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四仁借调汉山市文化馆,从事摄影辅导工作期间,出现和戏曲老师乌龙事件之后,回到了汉山电站,大家纷纷前来问候安慰。乜四仁一时还难以见人,虽然是乌龙事件,可人言可畏。
原本运行班要安排牟丽在乜四仁班组,但站长为了避嫌,乜四仁班组没有安排女同志。
几天后,乜四仁终于调整好状态,重新投入工作。然而,他发现班里的气氛有些尴尬,大家似乎都刻意避免提及之前的事情。
一天,乜四仁正在检查设备,突然听到有人叫他。他回头一看,原来是牟丽。牟丽微笑着走到他面前,递给他一本书,说道:“这是我借给你的,希望你喜欢。”乜四仁有些惊讶,但还是接过了书。
乜四仁翻开书,发现里面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给你带来了麻烦。但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乜四仁心中一动,看向牟丽,两人相视一笑,尴尬的气氛顿时消散了不少。此后,乜四仁和牟丽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他们开始互相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乜四仁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一次机组检修中,乜四仁和牟丽配合默契,顺利完成了任务。站长相中了他俩的能力,将他们调到了一个班组。
乜四仁了解到,牟丽曾经因为身体原因住院,和一名病友产生了爱情,而这位病友是农民出身,牟丽父母坚决反对,不同意这起婚姻。
牟丽和病友开始筹备婚礼,他们想要举办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然而,牟丽的父母却提出了一些苛刻的要求,让乜四仁感到很无奈。就是病友要想和牟丽结婚,必须要有固定工作才行。
尽管遇到了困难,乜四仁和牟丽并没有放弃。乜四仁想,只要病友努力,会有固定工作的。
牟丽和乜四仁两人决定见这位病友。在病友家中,他们看到了一片繁荣的农田和乡村幸福的家庭。
病友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并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农耕经验。乜四仁和牟丽深受启发,决定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小菜园中。
回去后,乜四仁与牟丽更加努力地经营电站分给他们的小菜园,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充实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牟丽和乜四仁的小菜园逐渐壮大。他们不仅种植了各种蔬菜水果,还养了几只鸡鸭等家畜。站长还是劝其不要搞养殖。
一天,牟丽发现自己菜园旁长出了一株奇怪的植物。它的叶子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牟丽好奇地观察着这株植物,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她决定精心呵护它,看看它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在牟丽的悉心照料下,这株植物茁壮成长,很快结出了几颗神秘的果实。当果实成熟时,牟丽和乜四仁一同采摘下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剥开果实,里面竟然露出了几粒闪烁着光芒的种子。正当他们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神奇的种子时,一位神秘的访客来到了农场……这位神秘访客是一位年迈的农夫,他听闻了牟丽和乜四仁的小菜园出现了奇特植物的消息,特意前来探访。农夫告诉他们,这些种子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加茂盛,产量也会大幅增加。
牟丽和乜四仁听后欣喜若狂,他们立刻决定将种子种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种子顺利发芽,长成了一片繁茂的果园。
果园里的果树枝繁叶茂,挂满了丰硕的果实。牟丽和乜四仁望着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从此,他们的小菜园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农产品。牟丽和乜四仁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幸福。
乜四仁知道,牟丽的父亲曾经是汉山区商业局长,母亲在汉山最大的商场当售货员,怎么能够同意让牟丽和农民病友结婚,但牟丽父母反对也是情理之中。
病友好学上进,人品也好,高挑体面,一表人才,可能就是因为小伙帅气,牟丽从一片痴心。一旦让病友考上学校,自然就问题全解决了。
牟丽邀请乜四仁去他们家做客,到牟丽家一看,她们还住在那个老式的筒子楼里,面积不是太大,只是多了一个卧室。牟丽父母住了大的卧室,牟丽住了小卧室,小卧室只有八九平方。放着一张桌子,一张长2米,宽1.2米的床,和一张木质三抽桌,一把老式传统的办公木椅,上面还用白油漆印着”区商业局”四个字。客厅还是那个客厅,只是原来的老式沙发更换成了皮质沙发。皮质很硬很光滑。
屋子还是那样干净而整洁。这一次乜四仁不感到尴尬,反倒牟丽母亲和父亲有一些尴尬和局促。
他们机械的给乜四仁沏茶,把已经很干净光滑的沙发用毛巾再一次擦过。把不需要清洗的玻璃水杯又清洗了一次。找来了毛尖好茶,把水沏上,双手放在乜四仁面前,有些恭敬和尴尬。
乜四仁倒是很自然的坐下。牟丽爸爸说:“现在已经退下来了,唯一沾光就是现在这一套老房子,虽然只有62平方米,但是水电都不需要掏钱,是机关单位统一缴纳费用。”
牟丽母亲尴尬的笑笑说:“这里主要距离农贸市场近,购买蔬菜方便。隔壁有一个小公园,早晨锻炼身体也便当。”
乜四仁知道,那个公园小的有些可怜。只有六亩地面积,而且四周环绕都是道路。其实就是一个十字交通环岛而已,因为城市居住人口多,交通环岛便是公园一样。
牟丽母亲给牟丽父亲说:“出去割点羊肉吧。人家小乜是大户人家,山珍海味都吃过了,就买一些羊肉吃面条。”
牟丽父亲有些尴尬,这时牟丽母亲从抽屉里给牟丽父亲取过两张十元人民币,牟丽父亲便出门了。
牟丽母亲有些尴尬的说:“我们老牟这人一辈子老成,虽然从乡长镇长一直到局长,最后在局长的位置退下来,什么也没有捞到,就剩这一套房子。”
乜四仁笑笑说:“你应该还没有退休吧?”
牟丽母亲很尴尬的笑笑说:“我明年就到退休年龄了,我们工人50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我工龄短,可能退休费不高。其实,我已经在家里待了三年了,商场现在对我承包经营了,我们每人给发了五六千块钱,买断了工龄,但我们的养老保险交着,不影响退休费。牟丽学习挺好,身体原因住了几个月医院,就和病友恋爱了......”牟丽母亲眼角有些挂泪,她说:“我本身想用买断工人的钱,在城里新小区给牟丽买一套住房,作为陪嫁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嫁人,谁知道——”这时,牟丽母亲擦着眼泪。
乜四仁知道,现在什么安慰和奉劝的话都无济于事。
乜四仁对牟丽母亲说:“你们现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牟丽母亲很直接地说:“我们现在的想法是让她和小伙一刀两断,小伙病友现在没有工作,还是农村户口,我现在虽然下岗待家,每年办理退休也有收入。给她体体面面找一个有工作、有能力的人结婚就行,我们没有大的要求,不管是工人干部,只要有工作,有稳定收入就行。但现在小伙是一个农民,我总不能让孩子下班以后去农村种田挖地。虽然农民没有什么不好,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但我们不能走回头路。农民靠天吃饭,非常辛苦,我不愿意奔波一生,最后落得回归农村,让孩子们回到农村种田挖地,子子孙孙落户山沟里。牟丽就是因为这小伙毁了,高考时间竟然跑农村和病友鬼混!”牟丽母亲哭出了声。
乜四仁说:“这个好办,你们只需要让病友小伙有个工作,让他参加高考,考上学校,这不有了工作吗?”
牟丽母亲苦笑着说:“他哪有那个本事。他高中毕业时,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这才回乡务农。”
乜四仁高兴的安慰牟丽母亲说:“这个你放心,我有办法让病友小伙考上学校,上学以后,再过两年就毕业了,然后结婚不晚。”
牟丽母亲苦笑着说:“他年龄已经不小了,不但和你同岁,还和你同一天生日,你现在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他才考学呐,再上几年学,都30多岁了。况且,我们牟丽也等不及呀。孩子年龄太大,生产和怀孕都是问题,这个你们男人不懂。”
乜四仁在牟丽家吃过饭说:“我还要去办你女婿上学的事情。”
牟丽父母谢过乜四仁,显然很高兴。
乜四仁用自行车带上牟丽,直接到了师范学院家属院张诗家里。
张诗就是老段的媳妇,他的师娘,段丽雅的母亲。张诗非常喜欢乜四仁,大家都嘲笑乜四仁个小鬼大、老实憨厚时候,只有张诗站出来反驳说:“这样的人最有福气,个子矮,那是父母给的,和本人没有任何关系。他一直记着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乜四仁好像成了张诗徒弟一样喜欢和关爱。
乜四仁到张诗家,师母都笑开了花,千恩万谢小乜对段丽雅孩子的关心,说:“现在孩子不但身体好了,而且学习进步了许多,名次也上去了。”
段丽雅从房间里出来,脸上笑得阳光而灿烂,深深的给师傅鞠了一恭。牟丽玩笑道:“你应该给师傅行大礼。”
段丽雅果然就给师傅跪下行了一个大礼,乜四仁面玩笑说:“这都是哪里的规矩?现在都解放30多年了,还搞这些封建传统的东西。”
乜四仁见着师母直接说明了来意:“牟丽谈了男朋友是农村的,现在牟丽父母坚决反对,但他们已经谈了两三年,牟丽还因此——,她们有深厚的感情基础。难舍难分。现在段丽雅死活不离不弃,难分难舍。父母又棒打鸳鸯,提出只要有固定工作,或者考一个学校。他们才会同意这门亲事。我想前思后,只有师母来完成这项任务了。”
张诗笑笑说:“其实,当年我母亲也给老段提出过这个建议,我是1977年复习生段丽雅的,1978年考上师范学院,当时老段在我们生产队插队,自然没有工作和固定收入,我母亲也是坚决反对不同意,让老段考上学校以后才能和我结婚,好在,老段因为是下乡知青,城市居民户口,最后招工进了电站,父母自然没有意见,我们便结婚了。其实,对孩子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没有什么不妥,并不是看不起农民,因为我们都是农民出身,现在即使你当一个农民,也需要有知识有文化,这样才能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现在我们汉山除过师范学校,还有商业学校,卫生学校,农业学校三所中专,这三所中专应届毕业生分配都不是问题,抢手的很。现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一般都奔着大学和大专去的,一般不会报考中专。而这些中传学校毕业以后,工作范围更为广阔,需求量特别的大。商业学校毕业,全市商业系统的商场、国营商业行业有一千多家,需要大批量的人才,每一年招生才六七百人,而他们退休的人员都有八九百人,也就是说,每年学校全部毕业生回去,还补充不了她们的缺额。再说卫生学校,从乡镇卫生院一直到县属医院的护理护士,以及基础医疗保障人员需求量特别大。农业学校更是前景广阔,全市所有的乡镇都有农技站、农科所以及农业办公室,需要大量的农业基础人才,虽然他们不一定能达到科研人员水平和能力,但他们是最为实用的基层技术骨干和基层技工人员,这些专业最适用社会青年报考。这些学校毕业以后,一般回户口所在地分配工作,你们依然团聚,回家乡结婚多好。”
张诗说完拿了一张纸,在上写下了自己家里电话,和她有空的时间,要求从明天开始,每天准时到她家里来补课。同时,还可以在学校找其他老师给补别的课,现在距离高考还有半年多时间,只要努力和孩子灵性,半年多时间,考一个中专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努力和原来基础好,考上大学也是可以的。
这样说说笑笑之后,乜四仁要走,张诗黑下脸说:“怎么,现在有能耐了,连师娘都不认了,说完话转身都要走?刚好,今天你的两个徒弟都在,我也要尽一点地主之谊,招待招待我女儿的师傅,丽雅就是以后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她依然是你的徒弟,你们是拜过师的。一声师傅,终生为父。一生是福,我给他们收拾炒菜。”
乜四仁说:“反正没事,师娘不怕麻烦,就吃了饭走。”
张诗说:“我还没有感谢你哩。丽雅现在病好了,回家也懂事了。你们小东给孩子看过病捡过药,还亲自找到我,告诉我许许多多的事情。说实话,我们这个年龄的女人,还真没有经历过现在这么多的事情,也没有现在孩子身子骨娇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