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大火之中,一具与苏月身形颇为相似的女孩尸体静静地躺在那里。
这具尸体并非旁人,而是苏月从乱葬岗费尽心思寻得的。
那个可怜的女孩早已被人遗弃,无人问津。
苏月将她带回此处,便是要让她代替自己。
望着那燃烧的火焰,苏月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或许会为了维护所谓的颜面,给“死去”的苏月举办一场看似盛大的葬礼。
但苏月心中清楚,这不过是他们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
随着院落的火光冲天,苏月矫健地攀上了墙外一棵枝叶如盖的大树,藏身于茂密的叶影之中。
不久,滚滚浓烟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他们意识到火灾的发生,纷纷拿起木盆和木桶,急忙向火场奔来。
那座小木屋在烈火的吞噬下迅速化为灰烬。
当救火的人们赶到时,火势已经逼近了隔壁的院落,他们不得不优先设法控制火情。
火舌无情地舔舐着隔壁院落,将其一半化作废墟。
仆人们迅速行动,提水扑救,终于在火势进一步蔓延前将其扑灭。
随后,有人想起了去请苏俊才前来处理。
苏俊才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小火灾,一个废弃院落的损失,打算让管家去处理。
然而,当管家告知他屋内发现了一具孩童的焦尸时,他才惊觉这可能是自己的的嫡亲女儿。
苏俊才的心中涌起了对曾经宠爱的大女儿的回忆,眼中不禁流露出哀伤。
他面色凝重地沉声吩咐道:“你们务必要谨慎行事,先确认这具尸骨的身份。若经过详尽的查验后,证实其的确是府上的大小姐,那便必须要以最妥善的方式来处理她的遗骨,切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还需为她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让大小姐能够安息九泉之下。”
“明白了,老爷。我立刻就去办!”
管家恭恭敬敬地应声道,随即便脚步匆匆地离开了此地。
时间悄然流逝,经过一番极为细致入微的调查以及反复多次的确认核实。
众人终于成功地确定了这具尸骨的真实身份——正是那位令人惋惜不已的大小姐。
紧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大小姐的尸骨一一收敛起来。
然后,经过精心挑选,选定了一处被认为是风水绝佳之地,在此处为这位命运多舛的大小姐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规模盛大的葬礼。
整个葬礼现场弥漫着悲伤与肃穆的气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落泪。
然而,那场惊心动魄的大火过后,苏月却并未选择远走高飞离开京城。
相反,她在城中寻得了一座僻静清幽的小院落,并租赁下来作为自己暂时的栖身之所。
平日里,只要一有外出的需求,她便会施展自己精湛的易容之术,精心装扮起来。
或化作朴素村妇,或佯装成富家小姐,又或是摇身一变成为年迈老妪。
每一次的乔装都堪称天衣无缝,以至于旁人即便与她擦肩而过,也绝难察觉出她的本来面目。
这一切皆源于她心底那股深深的执念——亲眼见证苏家从辉煌走向衰败没落的整个历程。
只有看到苏家彻底垮台、分崩离析,方能心满意足地告别这片充满痛苦回忆的土地。
待到苏家真正覆灭之日,她将会毅然决然地踏上前往洛城郡府的漫漫征程,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如今,苏月已将其外祖父家的所有财产成功兑换成了沉甸甸的银两。
然而,尽管她在苏家也拿到了等额的银钱,但由于她在世人眼中已是一个早已亡故之人。
所以若想顺利抵达洛城郡府并过上安稳日子,她还必须想方设法找人替她伪造一份崭新的身份证明。
就这样,苏月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在京城苦苦等待了数日。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苏俊才的死对头于某日清晨上朝时。
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毫不留情地呈报了苏俊才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并呈上了各式各样确凿无疑的罪证。
皇帝陛下接过那些罪证,匆匆浏览几眼后,顿时龙颜大怒,拍案而起。
盛怒之下,当即下令将苏俊才打入大牢囚禁起来,同时派遣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队伍奔赴苏家,彻查是否还有其他相关证据留存于世。
当官兵们来到苏月家时,苏家的仆人们目睹此情形都惊慌失措。
那些主子们正要藏匿自己的金银首饰,但都被官兵迅速阻拦,只留下了一些不太贵重的东西。
没过多久,官兵们便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搜索行动。
只见他们翻箱倒柜、掘地三尺,没多久功夫,便从各个角落找出了数不胜数的银钱。
那白花花的银子堆积如山,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还有各种名贵的珠宝首饰,璀璨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以及一幅幅珍贵的字画,墨香四溢,价值连城。
此外,更有许多世间罕见的稀有物品,如异域奇珍、千年古物等等,让人惊叹不已。
就在这认真搜查的过程当中,官兵们又陆续发现了其他一些至关重要的证据。
这些证据或是藏匿于暗格之中,或是伪装成普通物件放置在不起眼之处,但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官兵们锐利的眼睛。
待所有物品清查完毕之后,官兵们动作迅速地将它们一一打包整理好,并装上马车准备带走。
与此同时,他们还特意留下了一部分人手,将苏家的宅邸团团围住,以防有人趁机逃脱或者转移财物。
随后,这批满载而归的官兵押解着这些金银财宝和确凿的证据,浩浩荡荡地向着皇宫进发。
经过整整一夜紧张激烈的审讯,对于苏俊才及其家族的最终裁决终于尘埃落定。
原来,苏俊才竟然贪污受贿数额极其巨大,其罪行之严重简直令人发指!
因此,朝廷当机立断作出判决:数日后,将于菜市口公开处斩苏俊才,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至于苏家全族,则无一幸免地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