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来越冷了,刚进12月份,一场雨夹雪过后,气温急转直下。
幸亏县里来了通知,早早的把菜园子和自留地里的菜给收了。
不然气温变化这么快,地里的菜闹不好就要烂了根。
李天明去海城送鱼的频率也从原先的两天一趟,变成了一个礼拜一趟。
照旧还是钢铁厂一车,电机厂一车。
野鸭子是没有了,草甸子越冻越瓷实,老鳖也不好抓了。
现在能往城里送的,也就只剩下了鱼,再过些日子,等苇海也冻瓷实了,这营生也得停了。
小学校经过全村人的奋战,上个礼拜正式竣工。
孩子们也搬进了新的校舍,桌椅板凳也是新打的,木料就是山上那些不成材的。
把中学搬到李家台子的事,李学国在镇上开过两次会。
终于通过了,李家台子得了方便,认下了一半的费用,剩下的其他五个村子分摊。
这次没有扯皮,开会的时候,李天明直接挑明了。
要看到其他几个村的诚意。
各村新上任的村主任自然听得出李天明的弦外之音。
想入伙就得拿出诚意来。
啥是诚意?
建新的中学就是投名状。
现在动工是来不及了,只能再委屈学生们一个冬天,等明年开春再干。
但李家台子的乡亲们还闲不下来,电风扇厂筹备了这么久,终于迎来了正式开工的日子。
地基已经挖好了,又结结实实的夯了十几遍。
建筑材料也早就备齐了,村里账上的钱如同流水一样花了出去。
“点炮!”
噼里啪啦……
鞭炮燃烬,只留下一地纸屑,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儿。
“开工!”
本来今天市革委的***王作先也要来的,但因为别的事耽搁了,便委派了市轻工业局的领导。
这位马局长是王作先的人,对领导支持的项目,自然格外在意。
如今放在村支部的那些设备,还有未来电风扇厂的原材料供应渠道,都是这位马局长帮忙搭的线。
随着马局长的一声“开工”,村里的精壮爷们儿们纷纷上阵。
工厂建成,人人受益,这个时候,没谁会吝惜力气。
第一层地基很快完成铺垫和浇筑,李天明身处其中,虽然累,但心里别提多畅快了。
“天明同志,了不起啊!从无到有,靠双手来创造,还是伟大领袖说得对,只有人民才能创造一切。”
马局长看着也不免激动。
“还得多亏了您,要不然,那些设备,还有原材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要是能通过正规渠道,李天明也不想去“腐蚀”国企的领导干部。
最近几次去炼钢厂送鱼,孙福满始终没露面,明摆着是对李天明没能将那条财路铺好心怀不满。
可是又不能得罪李天明,之前说好的,安排村里人去钢厂学习钳工、电工、焊工的事,还是帮着落实了。
不光是因为李家台子养殖场的生猪、活鸡,更是因为,李天明是在市革委***面前挂了号的。
“王主任说了,你们只管往前闯,我们这些做干部的就是人民的勤务兵,为你们保驾护航。”
漂亮话又不要钱,更何况人家还真的出了力。
待了一会儿,马局长便回市里了。
工地上依旧干得热火朝天。
李天明突然感觉脸上一凉,抬头便看见雪花正飘飘扬扬洒落。
“乡亲们,加把劲儿,早一天建成,早一天投产。”
众人纷纷应着,下雪算个啥,就算是下刀子,也浇不灭大家伙心头奔好日子的愿望。
“天明,你看这厂房……年前能建成吗?”
李学庆这个村主任也跟着大家伙一起干着。
“没问题。”
干活的主力都是当初和李天明进城揽工的那批人,每人带着几个生手一起干,分工明确,效率自然低不了。
“天明,你还是歇歇吧,你负责指挥就行。”
“叔,没事,这点儿活,就当活动筋骨了。”
重生之后,李天明没能得到小说里写的那个系统、空间啥的,就是这力气感觉比上辈子还要大不少。
干起活来,两三个壮劳力都比不上他。
“要不然……送鱼的营生就先停了吧!”
“这可不行,答应了人家的,咱得做到,再说了,乡亲们还指望着年底分上一笔,再过个肥年呢。”
之前卖鱼攒下的钱,全都投到了电风扇厂,各家各户还从积蓄里拿出来不少。
要是不分上一笔,这个年都要过得紧紧巴巴。
“就是辛苦你了。”
李天明笑道:“没啥,我这体格再累也扛得住。”
闻言,李学庆也没啥好说了。
“加把劲儿,看看天明,都是带把儿的爷们儿,让人比下去,都好意思吗?”
呃……
主任大人,要不要听听你说的是个啥?
凡夫俗子能跟成了精的牲口比?
太难为人了吧!
“收工喽,收工喽!”
天已经黑了,李学庆招呼着大家收工回家。
工地这边会留下值夜的,防止有人过来偷建材,搞破坏。
开工之前就在工地旁盖了两间房,专门给值夜的社员晚上休息的。
“天明,这电风扇厂要是建成了,往后能歇歇了吧?”
李天明忒能折腾,李学庆虽然愿意支持,可有的时候,细想起来也觉得后怕。
这么干,真的不犯错误?
“叔,这才哪到哪啊!您看这么一大片地。”
李天明抬手划拉了一圈,从村口这条大道,往村里延伸,少说也有七八顷。
“还有路那边,一直到苇海,这可全都是咱村的,以后咱们要通通利用起来。”
李天明说得明白,电风扇厂只是开始,远不是终点。
啥?
就算是知道李天明心大,可这心也忒大了吧!
这么多地,全都要利用起来,那得建多少工厂才能填的满。
真要是像李天明说的那样……
那景象,李学庆连想都不敢想。
上辈子,李天明发家之后,就一直想要回村建厂,帮着乡亲们致富。
可是因为种种缘故,一直没能实现,只能通过修桥补路,盖学校,盖老年活动中心,来弥补心里的遗憾。
如今重来一次,上辈子没能实现的愿望,必须完成。
“你觉得咱们村,还能干啥?”
“能干的可太多了,苇海里的鱼,养殖场的猪、鸡,还有将来果木园的桃子、梨,这些都能大做文章。”
好些准备回家的乡亲们,也纷纷停下了脚步,听着李天明畅想未来。
虽然听不懂鱼和猪还能做啥文章,但李天明既然说了,他们就愿意信。
这可是他们李家台子的能人。
“不光是农副产品,将来咱们不光要做电风扇,还要做电冰箱、洗衣机、电饭……”
现在国内还没有那玩意儿,第一款电子控制的电饭煲好像……
也没鼓捣出来呢!
另外还有空气炸锅、电饼铛……
这么多好东西全都等着吴月华发明创造呢。
而且,这些东西也没啥科技含量。
找个时间,得和那小老太太好好聊聊了。
提前做好准备,等电风扇实现批量生产以后,抓紧推出新产品。
李学庆和乡亲们越听越像是在做梦。
只是……
电冰箱是啥?
洗衣机又是个啥?
“电冰箱就是制冷机,咱们去棉纺厂,他们做冰棍儿的三产就有,不过电冰箱比那个小,家里以后吃剩下的饭菜,放里面,多热的天都馊不了,洗衣机就是洗衣服,把脏衣服扔进去,就能洗干净。”
众人听着,虽然觉得很神奇,可又觉得没啥用。
谁家吃饭还有剩下的?
洗衣服不是女人该干的吗?
李天明知道,这时候和乡亲们谈生活质量,那是瞎掰,不过总有一天,大家伙都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一阵风吹过来,卷起地上的雪。
“回了,回了,想听《封神榜》,下回再让天明给你们说。”
呃……
合着是把未来的科技生活,当成神话故事了。
「今天第二更,继续求票票,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