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美思华集团与香江百诚信托、白猫集团、白玉京长生药业共同投资,采用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得国工艺的思华(大陆)家电生产基地,落户杭城,今天,省…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
电视上,正在播放一则新闻,一家由多方投资的白电企业,正式落户杭城,这次谈判只用了几天就完成,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可以说,能给的都给。
相比于隔壁今年的南棒多星,他们今年也有跨国企业落户了。而且,他们只是卖地,其他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可比隔壁强多了,而且非常高大上。
看看,北美、香江投资,白猫和长生都是香江的,得国工艺,世界领先,这词儿多好听?
就问你们,牛不牛比?
这次派过来谈判的人是罗宾,他刚从欧罗巴那边过来,坐了八个小时飞机,马不停蹄,到沪海之后,拿到资料,就跑杭城聊投资了。
杭城那边本来想白给土地的,不过罗宾以3万一亩的价格,拿下了五百亩的土地,这里不仅生产冰箱,还有冰柜和空调,都是制冷设备,没毛病。
除了这些外,还有压缩机,这都是东得的专利与技术。
为了专利和技术本土化,还与这里的大学组建了实验室,对压缩机进行更多的研发。
基地建在萧山区,奠基当天,就有大量的工程机械开始施工。
这是目前最快上马的项目,可以说只用一周时间,不过之前双方已经联系过了,谈妥了一切事宜,只待人过去就好了。
罗宾完成剪彩之后就离开了,交给了这里的四位主要负责人,一位阿美丽砍、一位大陆、一位香江人,还有一位从东得过来的技术总监。
这位技术总监,他带领了一个技术与研发团队过来。
自从两得合并,他的生活就一团糟,和他一起的科研人员就tm的日子没好过。他们带着家人,借由技术转让,生产线卖掉,一起从那边过来。
生产线还在路上,但不妨碍他们对员工进行培训。
“这些人,没有一点基础,你让他们怎么生产……”
汉斯在电话里向郑百诚抱怨,他希望找一些大专生或者技校生,这样容易教。
对面接电话的是郑百诚,他听到对方的诉求之后,心里面也知道,对方的要求很合理,但是,现在的国情就是这样子,他要求的不好找,那怎么办?
只是在这一瞬间,他想起了一些事情,然后他对电话说道:“你又不用教他们全部的生产过程,他们只是流水线工人,你只要教他们一部分就好了,比如安装冰箱门,这一部分工人,你只要教他怎么安装门就好了……”
在郑百诚的讲解下,对面的汉斯也明白了老板的意图,他说道:“老板,你真是一个天才,这么快就想到办法……”
放下电话,郑百诚心说,谁说这些欧美人不会拍马屁的?连古板的日尔曼人也会拍马屁。
其实他也明白,他们只是被忽悠瘸了,现在日子不好过,生活让他们磨平了棱角。
这次招工,需要的人很多,培训的任务也很繁重;当年dKK可是20秒就可以生产出一台冰箱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全球都没有过。
谁也不能说,他们的制度落后,生产力落后,就在资本世界里,也没听说20秒钟生产一台电冰箱的,原本一家盈利的企业,管理局说他们是亏损企业,那就只能是亏损企业,这样的企业就这样被干没了。
“这些得国人太死板了,而且这么严厉。”
“好好干吧,我们要是去别的企业,根本没人要我们,现在是培训的时候,还得发一半工资,包吃包住。”
“这是学本事,他们给的工资还高,比官方的企业给的还高,一半工资就有,他们一个月的工资那么多了。”
“这里吃的好,顿顿有肉,餐餐管饱,只要不开除我,我就一直在这里干下去。”
培训过后,他们再聊天的时候,说起了这个,虽然这些技术人员很古板,但是待遇好,这样培训进度也很快。
这个北美来华建厂,制造家电,很多人不以为然,特别是圈里人,比如脚盆人。
他们的想法是:“你们这些北美鬼子,在北美,你们的家电市场就被我们占领了,在大陆,你们就更是弟中弟了,小垃圾。”
大陆的企业也没有担心,想法可能差不多,自己老家的市场都没了,大陆就能打脚盆了?而且你们那傻大黑粗的东西,叫冰箱?
如果要是纯血北美冰箱企业,说不定还真干不过脚盆或者大陆企业,但这不是纯血北美企业,实际上是郑百诚企业,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些科研人员研究什么?
当然研究在安全和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怎么节省成本,为此,实验室里,除了常规的科研人员,还有成本会计、数学、金属等多学科的人,一同参与。
除了他们外,还有设计方面的人参与进来。
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与材料成本,当然,他们还在研究改变压缩机,增强效率,用来制造空调做准备。
另一个要生产的是电风扇,这东西夏天卖得很好,毕竟大家现在都没钱。
这边建生产基地,那三件套的陆大坑那里自然就慢了,不过没关系,因为水泥没跟上,只能打桩先。
还好,他们拥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大量的工程车,可以说,是目前大陆拥有最多工程机械的地方。
这个事情,在全国都有名,他还搞起了副业,倒卖这些进口的工程车。^_^,只是没想到会这样。
现在陆大坑那里正在打地基,同时铺设大量钢筋,到时候要浇灌水泥,让地基更厚更牢固,将地下两层也建立起来,到时候都会用上。
这一次需要的水泥搅拌车还没有准备好,大家都在进行准备工作。
只是郑百诚接到电报,内容是让他准备好仓库,这次货有些多,而且是三艘船,这还是第一批,第二批还在路上。
“这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