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分,进城的刘正青一行人回来后,在得知了李秀娘有喜的事情,一家人都欢腾起来。
大家轮流来看望李秀娘,让李秀娘有些哭笑不得。
等到李芳芳和刘正武来看她时,李秀娘拉着李芳芳问今天进城的情况如何。
李芳芳笑着说道:“大嫂,你放心,今天进城我们又接下来不少订单。过完年,工坊又有活干了。”
李秀娘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说道:“今天娘知道了,硬是让我啥都不要管了,我觉得好无聊哦。”
李芳芳笑着安抚道:“这是咱们娘心疼你,你觉得无聊就可以多看看书嘛,我屋里有不少书,娘那里也有很多书籍可以看。”
李秀娘拿起身旁的书给李芳芳看,苦笑道:“娘给的。”
李芳芳看了一眼书名,笑容更甚:“那你的好好看哦,娘,这应该是专门给你找的书籍。”
妯娌二人聊天时,刘正武拉着一旁的刘正青问道:“大哥,你是想要儿子还是闺女?”
刘正青一巴掌拍在刘正武背上,笑骂道:“臭小子,你咒我啊?女儿我有了,现在肯定想要个儿子啊!”
刘正武由于这大半年坚持练习岳云教给他外家功夫,身体营养不缺,已经长的又高又壮,比刘正青高了足足一个头。
被刘正青拍一巴掌简直就是挠痒痒,刘正武嘿嘿一笑,问道:“大哥,你说我和芳芳要是有了孩子,娘是不是就会允许我出去闯荡一番了?”
刘正青收起笑容更甚表情认真地说道:“你为啥还想着要出去闯荡?你要是走了你家芳芳怎么办?”
刘正武尴尬地挠了挠脑袋,刘正青的问话就是他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他只好耷拉着脑袋,小声说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娘之前说到时间了就让我出去闯荡,可是什么时候才算合适?”
刘正青抬起手在刘正武肩头拍了拍,安慰道:“在家里多好,有媳妇陪着,再生个大胖小子抱着。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兄弟二人的谈话就此结束,刘正武内心的想法却始终没有放下,他很向往岳云给他说的驰骋沙场,就像《三国演义》中说到的各色人物那样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
不过目前刘正武只能想想。
刘正武夫妻二人回到房间时,李芳芳就发现自己丈夫不对劲,便关切问道:“正武,你怎么了?从大哥他们那里回来后,你就一直不太开心了?”
刘正武被媳妇看出异常,心下一横,便将自己想要去参军闯荡的想法说了出来。
李芳芳闻言先是沉默,随后说道:“男子汉想要建功立业没有问题!但是你现在都没有给家里留下子嗣,我和你新婚不久,我看你还是得再等等。”
刘正武没想到李芳芳没有骂自己,反而给自己分析情况,感动道:“芳芳,我读书不行,肯定不能走科举之路。想要获得功名只得参军,所以我才想去参军。”
夫妻二敞开聊了很久,刘正武不再焦急,毕竟李芳芳说得对,自己不为娘考虑也得为自己媳妇考虑。
平静的过了几日,这日周霞正带着李秀娘在院子里做孕妇操。
李秀娘一边跟着做,一边好奇问道:“娘,你教的这套操真的能帮助肚子里孩子更好的生长发育吗?”
周霞点了点头,道:“书上这么写,应该没啥问题。先练着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李秀娘只得跟着练习,就在这时周菊跑来禀报道:“婶婶,门外来了一个官差,要见你。”
周霞停下动作,好奇道:“他有没有说什么事情?”
“没有说。”
“走,一起去看看。”
周霞三人一起来的门口,来的官差居然是王捕头,周霞连忙招呼道:“王捕头,你怎么有空来我们刘家村了?”
王捕头上前行礼道:“夫人,县令大人让我前来告知你,赶紧把家里收拾一下,摆置香案,准备接圣旨。京中来宣读圣旨的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什么?”周霞有些懵,看着王捕头确认道:“你是说有圣旨要我接旨?”
“是的!时间紧迫,你抓紧准备一下。”
李秀娘赶忙问道:“王捕头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
王捕头把秦县令交代的礼仪规制简单说了一遍,李秀娘马上吩咐周菊去通知家里其他人抓紧时间准备。
周霞这时才想起,陈清文上次拉买土豆时透露的消息。自己貌似被敕封了诰命,周霞将王捕头请进家门喝茶,自己陪同,让李秀娘她们去准备相应事宜。
一个时辰后,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行进了刘家村,村里人纷纷议论出了什么事情。
很快队伍在周霞家门前停下,周霞已经接到通知领着全家人出门迎接。
马车上先下来一个四十多少岁身穿官服的男子,接着才是一个白面无须的少年太监下车。
王捕头小声提醒周霞穿官服的是秦县令,另外一个则是京里来的宣旨太监。
待众人站定,那少年太监发问道:“秦县令,不知道哪位是周孺人?”
秦县令看了一眼王捕头身侧的周霞,回答道:“齐公公,这位夫人就是周孺人。”
齐公公点了点头,看了看众人,问道:“可有准备好香案?”
周霞赶忙回答道:“皆已准备妥当!”
齐公公这才露出点笑容道:“那就去正厅宣旨吧。”
周霞在前面引路,一行人进到周家大厅里,齐公公将圣旨放置在香案上。
在场众人纷纷跪拜行礼,齐公公这才开始宣旨:“奉天承运,大武皇帝昭曰:兹有临江仙刘周氏,献策与朝廷,改制琉璃......朕心甚慰,特封刘周氏为八品孺人,以表其德。钦此!”
在齐公公宣读完后,周霞赶忙带着所以高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齐公公这才笑着说道:“周孺人上前接旨吧。”
周霞这才起身双手举过头顶,将圣旨接下。
接完旨,周霞立马安排家里设宴招待齐公公等人。
齐公公却出言阻止道:“周孺人不必劳烦了,咱家还得赶紧回去复命。”
周霞再三挽留无果,上前拉着齐公公的手,趁人不备将一张百两银票塞到了齐公公手里。
送走齐公公一行人后,周霞才想起皇上赏赐的东西。
刚想去看看,就被村里围观的村民们包围了。
周霞无赖只得先应付大家的疑问,众人在知道周霞现在也是有官身的八品孺人,都是一阵夸赞,有人趁机提出要给周霞庆贺,周霞只得承诺下来。明天请全村吃饭,这才得以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