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家的人似乎已经很坦然的接受家里的变化,他们只盼着家里更好,年底盖新房。
家里的蔬菜,鸡蛋吃不完,依旧每隔几天送一次供销社,如今老杨家算是每个月都有工资了,这笔钱加起来,数目也不少。
今年家里的西瓜结的真不少,个个都挺大,老太太每天都会摘一个放井水里冰镇着。
这天,杨玲儿,跟老太太坐院子里枣树下吃着西瓜,唠着嗑。
“阿奶,家里的西瓜结的这么多,让大伯摘几个送去二伯家吧,给几个哥哥尝尝,”杨玲儿开口说道。
今年家里种了十颗苗,每颗苗都结不少,给老二送点去也好,再者,给供销社一点,估计一个西瓜就能卖不少钱。
晚上,老杨家的人吃过晚饭,天热,一家子都在院子里,吃西瓜,纳凉。
“老大,明早你摘两个西瓜,送去镇上,老二家也尝尝,这大热天的,吃点西瓜能解解暑”老太太对着杨卫东吩咐道。
“顺道去一趟供销社,问问领导,我打算卖掉几个,咱家今年西瓜结不少呢。”
“好~”杨卫东点了点头说道。
第二天,天蒙蒙亮,杨卫东就起床去自留地摘瓜了,今年的西瓜结的真好,地里一片翠绿,那一个个圆滚滚、绿油油的大西瓜躺在那儿遮都遮不住。
每个都有二三十斤了,摘了两个装进背篓,踏上了去镇上的路了。
杨卫东到镇上的时候,太阳才刚刚升起,杨卫东先来到了二弟家,天热,杨卫南夫妇又回到了宿舍住,孩子还是跟着姥爷姥姥住,敲开门后,“大哥,你怎么来了,这么早,”说着赶忙将他迎进屋里。
“大哥,还带着这么大的西瓜,”老二媳妇儿谢萍也起床了,惊喜地说道。
杨卫东笑着说:“家里西瓜今年大丰收,结的多,娘让我给你们送来尝尝鲜,待会儿你拿一个送去老丈人那儿,让孩子们尝尝,”杨卫东说道。
“弟妹,我还要去一趟供销社,问问你们领导,西瓜要不要?娘想卖掉几个,”杨卫东对着谢萍说道。
“我跟你一起吧,大哥,我把西瓜开了,拿一半给严主任尝尝,咱先吃点早饭,我去弄,”谢萍进了厨房热了馒头,煮了稀饭。
三个人简单的吃了早饭,杨卫南趁着时间还早,拿了西瓜上老丈人家了。
杨卫东拎着半个西瓜,跟着谢萍一起上供销社。
供销社严主任刚来,谢萍拎着半个西瓜,后脚进门。
一股清新怡人的香气便迫不及待地钻进鼻腔,这是西瓜独有的清香。
“什么味道,这么香?”严主任来到柜台前问道。
刚出来就见到了杨卫东:“杨兄弟,今天又来送蔬菜吗?”
“领导,这是我家自己种的西瓜,想着卖掉几个,”杨卫东把半个西瓜拎给了严主任。
光闻味道,严主任就被俘虏了。
切了一块,一口咬下去,真甜啊~~~
老杨家的西瓜,主任让杨卫东明天就送,跟鸡蛋一样的价。
杨卫东告别二弟妹后,赶紧回头朝着桃花村走去。
他没想到,这西瓜居然跟鸡蛋一样的价,可真金贵。
赶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家,第一个就跟老太太说了这个好消息,说完就上工去了。
老太太跟杨玲儿在院子里盘算着该卖几个西瓜,老太太的好姐妹,沈婆子敲门了。
“老姐妹,在家吗?”
老太太赶紧起身,开了院门。
“来来来,赶紧吃西瓜,我家的西瓜可以了,”老太太递给她一块。
沈婆子一闻这西瓜味儿,就口齿生津,天热,也不跟老姐妹客气。
“哎呦,你家的西瓜怎么这么甜,吃着还解暑,明年你得给我几粒西瓜籽,我也育上几颗瓜苗,也种西瓜。”
“好,没问题,赶紧再吃一块,瞧着这天热啊,”老太太一口答应,又递上了西瓜。
“老姐妹, 我今天找你是有事儿啊,我从你家拿去的鸡苗,不知道是不是天太热了,最近几天都不怎么吃了,那些猪崽子也是,蔫蔫的,瞧着像生病一样,给我愁的~”沈婆子叹了口气说道。
“你有啥法子没?你家的猪崽子跟鸡崽子还好吗?”
养了几个月了,长大不少,可不能让它饿瘦了。
“天太热了吧,人都受不了,猪也会怕人,你打点井水,给猪圈冲冲,也能降降温,还有这西瓜皮,猪崽子跟鸡崽子都喜欢吃,要不,待会儿这点你拿回去试试。”
“行吧,我试试”沈婆子点了点头说道。
说罢,她也不再坐坐了,把西瓜皮一收,回家。
杨玲儿想着帮帮沈奶奶家,她盯着她回了家,将西瓜皮扔进了猪圈跟鸡棚,那些猪跟鸡一闻到西瓜皮的味道,争着抢来吃。
沈婆子看了,满意了,可能猪真的是热了,这西瓜皮啃得香。
她又拎着水给猪崽子喂了,杨玲儿趁机给水槽里滴了两滴灵泉。
今年的秋收又要开始了,那是村民们最痛苦的日子,起早贪黑拼命的干。
天刚亮,老杨家参加抢收的人都起床了,老太太跟张氏已经做好早饭。
抢收的日子,老太太特地多做点早饭,白面馒头,葱花饼,白粥搭配着咸菜。
桃花村的村民都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饭后,便各自扛起农具,陆陆续续地下地了。
他们一个个弓着腰,顶着炽热的太阳,炙烤着每一寸肌肤。
他们紧握着锋利的镰刀,一下又一下收割着成熟的稻子。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伴随着“唰唰”的声响,一茬又一茬的稻穗被整齐地割倒在地。
杨玲儿还是用神识帮着老太太跟杨老头收割稻子,每天,老杨家的任务田都是最快一个完成。
大队长每天都要对老杨家进行一番夸奖。
孙婆子见到杨老太又是第一个完成的,她扶着腰,嘴里骂骂咧咧的:“这死婆子,鬼上身了吧,割这么快,哼~~有什么好得意的,早晚要倒霉。”
杨玲儿听到了,嘿嘿~~又要使坏了。
这天回去,孙婆子就开始不对劲了,不是走路摔了,就是喝水呛了,坐个凳子,凳子腿断了,还摔伤了腰了。腰有多倒霉就有多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