞江婉即使在外,还想着安祈堂孤儿的事。评价道:真是个至纯至善的好孩子啊。
大奶奶趁着与太子妃和诸多贵妇面见太后的时候,适时送上可爱的草偶和垫子,太后也‘恰巧十分喜爱’。正好被‘临时’前来的皇上瞧见,赞扬这些东西‘甚是不错’。出宫后在诸多贵妇的宣传下,长毛草的物品大卖。
很快就卖断货了,衙内还接了许多定金和订单。知府大人的人脉这时开始发力,很快皇上就知道了衙内的付出。为表彰衙内,破格让衙内做了一个九品的登仕郎,派了衙内回姜城专管安祈堂经商的事务。
衙内真是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带着大笔的订单和定金急匆匆的就跑回了姜城。这结果知府大人也没想到,喜出望外啊!
衙内回来的时候,知府大人到城门口迎接。但这时的衙内正脑海翻腾,对姜城安祈堂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划,正信心满满,意气风发的准备着大干一场。见到爹磕了个头,就撇下老怀甚慰的老爹直奔安祈堂去了。
知府大人看着这样的儿子,心里既安慰又酸涩。儿子总算有出息了,还得了官身,真是意外之喜,再看看儿子还这样上进,百年之后对列祖列宗都有了交代了啊!
正在衙内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荷花回来了。荷花带回来贾家婚事最后的结果。
贾家姑娘一直属意易家郎君,易家郎君也惦记着贾家姑娘,虽然两家退了亲,但两个小的一直藕断丝连。现在贾家姑娘要跟石家退亲,贾家姑娘就寻死觅活的要再续前缘,易家也再次上门提亲。
这回知府看了信,也怕被德郡王给盯上,最后还是秉公办理了。贾家和石家的婚事作罢,贾家归还石家的聘礼。贾家姑娘听了荷花的话,最后也同意招个赘婿。意外就在这时候发生了,镖师同意入赘,这是一早就说好了的。
但没想到易家的那位前未婚夫也同意入赘,易家这个郎君是家里老三,上边两个哥哥,下边还有一个弟弟,所以入赘也不是不可以。最后的结果就是贾家姑娘和易家老三定了亲,跟石家退了婚,贾家收了镖师做义子。
事情结束,德郡王也回来了。该写折子的写折子,该写密信的写密信,处理完这些破事德郡王就急急忙忙的回了姜城。
看着江婉和衙内一起在安祈堂里忙和,在德郡王眼里两人就是天天的耳鬓厮磨呢,德郡王恨不得马上!立即!就出发。赶紧离开姜城!
但不行,还要准备两日才能动身。德郡王就日日贴在江婉身边,直到要走的那天才放下心来。
江婉是也有留意到德郡王的打翻醋坛子的德行,但江婉不想理他。自己跟衙内在一起做事是真的,但边上还有荷花、侍卫和小吏,除了这些人还有一大帮子孤儿。私情?想什么呢?忙死了都!
忙碌的日子没多久就结束了。这个世界没了谁都是可以的,本来江婉觉得自己一直忙,一下要走?怎么行?但真的到了走的日子,除了恋恋不舍的众人,工作?事务?都一如既往的在运作着,安祈堂还稳稳当当的运作着。大约留下的人更忙了?但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