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都不愿意背锅啊
秦奋面带微笑地看着曹坤,眼中闪烁着一丝狡黠的光芒。
曹坤被秦奋这么一问,顿时愣在了当场。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连忙拱手作揖道:“这个……我还真不知皇太后那边是如何解决扩军军费的难题。”
“还望秦首辅能够不吝赐教,为我指点迷津呐。”
至此,曹坤终于明白了秦奋为何要兜这么大个圈子了,敢情秦奋是希望自己效仿皇太后那边的做法,用同样的手段去筹措军费。
只要自己搞清楚了皇太后那边的做法,那么自己这边自然也能照猫画虎,顺利的解决扩军经费的问题啦。
“曹部长,皇太后那边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皇太后下达旨意,允许各地驻军截留当地的税款,并将这些钱款全部用作扩军的军费。”
秦奋面无表情地讲述着皇太后一方所采取的解决方案,仿佛这件事情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听到这话,曹坤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心中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太后居然会想出如此激进且危险的办法来解决军费问题。
这一刻,曹坤终于明白为何秦奋明明清楚皇太后一方的手段,却始终没有在今天的朝会之上说明此事。
原来,秦奋竟是打算借他之手,将这个方案呈报给皇上啊。
想到这里,曹坤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
如果他真的依照秦奋的意思,去向皇帝进言并推动这个方案实施的话,那么自己以后可能就将背上不堪设想的后果。
因为,一旦日后各地驻军因手中掌握大量钱财而逐渐坐大,甚至发展到难以掌控、肆意妄为的地步的话,那所有的责任都将会归咎于他一人身上。
不仅如此,那些负责记载历史的史官们恐怕也会毫不留情地将他描绘成一个祸国殃民的奸臣。
届时,他必将遗臭万年,遭受后人无尽的唾弃和指责。
只见曹坤面色阴沉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而秦奋见状,也识趣地闭上了嘴巴,不再言语。
毕竟,该说的话他都已经跟曹坤讲清楚了,至于对方究竟会不会采用这个方法,又或者如何去运用它,那可就完全取决于曹坤本人了。
秦奋心里很明白这个解决方案的后遗症会有多大,所以,他自己是绝对不会在皇帝面前以及满朝文武官员面前主动提及此事。
要知道,他一直以来都渴望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个光辉的美名,像这种极有可能给自己招来污点的事情,他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去触碰分毫的。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许久之后,曹坤终于缓缓站起身来。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对于是否会采用秦奋所给出的计策,他并未作出明确回应。
他只是淡淡地向秦奋道了声谢,随即便脚步匆忙地离开了秦奋的府邸。
秦奋望着曹坤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的身影,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因为他心中十分笃定,曹坤必定会在明日的早朝上,当着皇帝与众多大臣们的面将此计呈报上去,而且,就算曹坤不主动去说这个解决办法,那他秦奋也是已经做好了多种方案,到时候一定会把曹坤推出来顶这个大雷的。
原因无他,只因这个计谋对于曹坤自身而言,确实有着实实在在的益处,而曹坤想要获得好处,就必须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在沪城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皇宫之上,仿佛给这座宫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此时,在皇宫的朝堂之中,皇帝端坐在上方那张雕刻精美的龙椅之上,他那原本就白皙的面庞此刻更是洋溢着一种难以掩饰的满足笑容。
下方,众多身着朝服的朝臣们整齐地站立着,他们纷纷恭敬地朝着皇帝行着三呼万岁之礼,整个朝堂气氛庄重而肃穆。
待行礼完毕后,皇帝微微抬手示意众臣平身,然后目光扫视了一圈下方的群臣,最终停留在了站在第一排的秦奋和曹坤身上。
只见皇帝面带微笑,和声问道:“秦爱卿,曹爱卿,朕之前让你们二人商议关于扩军之事,不知如今进展如何?可曾制定出一份详细的章程来了吗?”
听到皇帝发问,秦奋先是向前迈出一小步,躬身施礼道:“回陛下,曹部长多年来一直在军队中任职,无论是对军中事务还是将士们的情况都可谓了如指掌,有着极为深厚的了解。”
“因此,微臣认为此次扩军之事应以曹部长的想法为主导。”
说完,秦奋便稍稍后退一步,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身旁的曹坤身上。
皇帝听了秦奋所言,不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嗯,秦爱卿说得不无道理。”
“曹爱卿啊,正如秦爱卿所说,你在军事方面确实经验丰富,资历深厚。”
“所以这次扩军之事,还望你能多多费心,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呐!”
说着,皇帝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曹坤,眼中满含期许之意。
曹坤站在朝堂之下,心中暗自将秦奋咒骂了一通。
然而表面上,他却依旧保持着一副恭顺之态,毕恭毕敬地向皇帝回话道:“陛下容禀,关于此次扩军一事,其中最大的阻碍便是所需军费数额庞大。”
“如今我朝初建,百废待兴,实在难以拿出如此巨额资金用于扩军。”
“若陛下命微臣率领军队上阵杀敌、冲锋陷阵,微臣定当义无反顾,眉头都不皱一下!”
“只是这筹措钱款之事,微臣着实缺乏相关经验,实难胜任啊。”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听完曹坤这番话语之后,当下便明白了过来。
原来扩军这件事本身并无太大问题,真正关键之处在于朝廷囊中羞涩,无钱可用啊。
对于此事,皇帝亦能够理解曹坤的难处,故而当场也就不好再对其加以责备了。
毕竟,朝廷财政状况如何,皇帝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底数的。
只是一想到这没钱的窘况,皇帝不禁感到一阵无奈和头疼。
要知道,当初自己可是仅带着一枚玉玺匆忙逃至沪城,而这新建不久的朝廷根基尚浅,财源匮乏,想要解决这资金短缺的难题,谈何容易!
然而,就在此时,皇帝的脑海中猛然闪过一个疑问,就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一般清晰而突兀,那就是:皇太后那边究竟从何处筹集到如此巨额的资金用于扩军的呢?
要知道,他此前身在帝都之时,对于帝都户部所拥有的钱财数额多少还是心中有数的。
虽然户部确实存有一定数量的钱款,但那些数目相较于皇太后此次扩军所需的费用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绝无可能支撑起她将军队规模扩大整整一倍之巨!
当这个念头一旦浮现出来之后,便如同野草般在皇帝的心头疯狂蔓延生长,再也无法遏制。
于是乎,皇帝不禁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秦奋,神色凝重地开口问道:“秦爱卿啊,朕还记得咱们尚在帝都那会儿,你曾向朕提及过,说是当时朝廷的户部之中已然所剩无几、捉襟见肘,几乎没有多余的款项留存了。”
“可是如今,皇太后一党竟然能够这般大肆扩军,且规模足足增加了一倍有余!这到底是何缘故呢?”
“莫非皇太后一党扩军竟是无需耗费军费不成?”
秦奋一听皇帝询问此事,心头不禁微微一震,当下便在脑海中快速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情绪,方才恭恭敬敬地开口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此前确曾通过户部里的相关人士,打探到彼时朝廷的财政状况实已陷入极度困境。”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尽管帝都财政如此吃紧,但皇太后一党却仍有能力大肆扩军。”
“在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与打探之后,微臣终于发现其中缘由所在——原来是皇太后竟然下达命令,允许各地驻军截留本地税款,并将其用作扩军所需之军费。”
“正因如此,那些支持皇太后的各方势力才有足够资金去推行他们的扩军计划。”
说到此处,秦奋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皇帝的面庞。
其实就在刚刚回答皇帝问话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经萌生出一个主意。
既然如今皇帝正为此事烦忧,那么自己何不将皇太后解决军费问题的手段如实相告呢?
至于皇帝最终是否会采纳这个法子来筹集军费,那就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不过依着秦奋对这位圣上的了解程度来看,皇帝极有可能会选择借鉴此计。
毕竟对于一国之君而言,相较于在史册之上留下些许瑕疵或污点,眼前的生存危机显然更为紧迫且重要得多啊!
曹坤听闻秦奋竟然将如此棘手的解决军费之法交由皇帝亲自定夺,不禁暗自心惊。
此刻,他心中对于秦奋那深藏不露的狡黠已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此事于他而言实乃天大的好事。
毕竟如此一来,所有可能招致的骂名都无需由他背负,而他反倒能够借此良机大肆扩充自身军力,这般美事又怎能不让人心花怒放?
故而,曹坤当即便在心底暗暗立下决心,待稍后定要严格依照秦奋所提供的这条妙计行事,全力以赴地逼迫皇帝应允采用皇太后那一方所提出的筹措军费之策。
这边厢,皇帝在听完秦奋所言之后,亦是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深知皇太后为了实现扩军之目的,不惜将各地的税收及财政大权尽数下放,此等举动实在堪称极度危险之举。
倘若真依此法施行下去,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必将大幅削弱,长此以往,恐会引发诸多难以预料的祸端。
想到此处,皇帝的面色愈发凝重起来,心中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