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德国央行总裁的会面及投资博弈
“我是德意志银行的科赫总裁。”
作为德国财政部的核心人物,德意志银行相当于德国的中央银行,他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运气真好。”
今天,杜鲁门特意为了与参加维多利亚女王葬礼的各界巨头洽谈业务,走出了财政部大楼。
财政部提出给杜鲁门派护卫,但他拒绝了,杜鲁门可不想让自己的生意被人盯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运气不错。
当然,不是杜鲁门的运气……
“是德意志银行那帮家伙运气好。”
要不是今天,杜鲁门肯定会直接拒绝德国方面的人,甚至都不会正眼看他们。
避开英国政府耳目前来接触的德意志银行总裁,带着几分期待的神情看着杜鲁门。
他这也算是经过一番策略考虑的举动。
“这家伙,眼神发亮啊。”
“杜鲁门。”
“久仰大名。即便我被困在德意志银行事务中,财政部和金融圈流传的传闻也都能听到。”
“是吗?”
“随便听到一些,就觉得你很了不起。你所拥有的信托数量,还有那整合纽约金融界的《信用法》,实在令人赞叹。”
嗯,看来有情况。
杜鲁门很清楚德国人的自尊心和民族主义倾向。
虽然威廉皇帝在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方面相对较为开明,但那些贵族们可不都这样。
“外强中干,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皇帝。”
杜鲁门曾对这种现象嗤之以鼻。
这可不是威廉皇帝一个人的特点,几乎是整个德国的通病。
但至少,德国人对美国人可没那么友善。
“这帮家伙,性格很轴。”
这种别有用心的夸赞让人浑身不自在。
他们到底想干嘛?
杜鲁门不想再跟他们兜圈子,只想尽快进入正题。
“哈哈,德意志银行总裁对大洋彼岸的我了解得如此详细,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倍感荣幸。”
言下之意就是:我就是你们眼中没见识的美国人,干嘛跟我在这儿虚情假意?
“这都是为了两国的友好与和平……”
“当然,我也很想为两国友好出份力,但在此之前,有些事情我得先确认清楚。”
德国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杜鲁门表情变得冷峻。
“你直说吧,到底什么事?”
“……”
德意志银行总裁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不妥,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咱们就别拐弯抹角了。”
“我喜欢这种直爽的风格。”
“我来找你,是希望杜鲁门行长能为德国吸引外资投资。”
“吸引投资?”
德国?
那个总是强调日耳曼自豪感的德国?
那个为各种主义等理念争得面红耳赤的德国?
杜鲁门心中一紧,感觉事情比想象中更有料。
“中央银行行长不会无缘无故说废话。”
要是在华尔街那种权谋之术盛行的地方,得先判断这话是真是假,但德意志银行可是德国官方认可中的官方,他们不会说无意义的话。
“我知道德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一直非常保守。”
“哈哈,一直以来,德国国内投资就能维持发展,想必是上帝眷顾我们。”
“原来如此。”
换句话说,德国的投资市场陷入了严重困境,内部投资者已无法解决当前爆发的重大问题……
杜鲁门大概能猜到了。
“哈哈哈。”
“……你为什么笑?”
杜鲁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杜鲁门想起了在中国时听到的一件事。
杜鲁门突然用手捂住脸笑起来,德意志银行的科赫总裁被吓了一跳。
仿佛感觉到一股寒意,他手背上都起了鸡皮疙瘩。
杜鲁门好像知道了。
“是克虏伯吧。”
德意志银行的科赫总裁嘴巴张了又合。
冷静想想,即便只看德国新闻,也能得知克虏伯被收购的消息。
“好不容易吞下的克虏伯,开始消化不良了。”
这剧情不错。
德意志银行总裁保持沉默。
“猜对了。”
“我个人一直很好奇,你们到底打算怎么消化克虏伯这么庞大的企业,看来问题很严重啊。”
“……”
“我们目前持有的现金总计4亿美元,可立即动用的资金是1亿美元,其余的需要些时间才能到位。”
其实是40亿美元,但杜鲁门只透露10%。
“……什么?”
他一脸震惊。
德意志银行总裁颤抖着手指着杜鲁门。
“1亿美元?”
行长先生,今天你可真是受惊了。
“是的,光现金资产就这么多,要是说总资产,估计你听了会头疼。”
“的,确实如此。”
科赫总裁身体向后仰。
他的表情愈发凝重。
“我都把弱点暴露得这么明显了,要是得到的回应还是这样……”
看来杜鲁门占据上风。
绝对的优势。
杜鲁门心里轻松起来。
“想必德国政府为了克虏伯的国有化,已经把原本投向德国投资市场的资金都耗尽了,而且距离克虏伯恢复正常运营,还需要一段时间。”
德意志银行的科赫总裁心想,遇到这么坦诚的投资者,或许还能信任。
他见过不少金融家和投资者,大多只会说些不切实际的空话,虚度光阴。
而眼前这位,却能犀利地指出问题。
“这家伙,不愧是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的行长。”
这反而让他对杜鲁门产生了信任和好感。
毕竟这些能力在投资市场中是必不可少的。
“要是任由克虏伯把资金都吸干,德国那些支撑国家经济的中小企业会被挤垮,最后就只剩下克虏伯、蒂森等巨头企业了。”
就只剩巨头企业了。
德意志银行总裁的脸此刻几乎像死灰一样。
杜鲁门微微一笑。
“关于投资的提议,我会认真考虑。”
“真的……”
“但投资方式将采用债券形式,具体的选择权由我方决定。当然,详细内容属于机密。”
可转换债券(cb),一种可以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债券,是债券领域的“神器”之一。
它有多神奇呢?
企业困难时,投资者可以持有债券获取收益;企业发展良好时,又能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提升资产价值,是一种双赢的产品。
“原来如此。”
“他居然不惊讶。”
看来他们早有心理准备。
由此杜鲁门也知道,德国目前的资金状况极为困难。
而且可转换债券本身并非邪恶之物,它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一种市场行为。
给投资者提供有利条件,在紧急情况下,就能形成优势局面。
“选择权,这才是关键。”
杜鲁门暗自得意地笑了。
至于能从德国榨取多少利益,还得看一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是投资天才,也是可转换债券的大师。
当优质企业短期内陷入困境时,他就会像秃鹫一样出现,用可转换债券进行操作。
通过可转换债券,相关企业就会沦为巴菲特的“存钱罐”。
这里就是这样的地方。
“啊,对了。”
“什么事?”
“还有一件事。”
杜鲁门伸出食指。
“你知道最近因海洛因问题正在打官司的拜耳公司吗?”
“知道,当然……啊。”
“我们家族正在和他们打官司。我们希望能先对这家公司进行投资或收购。”
海洛因(heroin),是废掉杰克·特雷西的关键物品。
拜耳公司已经为此打官司打了3年,目前一审拜耳惨败。
约翰·皮尔庞特会长因为是自己儿子的事,毫不妥协,强势推进诉讼。
但拜耳公司不能就这么倒闭,它是最早将阿司匹林商业化的制药公司,考虑到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对药品的需求,它必须存活下去。
“你能接受这个条件吗?”
杜鲁门咧嘴一笑,下巴微微抬起。
正愁怎么搞定难缠的德国,没想到机会自己送上门了。
在杜鲁门的态度下,科赫总裁的脖子上渐渐泛起了红晕。
今天,似乎能好好教训一下德国了,感觉胃口都变好了。
>>> 德国银行家的反应与担忧
德国大型银行的巨头,德累斯顿银行行长亚尔马·沙赫特。
他一脸惊讶地看着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回到酒店房间的德意志银行总裁。
“科赫总裁,你这表情可不太妙啊。”
“都说华尔街的英雄,谈判起来那气势,简直像秃鹫,不,像狼一样凶狠。只要有一点缝隙,就会像獠牙一样狠狠咬进来。被咬的人哪还能有正常反应。”
“看来总裁你是被咬了。所以谈得怎么样……”
唉……
科赫总裁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辈子都没试过被人当成猎物的感觉。
在普鲁士,大家都像狼一样凶狠。
“光看最初提出的条件,大多都很苛刻。”
这是一笔关于在投资市场行使裁量权和自由权的交易。
说实话,一开始他觉得很可惜。
但在谈判过程中,对方对克虏伯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这才意识到。
“美国最年轻的美联储主席(中央银行行长),可不是吃素的。”
警钟敲响。
眼前这个年轻人,准确地抓住了德国的问题要害,对克虏伯的价值也一清二楚。
就好像是物理学家或数学家通过精确计算得出的结论一样,耍手段根本行不通。
“虽然被咬了,但确实咬得有水平。他对克虏伯的情况门儿清。”
“真的吗?”
亚尔马·沙赫特露出惊讶的表情。
实际上,杜鲁门通过产业间谍获取了克虏伯90%的专利信息,但科赫总裁和哎呀行长对此一无所知。
不管怎样,总裁很紧张。
“哎呀,我都不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感觉就像把我们的自由拱手送给了恶魔的儿子。”
“嗯,不过听说杜鲁门先生一般不会干涉公司经营权,只有在必要时才会接过指挥权。”
“我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暂时答应了。”
但这种不安感是怎么回事呢?
“你向皇帝汇报了吗?”
“一回来就汇报了。皇帝对成功吸引投资很满意,看样子他想专注解决克虏伯的问题。”
“问题才刚刚开始啊。”
“是啊,吸引投资虽然成功了,但毕竟是外资。必须尽快让克虏伯恢复正常运营。”
说实话,他很想把杜鲁门·摩根的资金投入到克虏伯的恢复运营中,但皇帝坚决拒绝了外国资本进入国有企业。
“投资方面……”
其实早有定论。
“德国的汽车产业、重工业、制造业、钢铁业、煤炭业、航运业等,有很多可以投资的领域。”
德国是中小企业坚实的国家。
各地区优势产业各不相同,但分布较为均衡。
像鲁尔和阿尔萨斯 - 洛林这样的工业地区,斯图加特和慕尼黑的汽车产业。
德国不仅在重工业方面,在化学、制药等科技领域也是先进国家。
其高度发达的技术和科学实力,连欧洲列强都难以轻易超越。
但也正因如此,德国的命脉被攥得更紧了。
“……技术产业大规模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像化学和制药领域,投入数百万美元都不算多。”
现在资金都集中在克虏伯上。
短期内,他们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其他产业。
但如果因为是短期就放弃这些产业,德国的技术实力将会倒退数年。
“不进则退。”
德国深知这一点。
但能因此放弃克虏伯吗?
以军国主义为基础的普鲁士容克贵族们能眼睁睁看着这种情况发生吗?
“绝对不可能。”
“哈哈……”
德意志银行的科赫总裁干笑了两声。他用双手粗糙地抹了抹脸。
“这简直就是个外交难题。”
杜鲁门·摩根,这个华尔街的“秃鹫”,将会把德国当成最美味的大餐。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阵扭曲。
>>> 与德国初步谈判后的喜悦与计划
“嘿嘿。”
与德国的第一轮谈判结束后,杜鲁门哼着小曲儿回到财政部。前来迎接的詹姆斯投来疑惑的目光。
“你看起来心情不错啊?”
“是吗?你猜对了,心情好得不能再好了,再好不过了。”
一直把美国视为二流强国、鼻孔朝天的德国,这次终于让杜鲁门有机会投资或收购一些有用的东西。
当然,虽然存在技术输出限制等各种约束,但德国的投资机会,这是多么诱人的肥肉啊,杜鲁门都快流口水了。
“就好像一块巨大的美食自己乖乖走到杜鲁门面前。”
狩猎的时刻到了。
杜鲁门眯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