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雷晓晓才幽幽转醒,醒过来一看自己被吴战抱在怀中。
雷晓晓的脸一下子红透了,她轻轻挣脱开吴战的怀抱,准备起床洗漱,吴战也随之醒来,看到雷晓晓害羞的模样,不禁笑出了声:“娘子,可还满意。”
雷晓晓娇嗔道:“都怪你,你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都错过请安的时辰了。”
吴战笑得讨好道:“娘子莫怪,母亲是个仁慈的,母亲定不会怪罪的。”
雷晓晓轻轻捶了捶吴战道:“那也不能坏了规矩,赶紧起来洗漱。”
吴战只得连连应是,然后两人就起床洗漱,洗漱过后。
洗漱后,雷晓晓跟着吴战朝着柳氏所住院子走去,一路走去,她心里有些紧张,毕竟这是很重要的礼数。
雷晓晓心里暗自思忖,自己本就已经起晚了,虽说吴战曾言婆母心地善良,可她心中仍有些惴惴不安。
吴战家的府邸犹如一座巍峨的宫殿,四进大宅院气势恢宏,再加上左右两个跨院,整个吴家的规模比雷家在桂花村的宅子可要大上许多。
吴战和雷晓晓的新房位于正院的三进院内,因吴战是喜静的性子,因此位置稍偏些,两人所住的院子有个动听的名字——揽月院。
而柳氏居住的院子,同样处于三进院内,名为熙和院,是三进院内最为华美也是正中的院落。
从揽月院走到熙和院,需要穿过一个清幽的小院子和一个如诗如画的小型花园。雷晓晓初次踏上吴家的院子,如同踏入了一个现代的古园林。
而吴战则宛如一个细心的向导,温柔地介绍着这一切。雷晓晓倾听着吴战那如春风般和煦的话语,紧张的情绪渐渐得到了舒缓。
待穿过小花园,柳氏所住的熙和院便映入眼帘,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柳氏身边伺候的大丫鬟春桃和夏荷,犹如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地迎上前来,向两人行礼道:“给少爷少奶奶请安。”
吴战直截了当地问道:“母亲在做什么?”
春桃脸上绽放着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答道:“夫人正在屋内挥毫泼墨,作画呢。”
吴战见此情形,便知晓母亲此刻心情愉悦,身体康健,适宜会客。于是,他立刻带着雷晓晓朝里走去。
雷晓晓走的时候给绿春使了一个眼色,绿春立即会意,等吴战和雷晓晓往前走几步后,立即往春桃和绿荷身边凑去,拿出雷晓晓事先准备好的赏银荷包递给两人:“两位姐姐好,我是少夫人的陪嫁丫鬟,名绿春,这是少夫人给两位姐姐的红封,两位姐姐也沾沾喜气。”
春桃和绿荷喜滋滋地收下了荷包,两人赶忙施礼,稳重地道:“谢谢少夫人。”
紧接着,绿春就如一个上进的学童,开始向两人请教府中规矩。春桃和绿荷两人何其聪慧,一眼便看穿了绿春的心思,知道她是在故意示好。
两人见她所问之事并无机密可言,再加上雷晓晓可是府中的女主人,自然也乐意与绿春交好,然后就开始和两人轻声细语地讨论起来。
这边在院子正厅门外恭立着的两个小丫鬟,见到吴战和雷晓晓二人翩然而至,如同两只轻盈的蝴蝶,立即行礼问安,然后一名小丫鬟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鹿,朝着屋内飞奔而去,显然是去向柳氏禀报去了。
果不其然,待吴战和雷晓晓走进正厅,柳氏正被两名大丫鬟搀扶着款款走出来,身后紧跟着那名前去禀报的小丫鬟。
待柳氏在上首坐稳后,站在屋里的一位嬷嬷宛如一位庄严的使者,高声喊道:“上茶。”
早已在耳房恭候多时的两位丫鬟,如同两位训练有素的舞者,端着茶盏轻盈地鱼贯而入。两人手中各托着一个托盘,盘中稳稳地端着一杯香茗,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两人走到吴战和雷晓晓两人的身边。
先是吴战给柳氏敬茶,他恭恭敬敬地说道:“请母亲喝茶,祝母亲身体健康,如松柏般常青。”
柳氏喜笑颜开,连声道:“好!好!好!你如今已成家,行事之前定要多思量家中人,切不可再如往昔那般拼命。”
吴战赶忙应道:“是,儿子谨记在心。”
随后便轮到雷晓晓,她迅速端起茶盏,如同捧着一颗珍贵的宝石,恭恭敬敬地跪在柳氏面前:“儿媳请母亲喝茶,祝母亲福寿绵长,如春日暖阳般每日欢喜。”
柳氏满面笑容地接过茶杯,轻启朱唇,轻轻抿了一口,随后如变戏法般拿出一个精致的荷包,递给雷晓晓,柔声说道:“日后便是一家人了,要和和睦睦,相敬如宾。”
雷晓晓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她满心欢喜地应下。
这时,一旁的吴战走上前来,嘴角挂着一丝戏谑的笑容,打趣道:“瞧把你紧张得,如临大敌一般。”
众人闻言,皆忍俊不禁,厅堂里顿时充满了温馨愉悦的氛围。
柳氏见两人正午时分才姗姗来迟,心中便已了然,定是自家那不知节制的儿子所致,于是赶忙唤人速速将午饭呈上。
雷晓晓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那声音犹如黄莺出谷,清脆响亮,瞬间打破了这温馨的氛围,雷晓晓尴尬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吴战见此情形,赶忙解释道:“母亲,我们尚未用过早食,故而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柳氏闻言,旋即对着雷晓晓,喜笑颜开地说道:“饭菜须臾便端进来了,晓晓待会可要好好瞧瞧合不合你的口味。”
雷晓晓立马展露笑颜,那笑容恰似春日暖阳,暖人心扉:“谢谢娘。”
不多时,丫鬟们便将饭菜备好,柳氏笑意盈盈地说道:“晓晓快过来坐,一同用……”
雷晓晓赶忙喜笑颜开地坐到柳氏身旁:“娘!我来了。”
言罢,雷晓晓如一只乖巧的猫儿,轻轻地坐到柳氏的右边,而吴战则像一座沉稳的山岳,静静地坐在雷晓晓的另一边。
雷晓晓宛如一个大家闺秀,见柳氏动筷后,才亦步亦趋地跟着动筷吃了起来。
吴家乃是武将之家,自然不会像那些文绉绉的文人墨客一般,特别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这套规矩。
因此,饭桌上时不时地传来交谈的声音,犹如一首和谐的交响乐,为这顿饭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愉悦。
用过午饭,两人又贴心的陪着柳氏说了一会话,见柳氏面露疲态,两人这才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