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回到府衙,林尘立刻命人将南方各州府送来的奏折取来。案几上很快堆满了厚厚一摞,林尘顾不上喝一口茶,便开始仔细翻阅起来。
奏折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汇报当地灾情的,有请求拨款赈灾的,也有歌功颂德,赞颂改革成果的。林尘耐着性子,一封一封仔细查看,并不时在纸上写下批注。
钱富商和刘老农在一旁静静等候,偶尔探头看向那些奏折,却也只看得懂寥寥几个字。他们虽然不识字,但也知道这些奏折关系重大,关乎着大梁的未来,关乎着百姓的福祉。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夕阳西下,书房内逐渐昏暗下来。林尘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最后一封奏折,揉了揉酸胀的眉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大人,可是南方出了什么事情?”钱富商见林尘面色凝重,忍不住开口问道。
林尘沉默片刻,将手中的奏折递给身旁的李主簿,“你自己看看吧。”
李主簿接过奏折,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他将奏折递给钱富商,沉声道:“钱会长见多识广,也看看吧。”
钱富商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奏折上所写的内容让他心惊不已,原来他派往南方拓展商路的商队,在一些偏远地区遇到了当地豪强的阻挠,货物被扣押,商队成员也被殴打,甚至还有几名伙计至今下落不明。
“岂有此理!简直无法无天!”钱富商气得浑身发抖,这些年来,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
“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钱富商跪倒在地,恳求道。
林尘将钱富商扶起,语气沉重地说道:“钱会长放心,此事我一定会彻查到底,给你一个交代。”
“谢大人!”钱富商感激涕零。
“只是……”林尘话锋一转,目光转向刘老农,“南方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一些地方的改革,恐怕……”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刘老农已经预感到,接下来的话,恐怕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恐怕会遇到不小的阻力。”林尘眉头紧锁,将南方几州的现状缓缓道来。刘老农的家乡所在的青州,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连年灾害,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对朝廷早已失去信心。如今朝廷要推行改革,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又一次的折腾,自然兴致缺缺。
“怎么会这样……”刘老农面色惨白,喃喃道。他千里迢迢跟随林尘南下,本以为能亲眼见证家乡的改变,却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
“不仅是青州,”林尘叹了口气,“郑王爷虽然已被处置,但他的党羽遍布朝野,尤其是在南方,他的残余势力仍在暗中阻挠改革,散布谣言,煽动百姓情绪,企图破坏改革大计。”
“这些该死的蛀虫!”钱富商气愤地拍案而起,他虽然不懂政治,但也明白改革对大梁的重要性,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阻碍大梁的发展,与国为敌!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主簿忧心忡忡地问道。南方的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改革的阻力远超预期,若不能及时解决,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林尘沉默不语,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在思考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他知道,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引发他们的反弹。但这些困难并不能让他退缩,他必须坚定信念,克服万难,将改革进行到底!
“传令下去,”林尘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明日一早,召集南方各州府官员,本官要亲自主持召开改革动员大会!”
李主簿领命,正要转身去安排,却突然想起什么,神色凝重地欲言又止……
李主簿领命,正要转身去安排,却突然想起什么,神色凝重地顿住脚步。“大人,”他迟疑着开口,“下官担心……这次大会,恐怕有些人不会那么积极配合。”
林尘剑眉微挑:“怎么说?”
“下官在协调各方资源时发现,”李主簿压低了声音,“南方一些州府的官员,对改革的态度十分消极,甚至……阳奉阴违。他们表面上答应配合,实际上却在暗中阻挠政策的执行,导致改革政策在一些地方大打折扣。”
林尘听罢,面色逐渐沉了下来。他知道,改革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必然会遭到抵制,但他没想到,这些地方官员竟然如此大胆,公然与朝廷对着干!
“大人,这些人仗着自己根基深厚,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钱富商义愤填膺地说道,“若不严惩,如何服众?!”
林尘没有说话,只是走到窗边,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他知道,惩治几个贪官污吏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彻底根除这些顽疾,让改革真正惠及百姓。
“传令下去,”林尘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明日一早,本官要亲自前往青州!”
青州地处偏远,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改革阻力最大的地方之一。林尘决定从这里开始,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路上,林尘轻车简从,微服私访,与当地官员和民众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他发现,百姓并非不愿意改革,而是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他们害怕改革又是一次次的折腾,最终只会让他们更加贫困。
“大人,我们也想过上好日子啊,”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拉着林尘的手,老泪纵横,“可是我们被那些贪官污吏欺压了太久,已经不敢相信朝廷了……”
林尘拍着老农的手,郑重承诺:“老人家,你放心,这次改革,我一定会让你们看到希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尘走访了青州的各个县城和乡村,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疾苦。他还召集当地官员开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一些不作为的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林尘对青州的情况了如指掌,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包括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等。他还派人将朝廷的改革政策张贴到各个村镇,向百姓宣传改革的意义和好处,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
在林尘的努力下,青州的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百姓看到了希望,开始积极配合改革。林尘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回到京城后,林尘立即着手准备全国性的改革会议。他知道,这场会议将是改革的关键,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说服所有官员支持改革……
金銮殿上,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目光都集中在站在大殿中央的林尘身上。
林尘环视四周,沉声道:“诸位大人,今日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商讨改革大计。相信各位都已经了解到,如今国库空虚,百姓困苦,各地灾情不断,我朝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若不改革,我朝危矣!”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青州之行,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势在必行!百姓并非不愿改变,而是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我们要做的,便是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朝廷的决心!”
“可是大人,”一位身着华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站出来,正是位高权重的郑王爷,“改革并非儿戏,稍有不慎,便会动摇国本啊!”
“郑王爷所言极是,”林尘不慌不忙地答道,“但若不改革,我朝便只能坐以待毙!难道王爷希望看到我朝国破家亡的那一天吗?”
郑王爷被林尘的话语一噎,面色涨红,却说不出话来。
林尘接着说道:“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我们要相信,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问道:“诸位大人,可愿与本官一起,共克时艰,为百姓谋福祉,为我朝开太平?!”
“臣等愿誓死追随大人,共襄盛举!”钱富商带头跪下,高声应道。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官员跪了下来,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好!”林尘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先挑选几个地方作为试点,率先推行改革措施!”
他的目光落在李主簿身上,沉声道:“李主簿,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务必挑选出最合适的试点地区,不得有误!”
“臣领旨!”李主簿躬身领命。
林尘望着殿外的天空,目光深邃而坚定。他知道,这场改革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险阻,他都不会退缩,因为他肩负着百姓的希望,肩负着大梁的未来…...
“传令下去,”林尘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改革试点,刻不容缓,明日便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