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在陈道临的帮助下。
成功地融合了仙界天道。
这一过程如同宇宙间最绚烂的烟花一般,令人瞠目结舌。
随着仙界天道的融入,西王母的修为如火箭般飙升。
一路冲破了混元太极大罗金仙九重天的境界。
直接成为了盘临十大弟子之中第一位突破到九重天之境之人。
而盘临手中的封神榜之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名字:
西王母——仙界主宰!
这也就说明西王母成功获得封神榜敕封!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随着仙界的不断发展,西王母的修为也将持续增长。
封神榜的敕封并不会限制西王母日后的成就。
而陈道临在帮助西王母完成融合之后,并没有丝毫的停歇。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和睿智,仿佛早已看透了这一切。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远方——佛之世界,简称佛界。
佛界,乃是佛之法则的孕育之地。
其中蕴含着无尽的佛法和智慧。
陈道临深知,要想真正领悟佛之法则。
就必须亲身体验佛界的一切。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再次踏上了征途。
向着佛界进发,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
他对于如何穿越不同的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当陈道临再次凝聚力量,准备破开空间壁障时。
他的体内仿佛涌动着一股无穷的力量。
这股力量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
源源不断地从他的身体深处涌现出来。
这股力量并非来自于外界。
而是源自于他对大道三千法则的深刻领悟。
在陈道临的心中,大道三千法则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璀璨夺目。
他对这些法则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
每一条法则都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些法则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然而唯一的欠缺就是并没有全部达到圆满境界!
随着陈道临的一声怒吼。
他体内的力量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喷涌而出。
这股力量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瞬间冲破了空间壁障。
空间壁障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如同纸糊一般被轻易地撕裂开来。
随着空间壁障的破裂,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了陈道临的眼前。
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秘和庄严的气息,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佛界的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的遮挡。
阳光洒在大地上,显得格外明亮。
天空中,一朵朵洁白的云朵悠悠地飘荡着。
仿佛在诉说着佛界的宁静与祥和。
陈道临刚一踏入这个世界,便感受到了这里的不同。
这里的灵气比仙界更加浓郁。
仿佛是一个被灵气所笼罩的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梵香。
这种香气让人感到心神宁静。
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而就在陈道临出现的瞬间。
佛界意识,也就是佛界的主宰
——【万佛之祖】。
便感应到了他的降临。
万佛之祖是佛界的最高存在。
他掌握着佛界的一切,是佛界所有生灵心中的神明。
万佛之祖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
划破佛界的苍穹,瞬间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他的出现,如同烈日当空,照亮了整个佛界。
刹那间,整个佛界都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
地动山摇,仿佛要被撕裂一般。
梵音如潮水般涌起,在空中回荡。
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美妙声音,让人的心灵都为之颤抖。
与此同时,天空中降下了祥瑞之光。
五彩斑斓的光芒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地面上,金莲如泉涌般冒出。
一朵朵盛开的金莲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将整个佛界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陈道临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惊呆了。
他瞪大眼睛,望着天空中那位身披金色袈裟的老者。
老者面容慈祥,双眼微闭,仿佛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他身上散发的淡淡的金光,如同佛光一般。
其脚下竟然是一座二十四品莲台。
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哈哈,没想到这佛界主宰竟然也是一个光头形象。
本尊还以为会是满头包(佛鬏)呢!”
陈道临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万佛之祖。
不禁轻笑一声,调侃道。
然而,他的声音在这庄严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却并未引起万佛之祖的丝毫反应。
只见万佛之祖双手合十,微微欠身。
用一种平和而又庄重的语气说道:
“阿弥陀佛!
不知施主来我佛界,有何指教?”
陈道临闻听此言,嘴角微微上扬。
露出一抹饶有兴致的笑容。
他本欲与这万佛之祖一决高下,以武相较,一较高下。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心中忽地一动。
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与这佛界意识来一场文斗。
“大和尚,本尊今日来此佛界。
并非为了动武,而是想与你探讨一番佛理,论道一番。
不知大和尚是否愿意不吝赐教呢?”
陈道临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响彻整个佛界,清晰可闻。
他之所以如此大声宣告,实乃有意为之。
陈道临深知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
众人的议论往往能够左右局势。
他有意借助众生的舆论之力。
使万佛之祖与自己展开一场论道之战。
果不其然,当陈道临的话语落下之际。
整个佛界都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瞬间炸开了锅。
无数的生灵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对陈道临的胆识和实力赞叹不已。
认为他竟敢在这佛界之中公然挑战万佛之祖,实非一般人所能为;
有的则对陈道临的行为表示批判。
觉得他此举过于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还有的则对万佛之祖充满信心。
坚信以万佛之祖的佛法造诣。
定能轻而易举地击败陈道临。
“这位施主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居然胆敢挑衅万佛之祖!”
只见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连连摇头。
满脸都是惋惜之色,叹息道。
“依贫僧之见,他此番举动无异于以卵击石,必定会输得一败涂地。
如若不然,贫僧……”
另一位和尚话到嘴边。
却突然被旁边的好事者给硬生生地打断了。
“否则怎样呢?
莫非你要倒着走三圈?
还是倒立着吃翔不成?”
这位好事者满脸戏谑,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的笑容。
仿佛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不过是一场供他消遣的闹剧罢了。
然而,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陈道临却恍若未闻。
他宛如一座雕塑般静静地伫立在原地。
双眼如火炬一般紧紧地盯着万佛之祖。
似乎在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万佛之祖闻听此言,脸上并未显露出丝毫的愠怒之色。
反倒是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一般和煦。
他的心境早已超脱尘世,对于这些闲言碎语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只见他缓声道:
“既然施主如此有兴致,贫僧自当奉陪到底。
施主远道而来,便是我佛界的贵客,还请施主出题。”
万佛之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如黄钟大吕一般。
在每个人的耳畔回荡,让人顿觉心头一阵清明。
陈道临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芒。
他知道,这场论道已经开始了。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问道:
“大和尚,本尊听说佛法无边,能普度众生。
但本尊却觉得,佛法虽好,却也有其局限性。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道临的问题虽然一针见血。
直接触及了佛法的核心,但也仅仅只是皮毛。
毕竟陈道临有自己的谋划,深知论道需要循序渐进。
万佛之祖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赞许的笑容。
他微微点头道:“施主果然见解独到。
佛法无边,确实能普度众生。
但佛法也有其局限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众生皆有不同的根性与因缘。
佛法只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佛法无用或有限。
相反,正是因为佛法的包容性与灵活性。
它才能适应不同众生的需求与变化。
施主若能放下执念、虚心向学,定能领略到佛法的真正奥妙所在。”
万佛之祖的回答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他的话语仿佛一股清泉。
洗涤着佛界生灵心中的疑惑与迷茫。
他们听的如痴如醉。
但是对陈道临而言,并没有任何感觉。
他反而从其中感受到了一缕似有似无的蛊惑之力。
陈道临心中暗自思忖,这万佛之祖果然是个厉害角色。
如此轻而易举地便化解了自己的问题。
然而,他并未就此罢休,继续追问道:
“那么,大和尚,依你之见,如何才能突破佛法的局限性呢?”
万佛之祖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陈道临会有此一问。
他双手合十,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施主,要突破佛法的局限性。
关键在于修行者自身的悟性和机缘。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和领悟。
才能逐渐超越佛法的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
陈道临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心中明白,万佛之祖所言不无道理。
但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于是,他决定换个角度继续追问:
“大和尚,你说佛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那么,对于那些根性愚钝、因缘浅薄之人。
佛法又能给予他们多少帮助呢?”
万佛之祖微微闭上双眼,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
“即便根性愚钝、因缘浅薄之人,佛法亦有其用。
佛法如灯,哪怕微光,也能照亮他们前行的一小段路。”
“就像在黑暗中,一盏微弱的灯也能给予人方向和勇气。
对于这些人,佛法可化作善念。
让他们在生活中多行善举,积累福报。
待因缘成熟,自能有更深的领悟。”
万佛之祖的声音平和而坚定。
仿佛有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陈道临摸着下巴,思索着万佛之祖的话。
他心中暗道,这回答倒是巧妙。
既没说佛法能完全度化这些人,也没否定佛法的作用。
他决定再进一步追问:
“那若这些人一生都因缘浅薄,无法领悟佛法,又当如何?”
周围的佛界生灵也都竖起耳朵。
想听听万佛之祖如何回应这刁钻的问题。
万佛之祖依旧面容祥和,双手合十道:
“即便一生无法领悟佛法。
其在世时种下的善因,也会在轮回中结出善果。
他们的善举会影响身边之人。
如同涟漪般扩散,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佛法。
且在无尽的轮回里,终有一世因缘具足,得以领悟佛法真谛。”
陈道临听后,心中暗自惊叹这回答的圆融。
他又生出一计,故意高声道:“
若有恶人,作恶多端,临终前想借佛法解脱罪孽,这佛法是否该度他?”
此问一出,周围佛界生灵皆倒吸一口凉气,这问题太过尖锐。
万佛之祖却不慌不忙,微笑道:
“佛法慈悲,亦讲因果。
若此人真心忏悔,放下恶念。
佛法自会给予其解脱之机。
但他也需承受过往恶行之果报。”
陈道临听后,陷入了沉思,这场论道,似乎越来越有趣了。
他微微点头道:
“大和尚说得有理。
但本尊还有一个问题想问。
本尊听说佛法能超脱生死、证得涅盘。
但本尊又听闻大道至公,当顺应天命。
人若顺应天命、接受现实,又如何能超脱生死、证得涅盘呢?”
万佛之祖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慈悲的笑容。
他微微颔首道:
“施主果然慧根深厚。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世俗之人的看法。
但在佛法看来,生死并非命中注定、不可更改。
而是因缘际会、因果循环的结果。”
“人若能明白这个道理,便能超脱生死的束缚、证得涅盘的境地。
因为涅盘并非死亡或消灭。
而是超越生死、超越轮回的境界。
施主若能放下执念、修成正果。
定能领略到涅盘的真正奥妙所在。
修行一道未尝不是逆天而行呢?”
就在这时,整个佛界生灵却是炸开了锅一般。
他们纷纷开口议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论道大战。
“这位施主真是了不起啊!
竟然真的可以与万佛之祖论道!”
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惊叹道。
“是啊!万佛之祖可是我们佛界的最高存在啊!
他老人家的话可是金科玉律、不容置疑的!”另一位和尚附和道。
“但这位施主看起来也不简单啊!
他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深度,让人不得不深思啊!”
一位旁观者插嘴道。
“哼!那又怎样?
万佛之祖可是佛法无边的存在啊!
他老人家怎么可能输给这个外来的施主呢?”
一位对万佛之祖充满信心的和尚不屑地说道。
然而,这些议论并未引起陈道临与万佛之祖的丝毫动容。
他们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对方。
等待着下一个问题的提出与回答。
就在这时,陈道临再次开口了。
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枷锁,传遍了整个佛界。
“大和尚,本尊心中疑惑: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万佛之祖听后,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双手合十,缓缓说道:
“施主此问,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无尽的佛理。
在佛法看来,鸡与蛋,不过是因缘和合而生。
并无先后之分,皆是在因果循环中不断轮转。”
陈道临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十分满意。
他追问道:“大和尚,可否说得再明白些?”
万佛之祖目光平和,继续说道:
“世间万物皆由因缘而生,鸡与蛋亦是如此。
在无尽的轮回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若执着于先后,便是陷入了世俗的分别心。
放下此念,方能领悟佛法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