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愧对陛下!”
蒙恬被带到了嬴政的面前,低头伏拜,“请陛下,严惩微臣。”
“蒙卿,这又哪里是你的错呢?”
嬴政低头,看着蒙恬说道,“朕,难道还指望着你看到诏书之后,直接抗命吗?”
什么?
听到嬴政的话之后,蒙恬瞬间面色一僵一阵尴尬。
虽说他没有力劝扶苏成功,但……
他多少也有点抗命了……
毕竟,那封假的诏书让他死,他就是不死!
“都是微臣的错……”
“你没有错,相反,如果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朕由衷的希望你还这么做。”
嬴政看着蒙恬说道,“蒙卿,你,不愧是我大秦的股肱之臣!朕把扶苏交给你,算是没看错人。”
“微臣,多谢陛下宽宥!”
听到嬴政的话,蒙恬这才忍不住哭泣说道。
他和嬴政,其实是同龄人,自从嬴政从邯郸归来之后,两人很快就成了好友。
嬴政对于蒙恬,是相当的器重。
所以,让当时还是青年的蒙恬,早早的就跟着有名的将领出去打仗,希望他早点立下军功来,回来能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结果,蒙恬第一次出去作战,就差点出了大事,差点不能活着回来。
那一次,正好是蒙武蒙恬父子两个跟着李信一起去征讨楚国结果没想到,后面遇到了昌平君反秦归楚的事情,李信的二十万大军被昌平君和项燕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如果不是蒙武率军反向冲锋,拼死帮李信吸引火力,帮助他撕开一个口子的话,李信只怕也要跟着一起折在战场上。
而蒙恬,就被李信下令死死的保护着,两人一起逃回了咸阳。
后来,还是嬴政又去求了王翦,好说歹说,给了他60万大军才让王翦帮李信把这屁股给擦干净了,把楚国给灭了。
第二次,嬴政想要让蒙恬当个主角,先把王翦的儿子王贲给派出去到燕国作战,然后,也给了蒙恬大军,让他拿下齐国,回来给他封侯拜相,让他取代王家成为大秦最耀眼的那一颗将星。
结果……
蒙恬又把事情给办砸了!
准确说不是办砸了,而是也确实不那么容易办。
因为齐国虽然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对于其他五国基本上都选择了一个作壁上观的姿态,但是本身的家底还是有一些的。
靠着一个个的城池,靠着齐长城这些防御,齐国大军还真的在正面就把蒙恬的军队给挡住了,双方陷入了僵持。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贲已经扫平了燕国,然后直接挥师南下,从齐国的后方发动突袭,直接围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
结果……
就造成了,蒙恬种树,王贲摘桃的结果。
所以,嬴政封王贲为通武侯,但,却只能封蒙恬为内史。
直到后来,嬴政下令驱逐匈奴的时候,王氏父子已经不在朝中了,嬴政就把大任,交给了蒙恬。
而这一次,蒙恬也的确没有让嬴政失望,直接两次大败匈奴人,以30万大军驱杀几十万匈奴上百里,把他们赶到了长城之外,尽收河南地。
然后,嬴政就让蒙恬名正言顺地管理着大秦最精锐的这支大军,让他们戍守长城了。
可以说,嬴政对于蒙恬,那是真的肯给,而蒙恬,对于嬴政,也是万分的信赖。
所以,他对嬴政最为器重的儿子扶苏,也是非常非常的疼爱呵护的。
但……
却在挽救和挽回扶苏的性命和政治生命上,并不能有所作为,所以,蒙恬的心里,是真的觉得对嬴政有愧。
不过不管如何,他的心里面也是绝对绝对不相信,嬴政会真的把他赐死的,因为他知道嬴政是一个从来不杀任何功臣的人。
所以尽管没用,但他还是力劝了扶苏。
而看在这个份上,也让嬴政心里,不禁更为感慨,自己确实没看错蒙恬。
“陛下,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蒙恬小心的看着嬴政,终于,还是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朕,隐瞒了所有人,但既然你来了,你问起这件事,那朕就告诉你吧。”
嬴政深深一叹,也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蒙恬。
蒙恬听了,瞬间大惊。
原来陛下这么会玩呀?
而且,这一票玩的也太大了点吧?
“陛下,既然这样,那怎么会……”
“因为朝中出了奸臣。”
嬴政看着蒙恬,叹息说道,“朕也没有想到,朕的身边,还真的藏着这么一个恶毒的奸贼!以前是朕太大意了,以为这天下所有的人都会对阵俯首帖耳,不会有任何的反抗之意,反抗之心。
却没有想到不说天下人,竟然在朕的身边就藏着这么一个贼胆滔天的恶贼,他要害死朕的大儿子,还要害死朕的忠臣良将,可恨啊,实在是可恨!”
说完,嬴政一阵咬牙切齿,怒不可遏。
毕竟,陛下设这个局他也不敢说什么,但是却有人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他给害死!
他,岂能善罢甘休了?
“陛下,有如此的逆贼,那必然是人神得而诛之!”
蒙恬也是一阵咬牙切齿,“陛下身为圣明之尊,一统四海,天下顺服,却有宵小之辈而敢这么做,微臣,愿为陛下杀贼!”
说完,蒙恬又小心翼翼的问道,“只是,陛下,您说的这一个逆贼,他是不是……左丞相,李斯?”
嗯?
李斯?
让蒙恬没想到的是,当蒙恬提出这个人是不是李斯的时候,嬴政先是一愣,继而,一阵想要发笑。
这蒙恬,怎么会想着是李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