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难道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元始天尊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太乙天资聪颖,修为深厚,若就此上榜,未免太过可惜。”太清圣人叹了口气,道:“师弟,天意难违。此次封神榜乃是为化解天地劫难而立,若因私情而违背,只会让劫难更加深重。太乙上榜,或许也是他的一场机缘。”
元始天尊闻言,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太清圣人的话无可辩驳。他缓缓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多言。只是希望太乙上榜后,能够得一份善缘,不至于太过凄惨。”太清圣人微笑道:“师弟放心,太乙上榜后,我会尽力为他谋一份好差事,让他不至于太过委屈。”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昆仑山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太清圣人眉头一皱,问道:“何事如此喧闹?”元始天尊也感到诧异,连忙吩咐弟子前去查看。不多时,一名弟子匆匆赶来,禀报道:“启禀师尊,师伯,山门外来了许多截教弟子,声称要见两位圣人。”
太清圣人与元始天尊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惊。太清圣人沉吟道:“截教弟子此时前来,莫非是为了太乙之事?”元始天尊脸色一沉,道:“他们这是要逼宫不成?”太清圣人摇了摇头,道:“师弟,莫要冲动。截教弟子前来,或许只是为了讨个说法。我们且先出去看看,再做定夺。”
两人起身走出大殿,只见山门外密密麻麻站满了截教弟子,为首之人正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宝道人。多宝道人见两位圣人出来,连忙上前行礼,道:“见过两位师伯,弟子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太乙师兄之事。”太清圣人点了点头,道:“多宝,你且说来。”
多宝道人恭敬道:“师伯,太乙师兄被擒,此事已在截教中传开。弟子们听闻后,心中愤愤不平,认为阐教此举有违封神榜之约,特来请两位师伯主持公道。”太清圣人微微一笑,道:“多宝,此事我已与元始师弟商议,太乙上榜乃是天意,你们不必多虑。”
多宝道人闻言,脸上露出喜色,道:“师伯英明,弟子们定当遵从师伯之命。”说罢,他转身对身后的截教弟子们说道:“众位师弟,太乙师兄上榜乃是天意,我们不可违逆。大家且先回去,静待封神榜开启。”截教弟子们纷纷点头,随即在多宝道人的带领下,有序地离开了昆仑山。
太清圣人看着远去的截教弟子,心中略感欣慰。他对元始天尊说道:“师弟,此次封神榜之事,总算有了转机。只要我们能齐心协力,定能化解这场天地劫难。”元始天尊点了点头,道:“师兄所言极是。只是接下来,我们还需多加小心,以免再生变故。”
太清圣人笑道:“师弟放心,一切有我。”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皆感到一阵轻松。封神榜之事虽然复杂,但只要他们能够团结一致,便没有过不去的坎。昆仑山上,清风拂过,带来一丝安宁与祥和。太清圣人与元始天尊并肩而立,目光远眺,仿佛已经看到了封神榜开启后的新天地。
”随着阐教金仙纷纷上榜单,这口气总归要平息,毕竟不会真正灭了阐教。气顺了之后,填补封神榜之事自然也顺利得多。各方心知肚明,阐教 弟子 数量有限,想补全封神榜,唯有截教出人。要么通天教主自己填补,要么大家帮他完成。
只要太乙真人上榜,牺牲一人即可大局稳定。站在太清圣人的立场上,这无疑是好事一桩,没有理由不支持。“师兄!”元始天尊愤怒地质问道,因为他深知太清圣人所言非虚。在东海附近,面对通天圣人的监视,根本无法秘密救出太乙。
若是换了别的地方,或许可以突击救人。但在东海,任何举动都会立即被通天发现。这样一来,不但救不了太乙,反而可能引发两位圣人的对抗,使局势更加糟糕。“你看,你自己也清楚救不了太乙,既然如此,何必因他破坏和睦之象。”“若惊动师尊,那我们将大罪难逃。
莫忘了,之前的争议已经惹得师尊不满,如果再次因为袒护 弟子 逼师尊出面,那结果恐怕更为严重。”“师尊一怒之下可能会亲自安排封神榜上的名字,那时,不论是谁上榜都不由我们说了算。”太清圣人未与元始天尊争辩,而是冷静地分析利弊,告诉他:既然答应了规矩,就应该服输。事情就此结束吧。如果他坚持要救那个人,结果只能是把事情搞大,
从而惊动道祖,使局面彻底超出控制。封神的事情本应由他们兄弟商议决定,谁上榜或不上榜全由他们说了算。但若交给道祖处理,责任大的就得上榜。在仙神杀劫中,还有比阐教的责任更重的吗?三清自行商议的话,阐教最多只有四五个人会上榜。
而若是道祖出手,阐教几乎所有的金仙都难逃一劫。道理可以商量,元始天尊可能不听。但面对现实,他不可能不重视。“师兄先离开吧,我要仔细想想。”沉默片刻后,元始天尊语气低沉地说。太清圣人见他如此表情,感到无奈。
太清圣人点了点头,深知此刻的元始天尊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一切。他轻轻拍了拍元始天尊的肩膀,道:“师弟,凡事三思而后行。我们兄弟之间,无需多言,你若有任何决定,我必全力支持。”说完,太清圣人转身离去,留下元始天尊独自在昆仑山之巅,面对浩渺的云海沉思。
元始天尊站在山巅,心中思绪万千。太乙真人不仅是他的得意弟子,更是阐教未来的希望。然而,天意难违,封神榜的开启势在必行。他深知,若因一己之私而违背天意,不仅会引发更大的劫难,还可能牵连整个阐教。元始天尊的目光逐渐坚定,他明白,自己必须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