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季婉从睡梦中悠悠转醒的时候,窗外已是一片明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屋内的地上。
此时的天空湛蓝如洗,万里无云,显然时间已然不早了。
季婉心里一惊,猛地坐起身来,心中暗自思忖道:“季卫国这会儿恐怕都已经走到镇上去了吧!”
想到这里,她不禁有些懊恼地看向了门口。
然后一边在心里埋怨着自己:“我怎么睡得这么死啊?居然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
经过昨天一整天的相处,季婉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季卫国当成了自己的亲哥哥一般看待。
在她的观念里,哥哥要出门远行,作为妹妹理应早早起床去送行才是。
就在这时,赵菊花走进了房间,一眼便瞧见了坐在炕上、一脸闷闷不乐的小闺女。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走上前去,摸了摸季婉的头,有些无奈地说道:“卫国大概是早上四点多钟就出发了,那个时候天色还很早呢,而且你的身子骨向来不太好,所以我们也就没忍心叫醒你。别难过,再说了,再过半个月他就能放两天假回来。”
听了母亲的话,季婉微微一怔。
因为对于这个陌生的时代,她并不是十分了解,一直以来她都以为进入工厂工作后,如果不请假就根本无法出来。
如今得知只需再等待短短半个月便能再次见到季卫国,季婉那颗失落的心总算稍稍得到了些许慰藉。
“行了,赶紧起来吧,锅里还给你热的糊糊呢,你赶紧吃完娘就要上工去了。”
赵菊花熟练的把闺女拉了起来,顺便帮她叠了被子。
季婉看着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让人帮忙叠被子,瞬间羞红了脸。
她逃跑似的出了门去洗漱,赵菊花看着小姑娘跑出去的样子嗤笑出声来,“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还会不好意思!”
早上一般都吃的很简单,季婉第一天早上吃的玉米饼子那是看在她身体虚弱的份上特意做的。
今天喝的还是玉米糊糊,只不过吃的就是两掺窝窝了。
两掺窝窝就是拿黑面和玉米面掺起来做的,略微发点苦,还有一点拉嗓子。
不过顺着比较稀的糊糊,还是挺好咽下去的。
看到闺女吃上了饭,季保山和赵菊花就继续下地赚工分去了。
其实按理说季婉也应该去上工,毕竟她现在不上学,在村里她这么大的姑娘都早就下地干活去了。
可是老季家就这么一个姑娘,打小还是惯出来,还有个工人哥哥帮衬,村里对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现在两个月后她就要随军去了,那季家人更不可能让她去下地。
季婉吃完饭,利索的收拾了碗筷。
她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个村庄虽贫苦却充满质朴的气息,而再过不久她就要离开这里了。
她转身回屋,找出针线开始修补自己破旧的衣服。
这时候,邻居王婶过来串门,看到季婉在补衣服,笑着说:“婉丫头,马上要随军去过好日子喽,还补这破衣服干啥。”
季婉羞涩地笑笑,“王婶,习惯了,再说这衣服补补还能穿呢。”
两人唠了会儿家常,王婶突然压低声音说:“听说随军家属在部队那边能找些轻松的活儿干,给的钱还不低呢!”
季婉放下手中的针线,眼睛亮晶晶的,“王婶,真有这事呀?”
王婶拍着胸脯保证,“我还能骗你不成,前村老李的闺女也是随军家属,就在那边找了个缝缝补补的活计,每个月挣的钱比男劳力在地里刨食挣得都多呢。”
季婉心里盘算开来,如果真能找到那样的工作,不仅可以补贴家用,自己也能攒下点私房钱。
王婶走后,季婉坐在床边,思绪飘远。
她想到未婚夫所在的部队,那里陌生又令她向往。
虽然季家这边很好,但是她毕竟不是原主,相处久了肯定会露出些破绽来的。
还是远离这里比较安全些,她也能随心所欲的生活。
她知道未来的生活或许并不轻松,但只要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