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吗?”
段尘收到消息总是很快的,就像是现在,寿春刚刚出现祥瑞,消息就通过各地的电报传输到了辽东。
此时距离7月的天赋升级,已然过去一个月时间,这段时间,辽东义务教育已经正式开始推行,有了从大宋过来的一批儒者,加上传送门之后,从华夏源源不断前来支援的教师,辽东基层教育力量得到了充实。
但传送门带来的效果远远不止于此,以昌黎城为中心,传送门外一座巨大的物资集散城彻底完工。
这座接收城不仅仅负责各项工业交流,还有未来的辽东与华夏的贸易问题。
早先,碍于体系和融合点,不同秘境和本世界的货物交换,还有各项研究都不算完备,而传送门出现之后,这些实验也扩大化,相继开始。
段尘此时正在和军部进行商讨会议,其中有神话三国服务中心的望强等人,也有华夏外贸部的专门商谈人员。
像是辽东的商业部与华夏的对接会议,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时间。
而这一次是最大最重要的一场。
“将军,按照现在的估价,这是我们与华夏设立的物资交换货物清单和价值评定,以及两方的货币汇率;此外,华夏的第四批工业投入,与辽东的第一批支援交换项目也已经确立。”
最早从工业部转向到商贸部的陈星明将一份名单交给了段尘。
此时陈星明,也早已经进阶到了三流文士水平,并且觉醒了一个【贸易区】的文士技。
(【贸易区】:消耗地方民望,建立一个贸易区,在贸易区货物存储空间相比原先范围扩大十倍,贸易区内货物自动检验分拣,贸易区内双方货币自动对接····)
因而,段尘将其转向为商贸部长,与甄家的人才相互合作,全权负责辽东商贸诸事。
其天赋段尘一直没舍得用,正好也等到了传送门开启的这一刻。
“很好!”
段尘同样拿出平板查看货物信息。
当前华夏能够给予辽东的,是各种全套的工业产品,诸如大型农机,大型设备,大型运输车辆,火车头,甚至战斗机、对讲机,电子印刷机等等。
而辽东由于受到体系限制,新工业体系不能本土制造精密仪器设备,诸如各种大型机械是完全不能制造的。
但是可以借助华夏的设备,进行冶金,石油化工,水泥,农药化肥制造,轻工业纺织,还有北方游牧区新兴的羊毛和牛奶等等。
除此之外,辽东的火药虽然说在神话三国本土威力不明显,但放到普通地方,同样可观,基本是普通高爆炸药的5倍威力以上,钢业强度极大,衣物极为坚韧,就连普通的弩箭,也有极强的穿透力和爆发力。
因而,在军工制造方面,辽东的生产能力看似简单,却不比华夏的要弱。
火铳生产线、铁器生产线、弓弩生产线、软甲生产线,这一系列的军工生产线,主要并不能满足辽东本土需要,而是华夏的订单要求。
如今,随着装备不断升级,能够明显发现,辽东匠人人工全流程制造的手工武器,精良程度要远远的大于工业流程制造。
仔细推敲,这是极为正常的,因为辽东本土体系强,虽然没有匠人这种所谓职业体系。
但却无形中传承了不少古法手段,甚至有墨家等战国秘境百家的影子。
因而,哪怕普通的本土铁匠,利用一定的生产手法和技艺,创造出来的武器也就远远的大于只能使用蓝星的工业仪器,加上辽东本土材料生产的武器。
早先发现此事后,段尘便有所反思,将人工匠人集中培养制造,逐步和工业生产实现切割。
专门为辽东军用的各项产业服务。
因而,辽东的工业出现了两大明显分叉。
第一种:神话三国特色机械化工业:主要生产铁轨、暖炉、普通家用民用铁骑、华夏过来的精密仪器改装,还有正在筹备中的一整套外贸军工产业。
第二种:神话三国本土手工业:主要生产:军用武器、特殊民用器材等。
第一种,民用加外贸,第二种,军用加保密。
两者相互结合,便是工业部确定的完全发展流程了。
段尘接着问道:
“关于这一整套新兴的外贸机械化军工,工业部有什么安排吗?”
陈星明点头表示:
“已经和工业部商议完成了,当前我们在襄平郡发现大批铁矿资源,是辽东最大的铁矿中心,此外在嫩江郡,我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如今已经完成开发,不仅能够完全保障辽东需要,还会有大量的富余。”
“此外,硝石,煤炭,甚至是优质木材,在辽东各地都有所分布。经过决定后,外贸的军工中心,我们准备布置在襄平,而资源加工中心,我们准备布置在三江地区。”
其果然是早先主管工业的专才,对于辽东的各项矿产和工业分别也是了如指掌。
“嗯,此事你们对接便是,未来,这套军工体系,很可能成为辽东的外贸出口大头,一定要重视。”
段尘很满意,所谓军火最值钱,虽然对华夏他肯定不至于收取高利润,但对于本国其它秘境,乃至于蓝星其它秘境,更大胆一些,甚至是秘境融合之后,万国降临蓝星,或许都能够发展贸易。
辽东资源丰富,如今人口相比起来也不算太少,无论工业农业,联合发展,实在再好不过。
陈星明翻开一张清单,接着道:
“主公,除了军工贸易的商议之外,华夏决定在轻工业和农业方面也加大援建,进行相互贸易。”
信息表单出现,贸易对接开始。
首先,通辽郡,这个传统农业和轻工业的大区,加大了各项养殖场,纺织工厂,农产品加工场的建设。
机械华夏来出,利润相互分配,贸易联合开拓。
另外,北方三江地区,第四批投资中,辽东进口大量农机,更大程度进行开垦,加上化肥生产,不出两年时间,辽东就能够完全实现粮食自由,甚至吃肉自由。
这些早先虽然在局部地区实现,但在普遍地区,还是紧张短缺,相比中原好,却也仅仅保证在温饱线以上,不被饿死。
贸易和工业援建之事商议完毕,段尘刚回到将军府,就见到郭嘉送过来一封急报。
“主公,袁绍开始第四次北伐了!”
很快,将军府众文武到齐,上次北伐,公孙瓒就略见颓势,要不是鲜卑突袭并州,恐怕还真的能让袁绍成了。
而这次众谋士推演,都认为不行。
“早先的一批二类盔甲已经送到了,宪和也已经安排去了辽东,恐怕是袁绍派遣谋士想要说服公孙瓒不成,进而即刻北上了。”
郭嘉最先交代。
早先,袁绍就派遣高柔前去劝说公孙瓒反辽,段尘也相应的派遣简雍出使辽东,送来一大批流水线盔甲武装公孙瓒,想要他再顶一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