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在府城里停留了三天。
其间购置了众多生活必需之物,接着就踏上了前往府城下面的翠竹镇的路途。
准备在那里买房买地,从而长期定居。
刚抵达翠竹镇,苏月就先租下了一间客栈房间,随后又去人牙子那里让人帮忙留意附近出售院子的消息。
苏月探访了诸多院子,却一直未能寻得合自己心意的。
直至又查看了几家过后,才总算觅得了一个让自己中意的。
这里有着三十亩丰饶的土地,房屋的情况也还算不错。
虽说有几分老旧,然而苏月计划将其买下后加以整修。
其后又雇了几个仆人,专门从事庄园的清扫事务。
苏月在寻觅的进程中,对每一个角落都认真打量,心里筹划着未来的生活布局,憧憬着把这里变成温馨舒适的家园。
二一给她提供各种参考和想法。
当终于找到理想的院子时,苏月的心中满是兴奋与憧憬。
似乎已经看到了修缮一新井井有条的院子的美好场景。
而在雇佣仆人的时候,苏月也是精挑细选,期望能找到勤恳老实值得托付的帮手,一同把这个即将属于她的新家园经营得有声有色。
买下院子后,苏月马上联系了工匠。
仅仅耗费十几天的工夫,就把院子内外的房屋整修得焕然一新。
房屋修缮结束后,苏月随即搬了进去。
并且借助人牙子的协助,购买了五名专门负责打扫的仆人。
将他们领回院子,把各个房间都清扫得干干净净。
接着,苏月又于镇上收购了几家位置绝佳的店面,计划未来开设一些饭馆以及其他种类的商铺。
此外,苏月还在镇上另外购置了一个小院,方便日后自己到镇上处理事务时有个便利的居住之所。
苏月在安排这些事情时,井井有条心思缜密。
联系工匠时,她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要求,确保房屋修缮能够符合心意。
挑选仆人时,她仔细观察每个人的举止和态度,力求找到踏实可靠之人。
在收购店面和小院时,她更是多方考察,权衡利弊,只为了给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购置好店面后,苏月立刻开始寻找合适的装修人员来装潢店面。
她所购买的小院也安排了两名仆人来打扫卫生,并且购置了一些必要的家具。
随后,苏月搬进了小院暂时居住,这样可以方便她随时去监督店面装修的进度。
如今,苏月已经八岁了。
在家中时,她会穿女装。
但外出时,她总是以男装示人,这样做可以避免在外做生意时受到他人的欺负。
在办理身份证明时,苏月花了不少银钱,通过关系弄到了一个。
她申报的是与一个虚构的兄妹关系,这样一来,她便可以以男子的身份在外顺利地开展生意活动。
那三十亩地的院子恰逢农忙之际,苏月于是雇请了一些周边的农民。
付给他们工钱,令他们把院子里的三十亩地统统种上粮食和蔬果。
镇上的店面历经一个月的用心装修,已然成为了一家宽阔的二层店面。
苏月准备在此开办一家酒楼。
在酒楼开业前夕,苏月担忧或许会有人前来滋事。
因而特地给县太爷送去了一些礼品。
期望他能够为酒楼给予支持与庇护,以保障开业能够顺利开展。
县太爷收了礼,果然派了几个衙役在酒楼开业那天来维持秩序。
苏月站在崭新的酒楼门口,看着热闹非凡的景象,心中满是成就感。
开业当天,顾客盈门。
酒楼里聘请的大厨都是苏月精心挑选并经过严格培训的,菜品色香味俱全。
她打算把现代的奶茶饮品引入到这个小镇。
苏月亲自调配口味,研制出几种适合当地人口味的奶茶。
推出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尤其是年轻男女们,对这种香甜可口又新奇的饮品爱不释手。
许多人注意到了旁边的奶茶小窗口,纷纷向店小二询问那是什么。
店小二们早已接受了培训,迅速地向顾客们介绍起来。
有些顾客尝试了一杯,觉得味道不错,便又多点了几杯奶茶。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奶茶,那些觉得好喝的顾客得知奶茶可以单独购买带回家后。
便各自挑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口味,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开业当天,酒楼的营业额高达六百两白银,虽然员工们辛苦了一整天,但面对如此可观的收入,大家都感到无比兴奋。
苏月也心情愉悦,于是给每位员工发了三两银子作为奖励。
然后让他们把酒楼打扫干净,之后便让他们回家休息了。
第二天,苏月把酒楼的事务安排好之后,便打算去牙行购买几个签了死契且读过书的人回来。
这样的人不太好找,但这世上苦难的人还是很多,花了几个月也找到了人。
经过培训后,安排他们到店面担任掌柜。
这样一来,他们只需每隔几天向苏月汇报一下店内的情况就可以了。
苏月也期望自己能够过得更为轻松惬意,历经了几个世界之后,她察觉到自己变得愈发慵懒。
她不再如同在第一个世界时那般,为了钱而事事都得精细盘算。
因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家店面打理得风生水起。
待一切步入正轨之后,她便计划购入一批人手,并将经营的技巧传授给他们。
再派遣这些人奔赴全国各地开设分店,把生意做大做强。
这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苏月身着一袭男装,英姿飒爽地踏进了牙行。
进入牙行后,苏月直接找到牙人,开门见山地说道。
“我需要几位精通账目管理之人,男女不限,但必须要头脑灵活做事细心。”
牙人听后连忙点头应道:“好嘞,请稍等片刻。”
说着,便恭敬地为苏月奉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而后转身匆匆离去,开始精心挑选符合条件的人选。
没过多久,只见牙人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七八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