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荷终究还是没再多说什么,而宋辞也随她。
两人回到宋府,同床而眠,一夜相安无事到天亮。
翌日,宋辞要去瞳山,所以起的也早,刘清荷并未睡熟,所以只要床榻一动,她也跟着醒了。
他见宋辞在换衣衫,便有些后知后觉,待反应过来自己是否应该尽尽作为妻子的责任时,那边宋辞也已经穿好了衣衫。
他见刘清荷睁眼,便道,“你继续睡吧,崔氏那边我帮你去说。”
刘清荷知道宋辞这说的是她的晨昏定醒,可她以为这样不好。“不了,这些也是我应该做的。”
“新婚翌日就算是睡晚些也无妨,没有人会怪你。”
刘清荷听懂了,脸上蓦地绯红,他们不是真正的夫妻,那么夫妻之间的事他们自然也不会做,可因着要在旁人面前不露馅,她似乎最好也该‘任性’些为好。
想到这一点后,她才又躺下了。
宋辞见她把帘帐放下,这才转身出了屋。
又睡了会儿的刘清荷,仍旧睡得并不踏实,虽说是该‘任性’,可她也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也离不得宋府,那宋辞的继母崔氏,自然也就得天天见面。
罢了,还是早早地去问安为好,于是刘清荷还是起身了。
半夏已候在屋外,听里面有动静,这才轻声道,“二少奶奶,奴婢进来了。”
刘清荷对半夏的声音相当熟悉,只是对她唤一句二少奶奶还是有些陌生感,她回道,“进来吧。”
“二少奶奶,刚刚二公子说了,让你继续睡,不必打扰你,怎么你却起来了?”半夏之前还有些怕宋辞,毕竟宋辞平日也不苟言笑,又是在刑部任官职,自然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些官威,但今早见他说话和气,而且语句中也是全然关心自家姑娘,半夏现在已经多半不怎么怕宋辞了。
“大夫人在,我也应该去问安才对。”刘清荷接过半夏递给她的湿帕子,洗了脸道。
半夏觉得也是,虽说这崔氏并不是宋辞的生母,可也是名义上的母亲,姑娘往后在宋府,还得在她眼皮底下生活呢,自然也就要把规矩立好,自己做好了,似崔氏等人才会无话可说。
对着镜子,半夏正想着要为刘清荷梳个什么发式,可她还未上手,这外面又来了两名丫头。
半夏立即候在一旁,她认得来人中的其中一人,她是大夫人身旁的大丫头,名唤惊鹊。
至于另一位,这长相要比惊鹊出挑的多,但却不知道是谁了,半夏也就静静地继续打量着。
惊鹊先是和刘清荷见礼,而后便让金枝上前,语气颇为恭敬,“二少奶奶,这是金枝,往后她便来伺候您和二公子。”
“见过二少奶奶,请二少奶奶安。”金枝上前见礼,声音也是柔柔怯怯的。
刘清荷见这金枝虽然低眉顺眼的,可那身段容貌不俗,交叠在身前的一双手细白如玉,却根本不像是寻常干活丫头的手,所以刘清荷心中了然,只微微一笑道,“好,多谢大夫人。”
惊鹊把人带到后便算完成任务了,她人走后,只留金枝仍垂首立在原地。
刘清荷知道这金枝也不是寻常的丫头,自然也不好吩咐她做事,可若真的什么都不让她做,其他丫头看着也不太好。
所以刘清荷还是想先问清楚,至少得知道这金枝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
“你叫金枝?多大了?”刘清荷温声问道。
金枝抬眸,却仍不敢直视刘清荷,她低声回道,“回二少奶奶,奴婢年岁十六。”
刘清荷点头微笑,“你原先在大夫人屋里都做些什么?”
金枝其实早就被崔氏面提过,她迟早是要被二公子宋辞给纳入房中的,当然她也十分愿意,只是后来因着宋辞突然有了婚约,他要娶刘清荷,所以金枝才被耽搁了下来。
只是如今见这新夫人待她温和有加,金枝心里也就没那么紧张了,她回道,“原先在大夫人的屋里,奴婢做的是梳妆及收纳衣物。”
“好,那就劳你帮我梳个发式吧。”
金枝听罢挪步上前,见半夏递给她梳子,金枝便是接过来。
她梳头的手法娴熟,比之半夏要好不少,而且又因知道些崔氏的喜好,自然也能为刘清荷梳个讨喜的发式。
“二少奶奶是要戴哪个簪子?”
刘清荷其实都无所谓,可半夏刚刚已经拿出那套略为庄重的衣裙,便道,“若是配那襦裙,你觉得哪支好?”
于是金枝在刘清荷发鬓上比了比,问道,“二少奶奶觉得这支如何?”
刘清荷见是一支带有珍珠的簪子,便点头道,“好,就这支吧。”
金枝见刘清荷听了她的,便才敢拿着这珍珠簪子插在刘清荷的发鬓上。
这厢打扮好后,刘清荷便准备带着半夏出门,可一瞥见身后的金枝,刘清荷想了想,还是把金枝也带上了。
在怀安堂里,崔氏正手挽着佛珠,跪在蒲团上,闭着眼睛念念有词。
刘清荷来了,见崔氏这般,自然也就不好上前打扰。
待到崔氏身旁的王嫲嫲把人给搀扶起来后,刘清荷这才进去向崔氏见礼。
崔氏让刘清荷落座,而半夏和金枝则立于刘清荷身后。
崔氏见刘清荷竟把金枝也带过来了,便有些不悦,她是不知道刘清荷是不知还是故意的,毕竟金枝可不是寻常的丫头,又如何能侍奉刘清荷左右。
可崔氏还真的错怪了刘清荷,刘清荷正是想着金枝身份特殊,这才不敢随意把她留在屋里,只把她带在身旁,也好让崔氏看到,也彰显她对金枝的重视。
可崔氏根本就是觉得刘清荷这是把金枝当普通丫头使唤了,所以她眉梢一挑,自然是有话要说。
“二少奶奶这是不满意我的人了?”
刘清荷知道崔氏是在说金枝,她起身回道,“既是母亲的人,自然都是好的,又如何会有不好一说。母亲若是有何吩咐,请只管说,清荷自当听从。”
崔氏也不拐弯抹角了,说道,“这金枝往后便是二公子的人了,你遣人收拾好屋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