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本意是指出海和沦落风尘,以及演艺界的业余演员成为职业演员的专用名词。
也是沿海人出海打鱼和内地人下河游泳的专用名词。
时间来到90年中期,南方“下海”炒的沸沸扬扬,许多人汹涌澎湃的向沿海赶往。汉山市这个地方,许多人玩笑说:那是因为汉山南方有大巴山,北方有秦岭相隔,下海风刮到汉山这个小盆地寺的时候,已经晚了三四年时间。
下海最早的,便是乜四仁大哥的孩子,也就是乜四仁大侄子。他学了驾驶证之后,安排在机关办公室后勤股当司机。后勤股对外称后勤科。大侄子虽然是司机,但后勤科逢年过节的福利和购买礼物福利在大侄子手中掌管。后来还当上了后勤科的科长,其实就是一个股长的身份。大县撤县设市,改为三邻市之后,大侄子风生水起,经常还在王珂公司帮忙协调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事情。王珂用自己的建筑公司给他家里翻修了房屋,新建了院墙,还用修公路的水泥,给打了院场路面。
这对农村来说,那就是天价的支出,但对王珂来说,砖瓦材料,人工以及水泥等等,全部计入市政工程里面,实际上是用公款干着私人的活路,对他来说不用吹灰之力,而且不需要自己掏一分钱,只需要增加一个项目变更,在增加支出上签一个字,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乜四仁大哥家风风光光的修起了五间大瓦房,而且还建了两间小房。打了院子,围了院墙,院墙上还盖了机瓦。这在小寨村农村来说,算第一份。大侄子还动不动开着机关上最好的车,耀武扬威的停靠着自家院落。
乜振兴大哥有些沾沾自喜,自己的儿子老实本分,一生连多吃一碗饭便宜都不占的人,如今很大气的给家里拿钱。
乜振兴大哥不知道他儿子手里掌管着机关后勤事务。后勤事务科管机关食堂、车辆加油及车辆的审批,冬季烤火煤的供应等等重要事项,而这些事项里面大有名堂,甚至许多乡镇一把手都没有他这个股长职务实惠。许多副局长都要看着这位股长的脸色行事。
这一切乜四仁侄子也知道,都是因为二大乜振兴在这里任职。
当乜振兴调往汉山市,正准备把大侄子调往汉山市办公室后勤事务处时,大侄子却提出要辞职下海。
这让乜振兴大吃一惊:“难道你疯了吗?现在得到一个工作多么困难和不容易,多少人辛辛苦苦一辈子考取学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工作。而你一个初中毕业,高中还是混出来的文凭。现在许多人为此奋斗一生考一个学出来,就是找一份工作,把自己的农民户口变成居民户口。你现在已经实现了人生的目标,学会了开车和修车手艺,获得了一份铁饭碗,还是机关后勤处的事业编制,虽然是合同制工人,但你现在已经是后勤科的科长,调到市上之后慢慢的混,你现在还年轻,30岁左右,40岁的时候混一个正科级甚至于副处级都是有可能的。是哪一股歪风邪气把你头吹晕了?”
大哥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憨厚本分。知道自己一切都是二大乜振兴对自己的关照,关心和关爱,现在二大乜振兴已经50岁,他还有十年便退休,二大退休之后自己便一无所成,就是一个司机,一个修车工,虽然岗位实惠,终归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是要用自己的手艺,自己的勤劳来获得利益。
他在二大乜振兴身边,他也知道二大的风言风语。而且时不时出现领导出事的传闻,让大哥的孩子有些心惊肉战。
他觉得下海,用自己的力气本事,获得一份收入心安理得,这样也不枉父母培养自己一趟,而且乜四仁对大哥孩子经常训导正直做人,甚至呵斥他的一些错误行为,特别是在自己招摇待人方面,更是批评教育。
王珂给自己家里修了房,打了院场,修了院墙之后,乜四仁对大侄子要求更加严格。他知道四大乜四仁是为了自己好。但他一只脚已经伸进了泥潭拔不出来。他想即使拔了出来,自己也是一身的泥巴,永远也洗不干净。刚好遇到了经济大潮,大家纷纷下海。
许多单位制定出了下海优惠政策,可以连续领取单位三年工资,保留自己工资待遇,鼓励下海创业。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
大哥孩子知道自己工作来的并不光彩,自己的职务来的有些下作不体面。他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就必须辞去工作。
原来的办公室主任让他参加司机学习培训,到最后给自己安排职务,最后,自己落得在精神病院被五花大绑在床上,屋子臭的不能进人的可悲结局,他是亲眼目睹。他有些同情这位阿姨。现实人生就是这样残酷,他不销声匿迹,不五花大绑死亡在精神病院,自己的二大乜振兴便会臭名昭着,在汉山乃至于全省成为一个笑谈的话题。
乜四仁把大哥孩子叫在一起吃饭喝酒,他明白四大乜四仁对他进行警示,鼓励他下海。
乜四仁告诉大哥孩子:“下海之后不要说自己去了深圳,海海口,三亚什么地方,不要告诉家人和朋友,同学同事,短暂的消失匿迹,用汗水和勤劳洗清自己身上的孽债。在走的时候,必须要把后勤方面账务和物品,搞得清清楚楚给别人移交,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大哥孩子望望乜四仁:“四大呀,后勤的账怎么能让别人看?那个账谁能说得清楚?假如说清楚了,我就是一个穷小子,现在连请你喝的这瓶酱香型酒都买不起,这是我一个月工资的收入,我怎么能请得起喝这样的酒。家里的房子倒是和单位没有关系。”
乜四仁严厉道:“你至少要把现在货物和账目给别人移交清楚。原来的烂账怎么处理,那是以后的事情。你本身就是一个穷小子,穷不丢人,犯错误才丢人。”
几天后,三邻市机关发生一起失窃事件。盗窃事件初步检查,丢失名酒名烟和汽车加油卡证,照相机,贵重礼品等等,总共折合金额二十余万元。
这在三邻市属于大案要案,进行认真破案。经过两个月的侦查,最后向社会公布,盗窃者已经自杀身亡,盗窃者是什么地方人,在什么地方自杀身亡?大家不得而知。而且盗窃者自杀身亡前,将一切挥霍一空。
这个案件就这样不了了之,销声匿迹。
破案之后,大哥孩子正式向机关办公室提出辞职下海。这让同事大为震惊:这么实惠,这么好的岗位,在办公室股长属于中层领导,怎么就辞职下海了呢?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大哥孩子临走,将自己bb无线寻呼机,手持电话手机全部交给了办公室,从此之后,大哥孩子便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
乜四仁的大哥知道孩子去南方下海,没有给家里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时,三天睡在床上没有吃饭。
乜四仁回家告诉自己的嫂子:“大侄子是他让下海的。”
嫂子一掌打在乜四仁脸上:“你个白眼儿狼,年轻时白让你吃了一年的奶。当时你侄子刚出月,你已经六岁了,我看着你瘦弱瘦小可怜,把我的奶水让你吃。现在侄子长大了,刚有一个体面工作,你竟然鼓动他下海,走的时候连我们都不告诉去了哪里?我就一个独子,现在生死不明,这就是你干的好事,这就是我用奶水养活大的白眼狼!”
乜四仁一听大嫂小时候奶他的事情,双泪直下。把房门紧紧栓上,然后跪倒在大嫂和大哥的面前说:“大嫂大哥,你们难道不想一想,他一个高中文凭都是混出来的人,怎么会有如此的收入,帮你们修了房,打了院场,修了院墙,家里吃喝不愁,难道你们不知道,孩子收入怎么这样高?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学了一门手艺的司机,这个司机还是用公款去学的,自己还没有这么多钱去学驾驶员?大侄子一只手一只腿已经滑落在了泥潭里,他现在没有办法洗清洗净,下海隐姓埋名是他赎罪的机会,只有下海消失在人群之中才是出路。他有一把力气,在机关上历练处理人情世故,还和王珂有做生意创业的本领,为什么不让他出去闯一闯?让他风风光光挣干净的钱。他在外干个体挣再多的钱,就是把汉山电厂买下去,我们都高兴,都乐意。下海创业有什么不好?为什么我们要借助公家这棵大树,在下面乘凉,得到不正当利益和收获?”
大嫂吓得瘫坐在地下:“我们两个还没有老糊涂,我们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但他们小两口现在还这么年轻,家里还有孩子,他突然消失走了,孩子要上学,老婆没有人照顾,你说这个家还成家吗?”
乜四仁说:“你看社会上出去打工的,哪一个不是把孩子留在家里,年轻人出去闯荡江湖,当自己在外边创业成功,在城里买了房,便把孩子接过去上学。假如闯荡失败,没有生活来源,他自然便会回来,回来之后这一家不好好的吗?我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嫂子擦干眼泪。大哥从床上起来:“四弟回来,还不赶紧给做饭!你怎么能够动手打四弟呢?”
大嫂做好饭,大哥先连吃两碗,突然说:“二弟,二弟怎么办?”
大嫂说:“二弟市长当的好好的,轮到我们操心。”
大哥看看母亲没有在家,突然就泪流满面:“大哥糊涂呀,我们都忽视了对二弟的管教和关心。”
大嫂不明白:“你还管教二弟,二弟正瞧过你一眼吗?他现在连四弟岳父都不放在眼里。”
大哥说:“这些事千万不能让母亲知道,她年龄大了,经受不起这些事。”
大哥情绪稍微平复后,转头对大嫂说:“这些年我们确实忽略了二弟,他变成现在这样,我们也有责任。”大嫂叹了口气,无奈道:“我们又能怎样呢,他现在位高权重,哪里还听得进我们的话。”大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只要老二不犯原则性错误,我们就别管他太多了。还是得多关心下老四,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不容易。”说完,两人一同看向了桌上的饭菜,心中百感交集。
大嫂默默地点了点头,她知道丈夫说得有道理。这些年,他们一直忙于生计,确实对二弟关心不够。此刻,她心里充满了愧疚。
“我们以后要多和老二联系,问问他的近况,让他知道家里还有人惦记着他。”大哥说道。
“嗯,我会的。”大嫂应道。
夫妻俩决定从现在开始,要更加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不能再让亲情变得如此淡漠。尽管他们对于二弟的现状感到无奈,但也只能希望他自己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走上正确的道路。
吃完饭后,大哥和大嫂开始收拾碗筷。他们一边忙碌着,一边商量着如何与二弟加强沟通,让这个家重新充满温暖。
大嫂忽然想到了什么,停下手中的动作,对大哥说:“要不我们找个时间,叫上二弟一家和老四一起聚聚吧。”
大哥眼睛一亮,赞同道:“这是个好主意,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好好聊聊。”
于是,大嫂开始计划起这次聚会,她打算亲自下厨,做一桌丰盛的菜肴。而大哥则负责联系兄弟们,确定聚会的时间和地点。
几天后,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了一起。大家围坐在餐桌旁,有说有笑,气氛融洽。大嫂看着二弟,眼中满是关切,她主动夹起一块肉放到二弟碗中,温和地说:“二弟,多吃点,看你都瘦了。”
二弟有些意外地看着大嫂,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他微微低头,轻声说了句:“谢谢大嫂。”
这次聚会让一家人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大家的心也贴得更近了。从此以后,大哥和大嫂经常组织这样的家庭聚会,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在聚会结束后,二弟找到了大哥,诚恳地表示自己想要改变现状,希望得到大哥的支持和帮助。
大哥欣然应允,他告诉二弟,家人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二弟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他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而大嫂也时常关心着二弟一家的生活,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就这样,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亲情也越发浓厚,他们共同经历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乜振兴知道大哥的意图,但现在谁也救不了自己。
下海最为成功的则是张诗。
张诗孩子段丽雅上了大学之后,思想活泼,和演员们打的火热。段丽雅目标是学过摄影专业之后,准备报考播音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是她的长项,因为段丽雅口齿伶俐,活泼开朗,应变能力极强,而且一直向播音方向发展。开始学习播音方面知识和内容。
这让张诗有些不安不解。她知道演艺圈乱的一塌糊涂,演艺人员生活前卫,自己的女儿在那样的学校,现在有了独立思想和意识。张诗的传统观念已经说服不了段丽雅了。
她和老段一直处于矛盾之中,甚至成了敌对关系,两个人怎么也没办法生活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爱好,几年前都已经断绝了夫妻生活。
他们学校现状是开始自主择业。国家和省上的师范学院,大量涌现毕业生、研究生回到汉山,如今的汉山师范学院显得门挺冷落,生源极少的困境。师范学院虽然国家拨款,学费全免,但对汉山师范学院来说,生源依然很少,出现中专没有生源的尴尬局面。
张诗延安的同学,先前南下海洋大学,任养殖学院院长。这个学院这是沿海发达地区最为拥挤和吃香的学院,虽然学费高昂,大家依然蜂拥而至,教师队伍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实行两条路招生政策,一部分为国家计划招生,另外一部分是收费招生,也就是计划外招生。而计划外招生的这一部分要收取学费,可以自主聘任老师,从外地引进人才。张诗延安同学便想到了张诗。
张诗得知这个消息,既可以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还可以得到高薪,又能与校友在一起教学,何乐而不为?便断然辞去了汉山师范学院工作,在那里正式招聘为老师,依然享受着教授待遇。
张诗学校虽然是一个地方学院,调动手续需要经过省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引进人才,阻止人才的流失,手续难办。老段想办法办理,大家都笑话领导拱手把老婆送到别人身边。老段不这样认为,工作要喜欢才能发挥效益。
教授在沿海地区招聘人才最为吃香。张诗断然离开汉山市。
乜振兴在下海大潮中,明白自己下海是不可能的事情。机关上开始把院墙推去,在院墙位置修了几十间门面,打字复印,办公用品,耗材电脑以及方方面面为机关服务的门店应运而生。
下海和改革的大潮,把每一个人心冲的痒痒的。乜振兴想:自己已经50多岁,下海已经不可能的了,而且现在还身兼要职。
乜振兴眼看着自己同学朋友来探望他的时候,都是开着私人轿车桑塔拉,而他现在是公车桑塔纳。私人购车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在南方,许许多多人开始私人购买汽车。在汉山市私人才开始购买摩托车,还不是太多,街上三三两两才出现有摩托车。
最早的摩托车,大家称为红公鸡,那是简易的摩托车,一辆车虽然只有七八百元,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拥有这样的车辆还是很风光荣耀。
就在这时,乜四仁宣布自己要下海了。东舒雅笑的喷饭:“你要下海,我举双手同意。爸爸和妈肯定也会同意。问题是我们汉山只有汉江没有海,你下汉江那不叫下海,那叫下河洗澡。”
乜四仁说:“你还别说,我还真是下河洗澡:单位准备联合开发汉山的旅游项目,我们电站由于人员多,收入少,决定成立旅游公司,去旅游公司的人,继续在电站发放工资,编制依然在电站。三年以后,可以继续留在旅游公司,工资关系转到公司,也可以回电站工作。相当于自己白拿三年的工资,利用三年的时间在旅游公司学习经商和创业。”
东舒雅想想,这倒是个好机会,进退有余,三年后既可以到旅游公司继续工作,拿高额收入和补助,退旅游公司收入不稳定时,继续回到电站来上班,电站虽然收入不高,总归是恒定的收入,电力产业人们生活只会增加电力,不会消失不用电力。支持乜四仁到旅游公司去创业。
乜四仁说:“因为我对汉山旅游资源比较熟悉。旅游开发是现在热门行业。汉山市的旅游开发,是王珂在那里投资的,王珂指名道姓让我去。”
岳父一听乜四仁去王珂公司去打工,断然拒绝,告诉乜四仁:“你敢和王珂搅在一起。你就不要认我这个岳父,不要叫我爸爸。”
东舒雅感觉奇怪,乜四仁本分实在,难得一次思想活跃。他到私营企业打工怎么了?下海去的人不都是在私企打工吗?私营企业难道不值得受到社会尊重?
岳父说:“他到哪一个私营企业去都可以,就是不能到王珂的公司去,王珂把他会带坏的。王珂带坏了乜振兴,还把他大哥的孩子带入了泥潭,现在消失不见,以此洗清自己的罪孽和过失。现在王珂又和乜四仁打的火热,即使你学不坏,他也会把你教坏,那样的人不可靠。他去开发旅游,必定是唯利是图。”
东舒雅说:“乜振兴怎么了?乜振兴是我们汉山市副市长,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汉山市的市长。他不但把体育场开发成了富丽堂皇的商业步行街,还提出要对汉江进行治理,要把汉江开发成为汉山市的后花园。甚至提出要建设汉江新区。”
乜四仁岳父说:“你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他的本质是唯利是图,是一只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