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李老六脸上一片灰败,原本炯炯有神的一双眼睛,也像是蒙上了一层霜。
大概已经知道了自己大限将至,不过看不到丝毫畏惧,反而感到了解脱。
平日里在人前装作如无其事,可心里的苦只有他自己清楚。
几辈人打拼积攒下的家业一朝丧尽,两个儿子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就算是到了地下都没脸见祖宗。
“六叔,您咋样?”
李老六缓缓摇了摇头,有气无力的说了句:“学庆,别麻烦了!”
“没啥麻烦的,您好好的就行。”
李老六努力牵动着嘴角,说心里话,到他这个份上,已经知足了。
临死前还有这么多人围着,不至于死的时候,跟前连个人都没有。
“好不了了,我心里清楚着呢!”
“六叔,您可别胡思乱想的,就是个小感冒,吃两副药,过些日子就好了。”
李学农也在轻声安慰着。
“别给我宽心了,自己的身子骨,我自己知道,学庆,等我死了,能埋进祖坟,我就知足了,千万别麻烦大家伙,为我……不值!”
李学庆听了,瞬间红了眼眶。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您是啥样的人,乡亲们都知道。”
划定成分,那是国家的事,这件事上,谁也没法说啥。
可李老六这个地主,一辈子真没干过啥坏事。
解放前,遇上荒年,更是没少周济村里的贫困户。
土改的时候,更是主动将所有的土地,还有家里的浮财全都交了公。
也就是时代洪流开始之后,大势所趋,可村里也尽量护住了他。
对此,李老六心里一直感恩。
“有你这句话,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他最怕的就是因为地主的身份,死后没法葬入祖坟。
此刻得了李学庆的承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人一旦了却了心事,残存的那点儿精气神立刻便泄了。
李天明见状,连忙上前。
“六爷,学同叔,学同叔有消息了。”
听到这句话,原本已经准备好迎接死亡的李老六,那双混浊的眼睛立刻又有了光彩。
“老二他……”
“对,是学同二叔,我们打听到他的消息了,您可得保重身体,我们立刻给他去信,不管咋说,您得等着他回来。”
李老六闻言,看向了李学庆:“这是……真的?”
李学庆没有片刻的迟疑:“是……是真的,六叔,您好好养着,等学同回来。”
“好,好!”
李老六眼瞅着又有了精气神。
可任谁都知道,这口气托不了太久。
“叔,出来说两句话!”
李学庆点点头,跟着李天明到了外面。
“天明,你刚才……万一……”
“叔,你也说了,不能让六爷死都闭不上眼,我明天就去海城找王主任,只要学同叔还活着,咋也得让他回来一趟,人死为大,我就不信,连这个都不能通融。”
李学庆叹了口气:“行,那就……试试,学国那边……”
人死是大事,可同样的,建厂也是大事。
尤其是,李天明还在王作先面前打了包票。
“咱们现在就去。”
李学庆点点头,交代了乡亲们照应好李老六,两个人去村支部开了拖拉机,直奔大柳镇。
长甸河桥即将合拢了,到时候,李学国就要前往永河县委履职。
关于他接任永河县革委主任的事,已经在内部公示过了。
那位白江涛副主任,上个月接到通知,去了海城的图书馆任管理员。
这辈子大概其也就这样了。
到了大柳镇公社,李学国正在开会,之前李天明教的那几句话,让他一下子成了名人,现在每天都要主持学习会。
等了一个多小时,李学国才散会。
“天明,王主任又有什么指示?”
李天明简单的介绍了一遍。
“五月份要去广州?”
李学国说着也不禁皱眉,显然也觉得工期有点儿紧。
当即抓起电话通知了下去,时候不长,何老四等人都到了。
得知厂房可以开工,每个人都明显松了口气。
他们每天催促着李学庆,同样的村里也有人在催他们。
钱已经凑齐交上去了,可迟迟不见动静,大家伙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可就是这个工期……
“俩多月,太紧了点儿吧?”
“李家台子之前建那个电风扇厂,还忙活了好几个月呢,现在俩月就要干完,又赶上入冬了,活够呛能抢的出来。”
“是不是和上面说说,把那个啥会往后延延?”
李学国闻言苦笑道:“都想啥呢,广交会是国家大事,哪能因为咱们往后延期。”
说着敲了敲桌子,示意所有人安静。
“我也知道工期很紧,但这是国家大事,再难也得上,错过了5月份的广交会,就得等到10月份了,乡亲们的钱投进来,都盼着尽早能赚回来,谁要是耽搁了,不怕被乡亲们骂啊?旁的话都别说了,都说说看,能出多少人?”
这下何老四等人也犯了难。
建长甸河大桥,各村已经出了不少壮劳力,前两天冬灌,都是组织妇女干的。
现在还要出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何老四的身上。
大鱼淀的人口最多,建厂房的活,只能落在他们的身上。
何老四见状,张了张嘴,刚要说话,就听见李天明率先开了口。
“建厂房不能和架桥一样,每个工一天一块钱,从咱们的集资款里出。”
一天一块钱!
这可比出河工赚的都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钱赚,再大的困难,也就不叫困难了。
“天明,真……一天一块?”
李天明点点头。
“之前建电风扇厂,我们村是记工分,这样太麻烦了,干脆给现钱,我们村的人口最少,现在还有不少人在电风扇厂做工,最多只能出20人。”
何老四忙问:“一共用多少人?”
来的路上,李天明心里就已经盘算好了。
“最少400!”
400人的话,一天就是400块,两个月就是。
建厂一共筹集了50万,目前建筑材料花出去了将近20万。
剩下的钱还要进设备、原材料,以及各种配件。
钱看着多,可实际上根本不经花。
现在还要拿出一部分,作为人工支出。
“天明,去架桥的一分没有,建厂房一天一块钱,这样的话,架桥的乡亲们能答应?”
李天明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这就需要各位主任去协调了,工期两个月,人员可以调换一下,只要不影响工期就行。”
长甸河大桥工地干一个月,然后去厂房工地干一个月。
要是还有意见,觉得自己吃亏了,各村的主任去协调。
“这样行,谅他们也没啥话说。”
“谁要是还发牢骚,到时候收拾他们。”
李学国听着,赶紧叫停。
“工作还是要耐心一些,和乡亲们解释清楚了,不要只看着眼前这点儿利益,厂子早一天建好,早一天投产,大家投进去的钱,才能早一天赚回来。”
400人的名额很快就分配好了,大鱼淀自然占了大头,当初架桥的时候,也是他们出的壮劳力最多。
正事说完,何老四等人各自回去了。
“学庆,还有啥事要说?”
李学庆沉吟了片刻,道:“六叔不行了。”
李学国顿时皱起了眉。
他家和李老六算是比较近的。
“咋回事?身子骨不是一直挺硬朗的吗?”
李学庆愤愤不平的将批斗会上,李老六被张青森打了两个耳光的事说了一遍。
“她妈的,这样的狗崽子,你咋还能放他回城?”
李学国也恼了,特别是得知张青森已经返城的消息之后。
“庄老杆儿的闺女就差给我跪下了,我能咋办?”
李天明也帮着解释,还特意把给张青森的评语说了一遍。
“便宜他了。”
李学国呼出一口气,也被气的不轻。
“你们是想和我说六叔的后事?”
李学庆看向了李天明。
李天明道:“我们是想请王主任帮忙,看看能不能找到学同二叔,让他……回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