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渊城,西江月。
九层雅阁间茶香袅袅,青瓷盏中沉浮的碧螺春正舒卷叶片。
“阁主这潜渊阁依西江而踞,倒是占尽烟波之妙。”武圣殿殿主凭轩斜倚,玉冠映着粼粼波光。
江面上碎金跃波,千帆竞渡,这种凡间景象,倒是让这位执掌圣地的尊者竟凝望得出了神。
“殿主久囚琼楼玉宇,方觉这寻常江风亦能涤荡灵台。”
秦无幽坐于主位之上,抬手示意红衣为两位圣主沏茶。
“金阶玉砌不过枯骨堆就的樊笼,唯见这奔流不息的江水,才能让本殿主感受到生机。”武圣殿殿主颇有感慨地道。
“本圣主看殿主就是贱。你若钟情山水,何不似那江上渔家,安安稳稳当个普通人?”
元初圣主嗤笑道:“卖弄文人情怀,天门的那群儒生比你高明了不知多少。依本圣主看,你不如将你的武圣殿更名为文圣殿。”
“本殿主看,圣主这张嘴更似那些儒生诡辩。”
“二位若是专程来此争吵的,那本阁主便只能遗憾地下逐客令了。”秦无幽好似开玩笑一般,道:“ 今日不谈其它,还是先说说两位的打算吧。”
“无有打算,杜老儿已经身受重创,沧澜已无半圣战力,既如此,长驱直入才是速战速胜之道。”武圣殿拍桌道。
“呵,莽夫之见。若是杜谷老儿未受重伤呢?兵分三路,三角围剿,才是稳扎稳打之策。”元初圣主道。
“那就更不应该分兵任其逐个击破,难道你我再加上阁主,三人合力还斗不过杜谷一人?”
“谁知道殿主会不会中途在本圣主和阁主的背后捅刀?!”元初圣主眼睛微眯。
“元流,你这么说可就没意思了。你若是不相信本殿主,那好,咱们便各自为战,各凭本事!”
“你以为谁稀罕和你合作?届时本圣主连同你的武圣殿一同诛灭!”
二人陡然间爆发出强悍真元,仿佛下一刻便会大打出手。
“好了!”青花琉璃扇横挡在二人中间,将两边真元同时逼退。
“若是两位如此没有诚意和格局,本阁主便只能另找盟友了。殿主的八千武卫和圣主的一万精英弟子还是离本阁主的临渊城远些,以免被守城的军士所误伤。”
秦无幽当即下令道:“红衣,替本阁主送殿主和圣主出城。”
武圣殿主与元初圣主目光在半空交汇片刻,袍袖间暗涌的气机渐敛如退潮。
“阁主勿怪。可莫要因此伤了潜渊阁和我武圣殿的和气。”武圣殿主端起茶盏,一饮而尽,道:“本殿主向阁主赔罪了。”
“阁主海涵。”元初圣主稽首。
“本阁主知道两位在之前有过许多的摩擦,这当然也轮不到本阁主指指点点。本阁主只是想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秦无幽也稍退一步,道:“不论沧澜圣主是否重伤,我们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吃下沧澜这头巨兽。想要获取最大的利益,我们只有联手!”
“阁主所言极是。”武圣殿主附和道。
元初圣主同意地点头,他放下茶盏之际,袖中传音玉石好似无意间划出。
‘沧澜人人自危,短短三日,执事和弟子已经跑了四分之一,而沧澜圣主却仍未出关。’
看着暗子的来信,元初圣主肆意大笑:“哈哈哈,看来杜谷老儿的确已经伤到了本源和根基。”
“这可是千载难逢之机,既然虚实已明,圣主,你我即刻调遣大军直接打入沧澜,还望阁主即刻开启城门。”武圣殿主道。
“亥时三刻,城门自会洞开。不过还望两位恪守承诺,不要忘了分潜渊阁一杯羹。”
两位圣地之主立即化作流光而去
“两只老狐狸,这种节骨眼还要试探。”二人离开后,秦无幽眼中闪过转瞬即逝的幽光。
……
“本殿主早就说了,在我们三大势力中,潜渊阁本就势弱,也正是因此,潜渊阁主才想要分食沧澜,以获取更多资源。”
“论胆魄,他丹田里不过三寸肝胆;论手腕,潜渊令至今出不得西江百里;论谋局,此间云雾尚不及我武圣殿檐角冰凌通透”
“试探试探总无伤大雅。”元初圣主笑道:“刚成年的孤狼,也想虎口夺食?可笑至极。待灭了沧澜之后,本圣主要亲自拧下潜渊阁主的头颅!”
……
南华新历九千九百八十九年。
天下有事,大事!
亥时三刻,临渊城三十六丈玄铁城门訇然中开。
元初圣地万余鹤氅修士踏月而来,武圣殿八千玄甲武卫驭风而至,南北两路罡风撕破子夜,如黑潮决堤漫过长街。
临渊城的龙头潜渊阁不仅未阻拦,潜渊卫还亲自为两路大军开道。
城中百姓和修士本以为两路大军将大有作为,分食临渊。
但子时三刻,两路铁流竟如天河倒卷一般,自东城门谯楼鱼贯而出。
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众人提心吊胆的情绪稍稍作歇,却又猛然察觉到不对。
临渊城以东,不正是沧澜圣府吗?!
潜渊阁大开城门,显然是与元初圣地和武圣殿达成了一致!
那沧澜圣府岂不是要面对三方围攻?!
“这三足鼎立或者说三蛟戏珠之局,终究要在今日归墟于东流之水。”有窥见了棋局一角的大修行者喃喃自语。
……
临渊城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城,在城郭与三大圣地的交边还环布着十二里蒹葭不生的水域
如果说临渊城是三大圣地的缓冲区,那么这十二里水域便是三大圣地与临渊城的缓冲区。
沧渊界限乃是临渊城与沧澜圣府分野之处,以水陆相衔的汀线为凭。
故而潮信起时,烟波作笔,沧渊界线便往东蚕食数里;待月钩沉时,潮痕为界,又朝西退守如约。
天水交割处青芦低伏,恰似两域共持的天地契书。
不论是临渊城还是沧澜圣府,都不会轻易的跨过这条界限,也正因如此才会维系百年和平之局。
然,今时今日却是不同了。
镇守在沧渊界限处的沧澜弟子揉目间发现江上波涛掀起九重,三路大军骑着江浪而来。
“渊”、“武”、“元”三大战旗撕开江面,卷着肃杀之风席卷沧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