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的暴力行为,让在城门口迎接他的文武百官心中一颤,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刚出虎穴、狼窝又转头入了熊窝。
这其中有几人心头一沉,意识到了不妙。
董承身后的士兵更是干脆放下了手中兵刃。
能站在最前面的都是董承的心腹,连心腹将领都死了,他们这些吃粮当兵的在这充什么大头。
就这样,袁耀以暴力的手段将洛阳城掌握在手。
带着文武百官去朝见了天子。
天子此刻居住在昔日中常侍赵忠的家中。
说来可怜,整个洛阳城当年被董卓给付之一炬后,还能住人的地方反而不是皇宫,而是这些昔日十常侍的家中。
刘协也是才发现,这帮十常侍修建的宅邸是一点都不比皇宫差多少,难怪不让皇帝登高呢。
要是让汉灵帝登高看见他们的房子比皇宫修建的还好,早就气死了个屁的。
袁耀马上要见到大汉天子了,可在进去之前,袁耀宣布暂停。
杨彪不解,询问袁耀想做什么。
袁耀就让伙头兵上场,开始做菜做饭。
他那不缺盐,所以比北方军队行军多了一味菜,就是咸鱼。
经过腌制后,非常容易保存。
而且经过烹饪后,也是香气四溢,非常的下饭。
待厨子开火后,在场的文武百官就扛不住了,纷纷端着个碗,直接就围在了灶边上等着开吃。
乍一看和乞丐开会没有一点区别。
昔日高高在上的文武百官,如今却像是狗一样,袁耀不禁有些想笑。
待第一锅鱼汤出来以后,袁耀亲自捧着一锅鱼汤,身后几人带了一大锅米饭,去见了天子。
此时的天子,已经没有了丝毫皇帝的样子。
蓬头垢面不说,还面黄肌瘦,不知道有多久没能吃上一顿饱饭了,长得就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见袁耀来了,手上还捧着鱼汤,眼珠子都冒绿光了。
刚才他就闻到这股子奇妙的香味了。
连忙小跑着上前,接过了袁耀递出的鱼汤,然后直接抱着一锅米饭席地而坐就开始吃。
半刻钟后,久违的吃了一顿饱饭后,刘协感动哭了。
抱住了袁耀就嚎
“爱卿你怎么才来啊~
朕,朕苦啊~~
爱卿,你,怎么长得如此年轻啊?”
哭完了,刘协抬起头才发现袁术长得和他记忆中的一样。
那这可就太不对了,他当年才多大,袁术多大。
这么多年过去了,袁术怎么还是这么大。
外面的水土这么养人么。
杨彪连忙解释
“陛下,这位是左将军之子,袁耀。
扬州战事吃紧,左将军无法亲至,便让其公子带了一万大军来迎奉陛下。”
刘协一听就大赞一声彩,和老头子相处,自然是没有和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相处更和谐。
“左将军之子果然不堕乃父赫赫威名!
只是,这扬州有何战事?”
这么好的机会,袁耀能放过么!
“陛下,那刘备无故侵我扬州,臣带兵击退后,他竟恶毒的将吴郡粮草全部买空,致使我吴郡七十万百姓险些饿死。
若不是我父从九江郡调集粮草来,吴郡七十万百姓怕是要饿殍遍野了。”
迎天子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天子代表了大汉正统,天子一句话不能对你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却能恶心死你。
刘协一听袁耀所说,果然大怒,他现在最恨那些让人吃不饱饭的混蛋!
“这刘备妄姓刘!竟做出这般恶毒之事!”
现在刘协还没和刘备见过面,也没称其为皇叔,让刘备的姓氏获得正统性。
反倒是让袁耀一说,使得刘协开始厌恶起了刘备。
“陛下,刘备枉为徐州牧啊!”
袁耀踏马疯狂煽风点火!
刘协狠狠点头,一锅鱼汤泡饭,现在袁耀说啥他信啥。
“即刻下令革除刘备徐州牧职位!
爱卿,你可愿意代那刘备重掌徐州?”
愿意!
袁耀可太愿意了!
他下一步最想打的就是徐州!
迎天子后,就算是刘协不主动说,他也会主动要一个徐州牧的职位。
有天子亲封,他就有绝对正当的理由去攻打徐州了。
你刘备不是打着匡扶大汉的名义在那蹦跶么,现在皇帝的命令下来了,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不接受,人设崩塌,以后也别用刘氏正统的名义了,你就当个刘氏反贼行了。
接受?那可太好了,老子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徐州,那更是一件美事。
“臣愿代劳!”
刘协闻言,毫不犹豫的下了令。
小孩愤愤的先清算了韩暹
“杨太尉,传朕诏令,那韩暹德不配位,削其大将军之位,免其司隶校尉,夺其假节钺!”
然后再对袁术和袁耀大肆封赏
“如今左将军袁术,忠君爱国,当进大将军,为扬州牧!
袁耀,忠君爱国,当进骠骑将军,为徐州牧!”
说完,还看向袁耀
“将军以为如何?”
大将军,在大汉历史中,时而为三公之上,时而在下。
但现在,毫无疑问的一定是立于三公之上的!
至于骠骑将军,那也是仅次于大将军的职位,通常情况下,堪比三公。
虽说现在天子大权旁落,这些封赏都有些掉价,但这却是最容易获得这些封赏的机会了。
在此之前,袁家四世三公,可没出过一个大将军。
要是这事让袁术知道了,得乐死。
让袁绍知道了,得生生气死。
“臣,欣喜。”
刘协哈哈大笑,开心就行,他就害怕袁耀对此不满意。
“爱卿,接下来我们该如何?”
刘协现在是把袁耀真的当成了忠君爱国之人,当成了依靠,所以才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毕竟洛阳现在破败不堪,他是真的不想再睡在地上了。
这地方连张床榻都没有啊!
因为蝗灾大旱,更是一口饭都吃不上,他急需有人来改变这一切。
而袁耀闻言也是心道正好
“臣请陛下暂时南迁,昔日始皇有言南方一地名为金陵,有龙气升腾,为斩其龙气,便改名秣陵。
今日陛下南迁,当重新改为金陵,也可称之为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