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一副亲民的形象动作,这些百姓们第一次见到。 本以为自己家的皇上, 一定是高高在上的。
身为万人之上的存在,应该是至高无上,充满威严才对。 可现在。
一切都跟他们这些百姓想的不一样。 皇上实在太亲民了。
让他们这些百姓,变得更加的热爱。 热爱大明帝国。
热爱大明帝王。 “皇上真伟大!”
欢呼雀跃的百姓们,心里面升起了同样的想法。 朱由检坐在汽车挥手,向百姓们问好的场面。
早已经引发了万人空巷。
但凡是见过的一群百姓, 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幕。 哪怕是多年以后,也有人记得这难忘的一幕。
人群之中。 汽车上。
准备好的报社社长和工作人员,接连不断的拍照。 报纸的头版头条又来了。
他们这些报社的工作人员,也同样无比的激动。 其他的汽车里。
郑益、王承恩等人, 一个个的满脸笑容。 纷纷摇下车窗,跟一群百姓们打招呼..…
自家皇上都如此亲民,他们这些朝堂上的文武官员自然也跟随。 而且看样子。
整个街道周边的数万百姓,更加热衷大明帝国。 深爱着大明帝国这一片土地。
从皇宫到火车站,汽车开了足足20分钟。 沿途围观的百姓们,至少有十几万。
大明京城火车站站点。
同样有排队、看热闹的百姓,也聚集了数万人。 火车站周边。
锦衣卫和军队的士兵,全部都警惕的盯着周围。 牢牢的保证整个火车站的安全。
朱由检乘坐的汽车,直接开到了火车站站台。
开往盛京地区的火车,早已经准备妥当。 整个火车除了车头以外,还有十节车厢。
每一个车厢,都有士兵和锦衣卫的人守护安全。 “参见皇上!”
“皇上万岁。”
朱由检走下汽车。
守卫的士兵,锦衣卫的人,全部都恭敬的行礼。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
朱由检一脸笑容的,踏上了大明运营的第一列火车车厢。 而一群文武百官, 一个个的紧随其后。
大明第一列火车体验,正式的开启。 “回禀皇上。”
“我大明第一列火车,已经做好发车准备。”
“请皇上指示!” 火车上。
驾驶员一脸激动的看着朱由检,认真的汇报。
其他的所有官员,注意力也全部都放到朱由检身上。
每一个都满怀着激动和期待,准备开始前所未有的火车体验。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
朱由检脸上的笑容不减,直接对汽车驾驶员下令。
“朕命令,火车立刻开动。” 3.9
“出发!”
火车驾驶员:“是!
“皇上下旨,立刻发车。”
驾驶员和身边的人员,回到了车头的位置。 立刻启动火车。
大量的煤炭,不断的铲入到锅炉之中。 呜 ~ 呜 ~ 呜
煤炭产生的热能,迅速的转化为动能。 车头不断的喷射出蒸汽。
在一 阵呜鸣声之中,整个火车慢慢的开动起来。 “来了来了!”
“开始了,开始了!”
“这就是我大明帝国,亲手修建生产的火车!” “这速度可不慢。”
“怪不得只用四个小时,就能抵达盛京。” “哈哈哈!”
“以后不管是运人还是运物资,有火车方便多了。”
“这一切都得多亏皇上,皇上英明。”
领先大明时代两百年的火车。
在大明帝国的大地上,以每小时100km 的速度运转。 火车身旁的风景唰唰而过。。
一切犹如平地一般。
坐在火车上的王承恩,范景文一群人。 一个个的大开眼界。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就没有一个不震撼的。 自从了解到了火车的速度和作用。
他们这些官员,每一天都在不断的期待着火车的运营。 现在终于体验到了。
一群官员的目光看向朱由检,语气之中全是恭维的话。 “皇上。”
“火车汽车的运营,将会改变我大明的运输格局。”
“仅仅只是第一条铁路,第一条水泥路,就已经大获成功。” “如果第二条,第三条铁路,彻底修建完成的话。”
“那从京城到大明的任何一个地方, 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 “这简直就是奇迹,大明最伟大的奇迹。”
不断恭维的一群官员们,见识到了火车的速度以后。
一个个心里面只剩下震撼和佩服。 果然。
只要自己家皇上下令修建的东西,那都必属于精品。 官员的队伍之中。
工部尚书的脸上带着笑容,得意洋洋的介绍着。 “回禀皇上。”
“目前从京城到辽东地区的火车,已经开通了四列。”
“上午两列,下午两例。” “来回不断的运转。”
“如果全部都满员的话,四列火车一天就能赚1万两银子。” “与此同时。”
“从京城到辽东地区的汽车,也直接开通了20趟。” “上午十趟,下午十趟。”
“汽车由于速度要快上一些,因此相应的收费要比火车贵。” “20辆汽车跑一个来回, 一天大概净收入为5000两银子。”
“这不仅仅方便了我大明的百姓,还能够源源不断的赚钱。”
不断汇报的工部尚书,脸上的笑容根本就停不下来。 此时充满兴奋的他,只感觉整个工部都站起来了。
一天能够赚两银子。
一个月算下来,那就是45万了。 一年就是500多万两银子。
仅仅只是京城到辽东的铁路,汽车,就能够赚这么多钱。 如果是第二条,第三条铁路线开通,赚的银子将会更多。 按照工部尚书的估计。
三大铁路线,三大水泥路线。
每年至少能够为朝廷,带来超过两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一听完兵部尚书所说的。
其他的一群官员们, 一个个也在纷纷的计算着。 稍微的计算出汽车火车的年收入。
一群官员们也有些目瞪口呆。 “发了发了。”
“工部这下子是真的发了。”
“这一年好几千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也太赚钱了。” “运人运货都能够收钱,好事全给赚了。”
官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目光看着工部尚书,脸上都充满了羡慕。
除了户部以外,也就工部能赚这么多钱了。 迎接着官员们的羡慕。
昂首挺胸的工部尚书,彻彻底底的支棱起来了。 而听完工部尚书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