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长安几乎被门神和春贴的热潮折腾得沸沸扬扬,连李渊也未能免俗。他先是忍不住买了一张普通的门神,最后竟又花了四贯钱买了彩色的门神,颇感“肉疼”。
今日是立春,李渊想应个景,打算让李梦瑶给自己写副春贴。然而,想到亲自去讨要有些失了身份,他便差人去找太子妃。结果内侍回报说,太子妃去了平阳公主府。李渊又派人去找李元吉,结果同样的回复。
这下李渊觉得事情不对劲,索性让人去探查秦王府和桂阳公主府的情况,结果得知,两府的人也都聚在平阳公主府里了。李渊心生好奇,决定亲自走一趟。
刚到半路,他就遇上了满脸忙碌的李元吉。
“元吉,你干什么呢?”李渊开口问道。
李元吉一看到李渊,赶紧行礼:“见过父皇!儿臣这是去催货呢。”
“你府上人说你在平阳那儿,你怎么跑这儿来了?”李渊有些疑惑。
“回父皇,这几日我们都住在平阳那边。”李元吉回答。
李渊眉头一皱:“你们住那儿干什么?”
“做生意啊。”李元吉扬了扬手中的一摞门神,语气轻快。
“做生意?还是你们几家一起?”李渊瞪大了眼睛。
“是啊,皇姐说大家没事干,折腾点事儿有趣些。”李元吉一脸认真。
李渊不禁一笑:“折腾点事儿?这叫折腾一下吗?桂阳现在还在平阳那边吗?”
李元吉点了点头:“嗯”
李渊摆了摆手:“你去忙吧。”
李元吉刚要离开,却又折返回来:“父皇,您是去找皇姐要春贴的吧?”
“是啊,怎么了?”
“这张您看看”李元吉从衣袖里掏出一张纸
李渊摊开一看很满意“是桂阳出的?”
李元吉点了点头“父皇我劝您今天就别去了,皇姐很忙,儿臣怕她怠慢了您”
李渊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行了,朕知道了,你去忙吧”
李元吉一走,李渊就亲自动身前往平阳公主府。
“元吉都这么说了,朕不亲自看看,心里也不踏实。”
皇帝驾到,平阳公主府上下自然立刻迎接。李渊刚入府,便扫视一圈,皱眉问道:“不是说桂阳也在这里吗?人呢?”
众人面面相觑,有些尴尬。平阳公主连忙上前搀扶李渊,笑着说道:“父皇,桂阳和驸马正在后院呢,您这边请。”
李渊虽觉得众人神情奇怪,但并未深究,跟随平阳公主一路走向后院。
还未到门口,就隐隐听到争吵声传来。李渊停住脚步,眉头一皱:“这是……驸马在和人吵架?”
平阳公主一脸无奈地点头:“是驸马和桂阳在争论。”
“什么?” 李渊大为惊讶。他实在无法将柴邵和李梦瑶联系到一起,更别说吵架了。
李渊快走两步,刚要推开门,却被平阳公主拉住:“父皇,别打扰他们,还是先看看再说。”
平阳公主轻轻推开门,众人悄悄走进屋内。屋中争吵声刚停,两人已沉默下来,紧盯着沙盘。柴邵手里拿着一面红色小旗,在沙盘上来回比划,似乎犹豫不决。
李渊的目光被沙盘吸引住了。这是一幅极其精细的突厥边境地图,沙盘上插着大大小小的旗帜,每个地方标注得清清楚楚。墙上还用炭笔写下了几场战役的模拟记录。
李渊深吸一口气,仿佛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当年的战场。身为太原守备的他,对突厥局势再熟悉不过,一眼便看出这是对突厥作战的推演。
终于,柴邵的红色旗子插到了恶阳岭。李梦瑶围着沙盘转了几圈,手中的黑色旗子却迟迟落不下去。
“无耻啊!”李梦瑶忍不住脱口而出。
柴邵冷笑一声:“没有你卑鄙!陈兵定襄,竟然想拿全城百姓的命拖住我!”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把马邑的粮草都带走,饿死百姓也不眨眼!”李梦瑶毫不客气地回击。
两人火药味渐浓,眼看就要升级成一场新的争吵,平阳公主正想上前劝阻,却听李渊轻咳一声。
两人抬头看到李渊,立刻住了口,但神情里仍透着不服气。
然而,李渊并未责备,而是挥了挥手:“继续。”
李梦瑶和柴邵愣了一下,随后各自重新盯向沙盘,沉浸在对战局的思考中。而李渊则坐在一旁,目光在沙盘上游走。
不知道过了多久,平阳公主轻轻走到李渊身边,低声说道:“父皇,咱们先去吃饭吧。”
李渊点点头,看了一眼依然全神贯注盯着沙盘的李梦瑶和柴邵,抬声说道:“桂阳,柴驸马,吃了饭再继续吧!”
然而,二人没有丝毫反应,目光依旧死死盯着沙盘,似乎连声音都未曾听见。
李渊微微皱眉,刚想再叫一声,却被平阳公主拦住了。她轻轻摇摇头,示意别打扰他们。
李渊沉吟片刻,最终叹了口气,点点头,转身退出了房间。
一出房间,李渊忍不住问道:“他们不吃饭?”
平阳公主无奈地摊了摊手,一脸纠结地说道:“他们自己带了口粮。”
“口粮?”李渊眉头一挑,显然没料到会在这个情景下听到这种词。
“父皇,他们俩是魔怔了,谁也拉不回来。咱们别管了,元吉从醉仙楼带回了好些饭菜,咱们先吃饭吧。”
李渊觉得有些饿了,点点头,也懒得再管二人,随平阳公主去了饭厅。
此时,李元吉正指挥着下人摆放饭菜,看到李渊进来,赶紧上前见礼,并安排座位。
“父皇,这边请。这次是醉仙楼特意准备的,保证让您满意。”李元吉笑着说道。
李渊落座,看着满桌丰盛的菜肴,轻松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