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剑拔弩张战欲临
“来了……”王厚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但更多的,是一种兴奋,一种即将与强敌交锋的战栗感。
在他身后,庞统羽扇轻摇,眼中精光闪烁,仿佛已经看到了敌军溃败的景象。
贾诩则依旧面色平静,深邃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注视着远方,似乎能洞穿一切迷雾。
地平线上的黑影越来越近,逐渐显露出其狰狞的面目。
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仿佛一片黑色的海洋,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
战鼓声隆隆作响,如同闷雷在空中滚动,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大地在铁蹄下呻吟,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末日降临。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汗臭味,令人作呕。
曹操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
沿途城池紧闭城门,百姓们惶恐不安,躲在家中不敢外出。
曹操端坐于高大的战车之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暗喜。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王厚跪地求饶的场景,胜利的喜悦让他有些忘乎所以,轻敌的情绪在他心中滋长。
王厚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远方,心中豪情万丈。
“丞相,你看这曹操大军,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啊!”庞统摇着羽扇,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贾诩捋了捋胡须,淡淡地说道:“骄兵必败,此乃兵家大忌。”王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我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曹操自投罗网!”
夜幕降临,曹军在荆州城外安营扎寨。
点点火光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王厚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曹营,心中一片平静。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文和,你说,曹操会在何时攻城?”王厚突然开口问道。
贾诩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不出三日……”
曹操回到马车之中,撩起帘子,那厚重的布帘落下时发出“唰”的一声。
他坐在软榻上,召来自己的谋士。
狭小的马车里,烛火摇曳,光影在众人脸上晃荡。
曹操的目光紧紧盯着谋士,沉声道:“王厚此人,在荆州经营许久,实力不容小觑,如今兵临城下,诸位有何破敌良策?”谋士拱手作揖,恭敬地说:“丞相,王厚虽有准备,但我军兵强马壮。可先派先锋部队前去试探其防线,探得虚实之后,再做定夺。”曹操手抚胡须,微微点头,那胡须在指尖的触感有些粗糙。
“此计甚好。”曹操声音低沉却透着果断,那声音在马车这个狭小空间里回荡。
曹操深知王厚的厉害,他心中忌惮,命人密切关注王厚的一举一动。
探子们在夜色中潜行,如同鬼魅。
曹操站在营帐外,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寒意,他却浑然不觉。
他听着远处荆州城的动静,看着探子们离去的方向,那目光仿佛能穿透黑暗。
他的表情严肃,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因他的凝重而变得压抑起来。
曹操身边的将领们感受到主帅的紧张,也都不敢懈怠。
曹操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的佩剑,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王厚啊王厚,我定不会让你好过。”曹操喃喃自语,那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他转身走进营帐,身后的大氅随风摆动,营帐的帘子落下,只留下一片压抑的寂静,仿佛大战前的宁静,而这平静之下,却是暗潮涌动。
曹操回到营帐后,立刻召集后勤将领议事。
营帐内气氛严肃,与帐外轻松的氛围截然不同。
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营帐内回荡:“粮草辎重,务必保证供应充足!我军远道而来,切不可在后勤上出问题!”
后勤将领们立刻应声,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们深知曹操的脾气,若是后勤出了差错,他们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曹操的目光扫过众人,眼神锐利如刀:“王厚此人诡计多端,不得不防!除了粮草,军械、药品也要备足,以备不时之需!”
“诺!”将领们齐声应道,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们立刻下去安排,调集粮草辎重,加强后勤保障。
一辆辆满载粮草的马车从后方赶来,车轮碾压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士兵们来来往往,搬运着各种物资,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夜色渐深,曹营内灯火通明,仿佛一座不夜城。
士兵们在紧张地备战,磨刀霍霍,剑戟碰撞,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大战一触即发。
曹操站在营帐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到夜风的凉意。
他知道,这场大战将决定他的命运,也决定着天下的格局。
“王厚……”曹操低声念叨着这个名字,他既敬佩王厚的才智,又忌惮他的实力。
他知道,这场战斗将会是一场硬仗,胜负难料。
远处,荆州城巍峨耸立,城墙上灯火通明,如同一条火龙盘踞在夜色中。
城内的守军也都在紧张地备战,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大战即将开始,谁是最终胜利者?无人知晓。
“报——”一个探子飞奔而来,跪倒在曹操面前,声音急促:“荆州城内有动静!”
曹操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一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