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珍珍感到有些尴尬,不是因为她儿媳成了别人的新娘,她明白不爱了就要给对方自由。
真正让她尴尬的是周围的人逼着她对此事发表看法。
她感觉到大家的目光似乎都在等着看一场热闹的戏码,期待着她的怒火能够引爆整个局面。
似乎大家都很希望她能闹一场,让这对新人不痛快。
这种期望如同无形的压力,让杨珍珍觉得无比沉重。
但她心中明白,这件事不应该由她来决定,毕竟她已经不再有这个资格了。
但毕竟这是男女主角的故事,杨珍珍并不想得罪他们。
她深知一旦处理不当,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因此,她只好站在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准备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来平息这场风波。
“大家安静一下。”
杨珍珍抬手示意,压制了四周的声音,声音虽然不高,但却有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既然大家都这么热心让我说话,那我就简单说两句。”
见到杨珍珍开口,赵凤紧张地揪住了姚政的衣服:“怎么办?”
她的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这位前婆婆会说出什么话,是否会对他们不利。
“别怕。”
姚政安慰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试图给她一些安全感。
大不了所有的指责由他来承担,这是他作为男人的责任。
姚家其他的人以为杨珍珍这个前婆婆是来搅局的,打算把她轰走。
他们的神情严肃,眼神中透着敌意,显然是不愿接受这样的局面。
但是被村民们制止了:“姚家难道是怕了吗?”
村民们的话语虽轻,却如同一把刀子刺向姚家人的心脏。
他们不愿意被认为软弱,也不愿意失去面子。
无奈之下,姚家人只好用眼神警告杨珍珍不要胡言乱语。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警告与警惕,生怕她说出一些让他们无法收场的话。
“咳咳!”
杨珍珍清了清嗓子,用她那略带沙哑却充满权威的声音开口道,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首先,我得说清楚一件事。赵凤和我们家的大全因为感情不合,早就已经和离了。她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周家的人了,所以她选择再嫁,这并不违反什么原则或规定,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接着,杨珍珍的目光温柔地扫过面前的众人,继续说道:“其次,在大全生病卧床期间,赵凤真的尽了最大的努力去照顾他。无论是洗衣服、做饭还是缝补衣物这些日常琐事,只要力所能及,她都已经做到了最好。可以说,她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这样看来,她有什么错呢?”
说到这里,杨珍珍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我想起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大家也曾称赞过赵凤的好。可如今为什么又转头开始说她的坏话呢?这让人感到非常不解。”
所幸的是,由于在那段特别的时间中赵凤给大多数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因此当再次提到这件事时,能够唤醒人们心底那份美好的记忆。
这让杨珍珍说的话更加具有说服力。
这时候,人群中有个爱管闲事且喜欢挑拨是非的人插嘴笑道:“哎呀杨珍珍,现在你的儿媳妇都不见了,你还在这里为她说话呢?真是太有趣了。”
听到了这话,杨珍珍并没有动怒反而笑容更加灿烂起来。
“哎哟大爷,您说得对啊。这样一个善良孝顺的孩子,在这段日子里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反而帮我省去了不少麻烦。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为她说几句公道话呢?”
说完,她笑眯眯地看着周围每一个人。
虽然原主的性格比较软弱,遇到什么事都习惯于轻轻带过。
但此时此刻,杨珍珍的行为虽然出乎意料却也不至于令人感到过分怀疑。
在一旁听到这番对话的赵凤感动得眼眶泛红。
自从离开周家之后,内心一直充满了愧疚。回家后更是因为此事遭到父母严厉指责,心里更加怀念起杨珍珍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来。
最近几天几乎每晚都无法安眠,全是因为想着如何回报这份善意。
然而今天却意想不到地发现,即使自己改嫁给姚政后,杨珍珍不仅没有表示出愤怒的情绪,反而是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辩护。
“娘……对不起,我现在应该叫您杨婶才对。无论如何,请接受我最真挚的感谢。”
声音虽轻,但饱含着满满感激之情。
听闻此言,杨珍珍先是惊讶随即欣慰地笑了笑,缓缓转身面向赵凤与新夫婿姚政:“既然是你自己做的决定,就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后的生活,让自己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杨珍珍,你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有人愤怒地说,语气里充满了不满和责备。
“我没按你期待的方式演戏,就这么让你失望了吗?”
杨珍珍直言不讳地回应道,声音平静但带着一丝冷淡。
她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反而显得更加坚定。
赵凤和姚政结婚的消息传开后,为什么会让大家感到不甘心呢?
其实,真正的不甘心者恰恰是杨珍珍这个前婆婆。
因为事情并没有按照大家的预想发展,她并没有和赵凤及姚政发生任何争执,反而表现得相当理智和冷静。
他们所期待的那种热闹场面并未出现,这让许多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落空感。
赵凤照顾周大全的事情上,确实做得无可挑剔,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找不到指责的理由,大家就把怒气全部发泄在了杨珍珍身上,说她太过软弱无力,竟让自己曾经的儿媳妇骑在头上作威作福,实在是丢人现眼至极。
这种批评不仅伤害了杨珍珍的心,也使得她的自尊受到了严重打击。
面对这样的责备,杨珍珍只是轻轻笑了笑,“我再说一次,赵凤和周大全已经分手,她是自由之身,不再是我的儿媳。”
话语中透露出一份坚决,“你们这么多闲工夫来管别人的事情,不如多赚点钱,多存点粮食!”
现在大家都吃得太饱以至于忘记了现实生活的艰辛,等到将来遭遇困境时,后悔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