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人说的都是大实话,苏州确实是个人间少有的富裕繁华地。可这繁华与富裕只属于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对于二狗来说,苏州不仅不是天堂,而是人间地狱。
他常想如果有下辈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错胎了。一定要找一个好地方。二狗是希望有来生转世,尤其是被关在看守所里预想着自己命将不久的时候。投胎转世已经是他生命的灯塔,照亮了他未来的路。二狗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处以死刑的人,在押赴刑场的时候能够无所畏惧,还有心情一路高歌,不就是因为相信“十八年以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吗?
二狗喜欢看一些杂书,尤其是佛家的书籍。
第一次喜欢佛家的书是他读了一篇小短文。这是一本解释佛教词语的小册子。
第一篇的标题是:佛教的“佛”是什么意思?
文章说:“佛”是梵语的音译:“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汉语的意思是:“觉”或“觉悟”。“觉悟”一词,汉语中原本是没有的,是个外来词。
“觉”有三种: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通俗地说,就是三个等级,三个级别。
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属于最初的级别,属于“自觉”这个序列,都是一群没有觉悟的人。身上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是需要修行的。
“觉他”是第二个级别。这个队伍里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等等。他们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只是脱离了普罗大众,有了“觉悟”。他们的任务就是“觉他”,就是普度众生,帮助别人觉悟。
二狗觉得说这些“菩萨”还不是最高级别是有根据的。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供奉地藏菩萨的大殿有一副对联。上联: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下联: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可见地藏菩萨还不是“佛”呐,他要等到人间人人向善,恶行灭迹,地狱没有“罪犯”了,他就可以升职了,进入“佛”的序列。
第三个等级就是“佛”。所谓的“佛”就是觉行圆满的人,就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佛”有很多个,就像海里的沙子。最着名的有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如来、燃灯如来等。
按佛教的说法,宇宙间有三界:天堂、人间和地狱。一切生灵都要在这三界之中轮回。上天堂,下地狱或来人间,全凭现世的修行。佛和菩萨都不需要修行了。尤其是佛,他们已经跳出三界,住在西方极乐世界。
无论善恶,无论贵贱,无论人畜,只要潜心修行,一心向善,都能成就善业。
二狗记得有句老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鲁智深是个何等人物?一个杀人犯,一个草寇而已!最终不也修成正果!
第二篇是:“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这也是一句梵语。所谓的“梵语”就是古印度语。“南无”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恭敬、礼拜、皈依。代表了最高的虔诚,表示对诸佛菩萨发自内心的膜拜。
“阿弥陀佛”是佛教中的一尊大佛。有很多名字,如: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观经四帖疏》中说:“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总之,整个一句话的意思是:我对阿弥陀佛顶礼膜拜!我把我托付给阿弥陀佛!
二狗最感兴趣的是佛教关于因果报应三界轮回投胎转世的说法。
二狗相信这个说法,他附近的村上就出过这种事。
中义村附近有个村子叫田家圩。有个小孩特别聪明,刚刚会说话,就能够识字看书,古往今来人和事常常脱口而出。
家人和乡亲们都很惊奇。认为他是一个神童。
有人问那个小孩:“你小小年纪,话都说不连牵,怎么会天生会识字,而且还知道那么多事?”
小孩开始不肯说,后来悄悄地告诉父母。他在阴间没有喝迷魂汤,前世的记忆都还在。
父母一听,惊诧不已。
随即问他:“你前世在哪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孩就一五一十地告诉父母。说他前世生活在一个南方的城市,也是个男孩子。父母叫什么名字,他自己叫什么名字。二十岁的时候,出了一场车祸,在医院抢救了几天,最后还是死了。
父母听了他的话虽然有些将信将疑,可还是根据小孩子提供的地址跑去打听了一番。
小孩说的还真不假,那户人家的情况和小孩说的一模一样。尤其是车祸的情形,即使是那个办案的警察也都不会知道得那么详细。
小孩的父母把小孩的事和那户人家说了。
那户人家的夫妇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可也是喜出望外。就跟着小孩的父母一道过去问个究竟。
那对夫妇一进门,小孩一见就扑了过去,抱着女的大腿失声痛哭,一声声的“妈妈”撕心裂肺。
那对夫妇也都蹲下身子,搂着小孩,三个人哭成一团。
哭了很久,小孩子的父母把他们拉起来。说:“坐着说。”
那位前世的妈妈一坐下,就拉着小孩的手,急切地问:“你真是小伟?”
小孩点点头,说:“我就是小伟,我以前叫苏伟。”
前世的爸爸也拉着小孩的手,说:“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小孩立即说出了他的名字。
前世的爸爸又问了很多他们家过去的事,有些事是外人根本不知道的。小孩都一一地回答了,而且分毫不差。
三个人又抱在一起,哭成一团。这次那对夫妇哭得更凶。
旁边看热闹的人也都纷纷地抹眼泪。
有人上前劝他们。说:“这是好事!这是喜事!别哭了!”
那对夫妇虽两眼婆娑,可脸上都是笑。
这个孩子就是他们家的小伟,夫妇俩深信不疑。
一时间这件奇闻立刻传遍七里八乡。茶余饭后都在说这件事。
听说那个小孩成了两个家庭共同的儿子。两家人就像亲戚一样地走动。孩子前世的家庭很富裕,时常接济另一方。
二狗有个亲戚就在田家圩,这件事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