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独立旅渐行渐远,远离了连天的炮火和雨点般落下的子弹。
距离血腥的战场也越来越远,就连空气都不再充斥着血腥味和硝烟的味道。
这一次独立旅没有在常州逗留,而是直接绕道镇江进入南京。
整个独立旅自十月进入淞沪战场到现在经历了大小战斗几十起,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士兵都换了一茬又一茬。
现在终于脱离了战场,所有人都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一路上还遇见了许多跟独立旅一样向南京行进的军队,有些是跟独立旅一样接到命令死守南京,还有一些则是私自溃逃的溃兵。
就这样独立旅走走停停,于二十九日抵达了镇江。
与此同时从后方传来了消息,常州城于今日被小鬼子十六师团所攻破,兵锋直指镇江和南京。
至于驻守常州的预十师和88师则是在象征性的抵挡了一天以后就全线溃败,88师因为在淞沪战场损失惨重,这一次再也没有了力挽狂澜的能力。
而预十师的防线则是最先崩溃的,在溃兵的冲击下,常州失守也算是情理之中。
“旅座!川军总司令长官刘湘将军来电,急令我军于十一月三十日前抵达南京,受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长官唐式遵将军指挥!”
独立旅刚停下脚步进行临时休息,沈燕妮就火急火燎的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过来。
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长官其实是刘湘兼任,但是由于此时的刘湘早已病入膏肓,实际指挥权则是在唐式遵将军手中。
李振邦猜测刘湘为何会给独立旅专门发这样一封电报,或许是150师师长郭昌明的原因。
此时的总裁早就已经在暗地里分化川军部队,二十军军长杨森或许早已暗地里投靠了总裁。
在这个节骨眼上,独立旅这支劲旅自然就会进入川系高层和中央军高层的眼中。
这一封电报既是命令,也是一种试探。
川军高层想要看看李振邦是会遵从军委会的命令还是他们的命令!
此时沈燕妮就在一旁一直盯着李振邦的面部表情,想要看看李振邦会如何抉择。
说实话,李振邦很反感这种派系之争,但是国家这个时期的事情却处处充满了派系之争。
他只想好好打仗,却又有一种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
“给总司令长官回电,我部将于明日进入南京城休整,待休整完毕即刻归建!”
李振邦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想卷入派系之争,归建只是一个借口。
“我立刻回复!”
沈燕妮转身离去,在她看来李振邦能如此回复就证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长期拉拢是有效的,至少让李振邦产生了摇摆情绪。
实际上李振邦来自后世,知道明年年初刘湘将军逝世以后,川军就已经名存实亡。
再加上党国高层的有意分化,打压以及随着中央政府迁都重庆,川军不听话的就被边缘化,听话的就温水煮青蛙慢慢地向国军靠拢。
到1945年的时候,川军正式消失在了国军编制里。
独立旅在镇江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就陆续有从常州溃败过来的88师和预十师的溃兵,这些人乌泱泱地涌入镇江城,让这座小城陷入一片混乱。
“停止休息,立刻出发前往南京!”
在溃兵的后方,小鬼子十六师团紧追不舍,隆隆炮声追着国军的溃兵轰炸,听声音已经不足二十里。
独立旅最终于三十日凌晨渡过长江抵达了南京中华门。
还好此时小鬼子的军舰还没有彻底封锁长江,不然独立旅和88师以及预十师的部队绝对会被困死在镇江城。
一到南京以后,李振邦就根据王陵基将军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补充兵源的临时驻地,接下来独立旅将会在这里进行为期三天的休整。
十二月一日,小鬼子的先头小股部队陆续抵达南京城外围与当地守军展开交火。
与此同时对侵华日军大本营终于屈服于侵华日军当局的意图,于1937年12月1日,小鬼子大本营正式下达“大陆第8号”命令,命“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占中国首都南京”。
同时下达了“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令,十二月二日,免去松井石根大将在“上海派遣军”的兼职,任命朝香宫鸠彦王中将继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小鬼子本次进攻南京的日本军队由华中方面军任主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构成。此外,还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
主要战斗部队由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朝香宫鸠彦王,第三师团先遣队联队长:陆军大佐鹰森孝,第九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吉住良辅,第十六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中岛今朝吾。
山田支队(第十三师团一部)步兵103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山田栴二,第十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柳川平助第六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谷寿夫。
第十八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牛岛贞雄,第一百一十四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末松茂治,国崎支队(第五师团步兵第九旅团)支队长:陆军少将国崎登。
陆军大将松井石根任华中方面军总指挥,全权指挥进攻南京的战役。
至此,小鬼子进攻南京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从三个方向直逼南京。
而国军这边总兵力约十八万人,但是有三分之一都是刚补充进部队的新兵。还有很多劲旅跟独立旅一样经过连番血战,正在休整之中。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独立旅现在总兵力达到了七千余人,原二营营长陈勇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重新归队。
南京保卫战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