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主府,李梦瑶直接钻进库房,翻找了好久,终于在库房的角落里发现了之前储存二氧化硫气体用的钢瓶。
“把这个抬出去。”她指了指钢瓶,对身边的人说道。
随后,李梦瑶径直走向车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如今的车床早已不是之前的脚踏式,而是用蒸汽机驱动,成为了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效车床。在李梦瑶这个八级钳工的巧手下,复杂的机械零件在她手中如同艺术品般逐渐成型。
她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个曲轴、活塞和单向阀,围着钢瓶转悠了好久,最终开始动手组装。经过精密的组装调试,一个简易的气泵终于完成,稳稳地摆在了李梦瑶的面前。
当蒸汽机带动气泵飞轮启动的一刻,强劲的气流从喷口喷涌而出。李梦瑶满意地点了点头,赶紧赶往秦王府,迫不及待地下了一批加急订单,要求他们尽快铸造更多的钢瓶。
回到公主府后,李梦瑶又忙碌起来。她制作了一个复杂的涡流管三通。经过四五天的反复调试,三个气泵同时启动,高速气流通过涡流管分别进入了两个一丈见方的木箱。
“殿下,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啊?”府里的侍从们这几天被这个神秘装置折腾得团团转,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李梦瑶打开两个木箱的门,笑着说:“清儿,你进去试试。月儿,你进另一个。”
两人被分别送进了木箱中。
不到半个时辰,月儿首先冲了出来,满头大汗地喊道:“热死了!殿下,这简直是个大火炉!”
她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跑到李梦瑶身边,气喘吁吁地抱怨。
李梦瑶笑着问:“怎么样?是不是很热?”
“太热了!”月儿使劲点头。
过了一会儿,清儿也从另一个木箱子里走了出来,一脸惊讶:“刚进去的时候凉快得很,现在反而有点冷了。”
“这就对了。”李梦瑶点点头,满意地说道。
“殿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清儿满脸好奇。
李梦瑶指着涡流管三通,露出得意的笑容:“这东西叫涡流管。高速气流通过后,会在一侧生成冷气,另一侧生成热气。”
听到李梦瑶的解释,府内众人全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们都跟着李梦瑶工作了一段时间,非常清楚后院所有的机械设备都是用蒸汽机驱动,而蒸汽机的锅炉是烧煤的。换句话说,李梦瑶这是用火制造冷气!
这一奇妙的设计让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李梦瑶设计冷库的初衷,就是想在这炎炎夏日里能吃上一口清凉的刨冰。于是,她立即行动起来,让人抬来几桶水放进冷库,同时找来茅草,将冷库的外墙包裹住,以增强保温效果。
接着,李梦瑶开始着手制作一台刨冰机,忙碌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她兴致勃勃地打开冷库门,准备查看水是否已经结冰。府里的人对冷库的效果也充满好奇,纷纷跟上来看热闹。
冷库内的水并没有完全结冰,众人不免有些失望。李梦瑶却不慌不忙,走上前,对着其中一桶水用力踢了一脚。随着这一脚下去,桶内的水顿时冒出了无数气泡,并迅速形成了冰核,整桶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冻成了冰。这一幕让围观的人瞠目结舌。
“别愣着了,学我的样子,踢一脚试试!”李梦瑶笑着指挥众人。
大家纷纷模仿着她的动作,一桶接一桶,瞬间十几桶水全都结出了冰沙。
“好了,明天一早,咱们公主府就能用上冰了!”李梦瑶满意地宣布,然后让众人离开,亲自将冷库的门关紧。
第二天一早,李梦瑶便用自制的刨冰机,把冷库里的冰块碾碎,并亲手为府上的每一个人制作了刨冰。透心凉的刨冰让大家在炎热的夏日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凉爽体验。
清儿吃了一口刨冰,兴奋地提议:“殿下,这东西是不是该拿到‘甜福记’去卖?肯定能赚钱!”
甜福记是李梦瑶与后宫妃嫔合资经营的一家点心铺,以其独特的蛋糕和甜点闻名长安,每月都能为公主府带来可观的收入。
“这个主意不错,”李梦瑶点点头,但旋即又皱起了眉头,“不过冰的产量有限,可能供不上啊。”
“殿下,有多少卖多少嘛,卖完了就等下一批,有什么好担心的!”清儿毫不在意地说道。
李梦瑶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当即吩咐人把冷库中的冰碾碎成刨冰,一半送往皇宫,一半送到甜福记。此外,她还突发奇想,带着府中上下制作了一批糖水冰棍。
没想到,这冰棍在短短两三天时间内就风靡了整个长安。虽然冰棍只是简单的糖水冰块,每根售价两文钱,价格并不算便宜,但在炎热的夏日里,能咬上一口冰凉的甜点,这种享受是普通百姓以前从未体验过的。稍微咬咬牙,许多人还是愿意试上一回。
很快,冰棍便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商品,甚至进入了许多普通百姓的家中。
虽然冰棍的生意不错,但持续的高温让李梦瑶心里隐隐感到不安。已经半个月没下雨了,再这样下去,旱灾的影响恐怕会愈发严重。
为了应对这场灾害,李梦瑶几乎翻遍了钦天监的典籍,也从各种迹象中得出了结论:今年必然是大旱之年。
作为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始终相信“人定胜天”。正因如此,她才促成了工部大规模的打井行动。但如今看来,这些努力远远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
她放下手里的活儿,匆匆赶往东宫。
“大哥,大旱之势不可挡,朝廷有什么对策吗?”李梦瑶一进门就开门见山。
“你不是让工部的人都出去打井了吗?”李建成一边说,一边给李梦瑶倒了一杯茶。
“大哥,你心里清楚,这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李梦瑶的眉头紧锁,显然心事重重。
李建成叹了一口气:“朝廷能做的,也不过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如今朝中已经有不少大臣上奏,要求父皇下罪己诏,以平息天怒。”
“胡说八道!”李梦瑶闻言,猛地站起身来,语气激烈,“要是罪己诏真有用,这世上哪还有什么灾荒?”
李建成苦笑:“你我都明白这个道理,父皇也明白,甚至百官也明白。但天下人需要一个交代,总得有人去背负这个责任。”
李梦瑶听后,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地看向李建成:“大哥,敢不敢扛下这个责任,随我去‘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