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妙音将大皇子林宇轩等人妄图谋害她的阴谋,一五一十地呈现在父王面前,并得到父王坚定支持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大周王朝的朝堂之上,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大臣们私下里的议论纷纷扬扬,各怀心思,朝堂之上的局势也变得微妙起来。
朝会之时,金銮殿内气氛凝重。林妙音一袭月白色宫装,身姿挺拔,莲步轻移间透着从容不迫,她的目光平静如水,却又暗藏锋芒,静静地站在大殿一侧,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臣们的一举一动。父王高坐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扫视着群臣,虽未言语,但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众人都不敢轻易造次。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礼部尚书王大人,他年逾五十,面容清瘦,留着一缕山羊胡,平日里最是讲究礼仪规矩,此刻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臣听闻公主殿下此次智破大皇子阴谋,实乃聪慧过人、胆识超群。公主殿下在困境中不仅未曾慌乱,反而将计就计,反制敌人,这般谋略与果敢,实非寻常女子可比。臣以为,公主殿下堪当大任,日后必能为我大周王朝立下赫赫功勋,臣愿全力支持公主殿下。”这一番话说得字正腔圆,掷地有声,殿内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紧接着,兵部侍郎李将军也抱拳出列,他身材魁梧,身着一身厚重的铠甲,多年征战沙场让他身上带着一股肃杀之气。“陛下,臣附议。公主殿下在皇家宝库一役中,面对暗器与守护兽的双重夹击,尚能镇定自若,运用精妙阵法脱困,还反手困住大皇子等人,这般身手与智慧,我等军中将士亦是钦佩不已。如今我大周王朝边境局势不稳,正需要像公主殿下这般有勇有谋之人引领方向,若公主殿下有差遣,臣愿率麾下将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将军声如洪钟,话语间满是对林妙音的敬重与支持,他身后的几位武将也齐声高呼,愿听从公主号令。
然而,并非所有大臣都如此旗帜鲜明地站在林妙音这边。丞相赵大人,作为三朝元老,位高权重,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一直以来与大皇子林宇轩走得较近,许多政令的推行背后都有他为大皇子出谋划策的影子。此刻,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上前一步,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公主殿下固然聪慧有能,但毕竟年纪尚轻,经验不足。朝堂之事错综复杂,关乎我大周王朝的兴衰存亡,不可仅凭一时之功便委以重任。大皇子虽此次犯错,但念在他往日为王朝尽心尽力,且年少冲动,难免犯错,还望陛下从轻发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赵丞相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暗藏偏袒,意在为林宇轩开脱,同时打压林妙音进一步崛起的势头。
户部尚书钱大人也赶忙附和道:“丞相所言极是,臣掌管户部,深知王朝各项开支庞大,每一项决策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公主殿下此前多专注于修炼,对朝堂政务接触甚少,若骤然参与过多决策,臣恐有所不妥。还望陛下三思。”钱大人身材肥胖,说起话来脸上的肉一抖一抖的,他这番话一出,不少与他利益相关的大臣也纷纷点头,小声议论起来。
林妙音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发言,心中冷笑不已。她深知这些大臣们各有各的盘算,支持她的人,或是看中了她的潜力,希望在未来能得到回报;或是真心为王朝着想,认可她的能力。而反对她的人,一部分是与大皇子一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担心她上位后会损害自身利益;另一部分则是顽固守旧,认为女子就不该过多涉足朝堂政务,即便她有能力,也不愿打破这由来已久的传统。
面对这泾渭分明的两派,林妙音知道,自己若想在宫廷中真正站稳脚跟,不仅要在实力上让众人信服,更要在朝堂政务处理上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手腕。思索片刻,她莲步轻移,上前盈盈下拜,清脆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父王,儿臣多谢各位大人的夸赞与支持,亦知晓诸位大人的担忧。儿臣虽年轻,经验或有不足,但儿臣一心只为大周王朝的繁荣昌盛。儿臣愿从今日起,潜心学习朝堂政务,向各位大人请教,若有不足之处,还望父王与各位大人不吝赐教。”
这一番话说得谦卑有礼,却又透着一股坚定。父王看着林妙音,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微微点头道:“妙音既有此心,甚好。诸位爱卿,往后可要多多提点公主。”
朝会散去后,林妙音并未直接回寝宫,而是来到御花园,她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一下当下的局势。御花园中繁花似锦,花香四溢,但林妙音却无心欣赏。她沿着蜿蜒的小径缓缓前行,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她深知,要想打破丞相赵大人一党对朝堂的部分把控,首先得从他们最在意的利益入手。户部掌管钱粮,这是重中之重,钱大人之所以反对她,想必是担心她会触动户部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林妙音决定,从明日起,便向父王请旨,深入了解户部各项账目明细,以她对阵法的精细掌控能力,想必能从中找出一些被隐藏的猫腻。
至于礼部,虽然王大人今日在朝堂上表态支持她,但礼部事务繁琐,涉及礼仪祭祀、邦交外务等诸多方面,难保其中没有一些人与大皇子暗通款曲。她得找个时机,与王大人私下详谈,探探他的底,同时向他展示自己对礼仪文化的见解,争取彻底将礼部拉拢过来。
而兵部,有李将军的支持固然是好事,但军队之中,人心复杂,难保没有奸细受敌方势力收买。她要亲自前往军营,与将士们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需求,加强训练,同时排查军中异己。只有掌控了一支绝对忠诚、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才能在未来的危机中有足够的底气。
正思索间,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传来,林妙音回头一看,竟是苏瑶。苏瑶今日穿着一身淡粉色的裙装,长发挽起,面容清丽,眼神中透着关切:“妙音,我听说了朝堂上的事,你可还好?”林妙音微微一笑,拉着苏瑶的手说道:“我没事,只是这朝堂局势,远比我想象的复杂。不过你放心,我既然决定要走这条路,就不会轻易退缩。”
苏瑶轻轻点头,说道:“我相信你。我虽不懂朝堂政务,但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帮你照顾好将士们的身体,若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你尽管开口。”林妙音心中一暖,感激地说道:“有你真好,苏瑶。日后你帮我多留意一下宫中的动静,尤其是那些宫女太监们的往来,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
两人又在御花园中聊了许久,从宫中琐事到王朝局势,从修炼心得到未来规划,直到暮色渐浓,才携手回宫。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妙音开启了忙碌而充实的朝堂学习与权力巩固之旅。她每日清晨便起身,前往御书房,向父王请教治国理政之道,研读各类史书典籍、政令奏折。父王见她如此用心,亦是倾囊相授,时常与她探讨到深夜。
在了解户部账目时,林妙音果然发现了诸多疑点。一些账目明细含糊不清,资金流向不明,她不动声色地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暗中派人调查。同时,她向钱大人请教户部运作流程,以谦逊好学的姿态让钱大人渐渐放下了防备。
与礼部王大人的会面,林妙音做足了准备。她提前数日研读了近期的礼仪典籍,对一些重要祭祀、邦交礼仪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王大人刮目相看。两人相谈甚欢,王大人也越发坚定了支持林妙音的决心。
前往军营的日子,更是艰苦卓绝。林妙音摒弃了公主的身份,与将士们一同在烈日下操练,同吃粗茶淡饭。她根据实战经验,改进了军队的阵法训练,让将士们的战斗力得到显着提升。同时,通过与将士们的朝夕相处,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个形迹可疑之人,经过一番排查,揪出了隐藏在军中的奸细,确保了军队的忠诚。
在林妙音的不懈努力下,朝堂之上支持她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反对的势力也不敢再像之前那样明目张胆地打压她。但她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无论是蓝星上蠢蠢欲动的其他势力,还是隐藏在暗处、与当年叛徒有关的神秘力量,都如同阴霾笼罩在大周王朝上空。而她,必须成为那道穿透阴霾的光,守护住这片她所热爱的土地与人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妙音在朝堂政务处理上愈发得心应手,她的威望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然而,就在她以为局势渐渐趋于稳定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打破了这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