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为了表明自己对陛下的崇敬之意,他也可以改姓顾。
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也可以跟着一起姓顾,这样陛下就算是真正有了可以绵延血脉的后代。
到时候陛下肯定会对自己多有赞誉,一定会把自己当成这全天下最好的亲儿子来看待。
陆护安想着自己未来会有如何的大造化,紧握着书本的手放松了一瞬。
砰的一声,书本就那么因为惯力砸在了地上。
陆护安这才从自己的思绪当中脱离出来。
可他抬头却没有看到其他人,其他人似乎是已经跟着公主转身离开了。
陆护安心中又闪过了一丝的不悦。
公主有的时候实在是一点也不懂女子之德,就算她是公主。
自己也是燕国的皇子,他们二人的身份本来就是相当的。
更重要的是自己是个皇子,而顾安安再怎么样也只是个不值钱的公主。
她作为公主却不等自己这个男子,果真是一个被陛下惯坏了的孩子。
陆护安弯腰从地上把自己的书本捡了起来,面容平淡的扫了扫书本上的灰。
整个人心中依旧是思绪万千。
现在的公主实在是性情太过骄纵,一看就是被陛下惯坏了的样子。
陛下愿意娇惯着她是因为陛下有的慈父心肠,可是公主却因为是陛下唯一的子嗣就如此恃宠生骄。
那就是公主自己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等日后他们二人成婚了,自己一定要让公主脑子清醒一些。
让公主好好明白明白什么叫女子之德,日后一定要让公主记住永远都不可以走在铮铮铁骨的男儿之前。
陆护安在心里想了些永远不可能实现的雄心壮举,整个人脸上的笑容又迷醉了起来。
现在殿内除了他以外,就只有那个还在收拾东西的女师傅了。
那个女师傅喜欢围绕在自己身旁询问问题的那些学生,可是对于陆护安这个一脸阴郁。
整个人都显得让人有些厌烦的学生却没什么好感。
她已经是快要30岁的人了,在女子书院已经待了接近10年。
他见过太多男子的目光,对于那种含着嘲弄和不屑的目光最是敏感且清晰。
而这个缩在最后面的学生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不抬眼看自己的,偶尔抬起头来。
自己总是能从他的眼中看到那种让自己颇为不喜欢的目光。
这个女先生不至于和自己的学生计较,尤其她也知道这是来自敌国的质子。
虽然这位燕国皇子在他们国家的地位非常尴尬。
但是现在燕国皇帝跪的很笔直,而且每年来送礼的时候诚意都是很足的。
所以陛下并没有要对燕国用兵的意思,这位燕国皇子在他们皇宫中还算是个贵客。
她这个教书先生自然也不能和这位皇子发生什么太大的摩擦。
摩擦是不会有的,可是这不耽误她对自己的这个学生并没有对着其他人那么上心。
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她自然是会努力的教导,可是一个不肯认真学习还要对自己的老师含有不屑的学生。
这样的人就算是孔夫子在世也教导不半分。
陆护安搞出的动作她在台上看得清清楚楚,可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看着空旷的大殿内就只剩下他自己了,这才勉为其难的开口。
“刚刚公主叫过你的,可是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叫了两遍都没听清楚。”
这人的目光非但没有礼貌,而且看起来让人总觉得心里毛毛的。
想来他的脑子里也没想什么好事。
那个女先生的语气很是平淡“公主就说暂且不要打扰你思考了,告诉你今日上午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待会儿会有人把你们的饭菜送到侧殿去。”
“你待会儿可以自行去用膳,只要等到下午再来和公主一起上武课就好。”
这位女先生说完后就不管陆护安是什么表情,转身就抱着自己的几本书直接离开了。
公主刚刚还说了一句话。
若是自己收拾好了他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可自拔,那自己这个做老师的自然是不用等在原地等自己的学生清醒过来。
若是自己喊一声他没有答应就不用再管了,自己只需要拿着东西离开就好。
反正这里还有那么多伺候的太监和侍卫,应该也不至于让他自己一个人在这傻坐到天黑。
看着那个女先生毫不犹豫离开的背影,陆护安继续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都怪刚刚的那本书扰乱了他的思绪,他竟然一时间忘记自己刚刚想到哪一步了。
陆护安装模作样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把扇子,不顾现在凉飕飕的天气扇了两下。
这些事情自己可以以后慢慢设想,现在自己应该先去填饱肚子才是。
毕竟像自己这样的绝世天才,若是因为饿坏了肚子而出现问题那可就不好了。
陆护安继续摇着自己那把扇子就要往外走,可在身旁的那个小太监却连忙喊住了他。
“陆公子,这些书籍和笔墨纸砚需要您自己带回去。”
公主殿下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连公主和其他几个伴读都是自己抱着自己的东西,背着自己的小书包离开的。
没有可能让陆护安自己一个人特殊。
那个小太监又连忙把给陆护安准备好的小书包递了过来“这是针线房的人特地给你们几位赶制出来的,听公主说这东西叫书包呢。”
顾安安吵着要给自己做一个书包,隆安帝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
那些针线房的人做了好几个才终于做出了顾安安想要的样子,甚至自从知道是公主要亲自背。
那些针线房的人还特地把书包做的非常符合人体结构学,背在背上绝对不会让人觉得压的难受。
他们是不懂什么人体结构学的。
但是针线房里的那些人都知道什么叫九族严选。
做出来的书包又轻便又好看,而且实用性也是很棒的。
隆安帝刚开始只是任由自己的女儿胡闹。
可等他看到这个小小的书包竟有这么大的能耐,隆安帝已经派人重新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