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乾清宫,寒气仿佛渗入了每一寸砖石。
阴沉的天空下,铅云低垂,似要将这巍峨宫殿压垮,寒风卷着雪粒子,不停地拍打着窗棂。
烛火在风的侵袭下摇曳不定,将崇祯的身影投在蟠龙柱上,忽明忽暗,更添几分阴森与威压。
崇祯端坐在龙椅之上,玄色常服上的金线盘龙纹,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冽的光。
他紧抿着嘴唇,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眸中满是焦虑与愤怒,死死盯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扶手,发出哒哒的声响,仿佛是死神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在孙传庭的奏折抵达前,锦衣卫的折子就已经送了过来。
虽然并不详细,但明确指出南阳城失守,以及唐王府陷落的事情。
这个消息让崇祯如遭雷击。
他知道南阳府的情况很恶劣。
也知道南阳府各县城失守的事情。
这些战事,锦衣卫一直在盯着,每天都有最新的折子送来,有时候甚至一天多封。
但正如内阁的阁老,以及孙传庭没想过南阳城会一夜失陷一样。
崇祯同样没有料到,足有数万兵马守卫的南阳城,竟然仅仅一晚上就沦陷了。
甚至都不给朝廷营救的机会。
当然,如果只是南阳城失陷,崇祯倒也不至于如此愤怒。
咱大明朝的江山很大,区区一座城算什么。
真正让他愤怒的事情,还是唐王府的失陷,以及唐王遇害。
唐王是正儿八经的老牌藩王。
更是大明藩王里难得的老寿星,历经四朝的吉祥物。
虽说唐王因为世子的事情和朝廷闹得不愉快,但这并不是他死在乱党手里的理由啊。
现在唐王被乱党害死,崇祯几乎可以想象天下藩王的反应。
最重要的是,从大明立国以来,何曾有过藩王被刁民害死的先例。
现在唐王死了,还有一群郡王,以及其他宗亲落入贼手,天下人怎么看待他崇祯?
正在崇祯胡思乱想之际。
吱呀一声,厚重的宫门缓缓开启,周延儒等阁老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踏入殿内。
他们的脚步轻缓,每一步都似踩在薄冰之上。
周延儒偷眼瞧向龙椅上的崇祯,只感觉皇帝周身散发着冰冷的气息,宛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可能将他们吞噬。
他不由得心头一颤,后颈的冷汗瞬间浸透了衣领。
其他阁老也好不到哪里去,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地挪动着脚步,往日朝堂上的意气风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
“臣周延儒拜见皇上。”
周延儒来到崇祯身前,“扑通”一声跪地叩首,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其他阁老紧随其后,纷纷叩首跪拜。
一时间,殿内只有此起彼伏的衣袍摩擦声。
周延儒叩首后,双手微微发颤地捧着孙传庭的奏折,高举过头顶,开口道:“这是孙总督的奏折。”
听到这话,崇祯身子不由得向前探了探,眼中闪过一丝急切。
而在崇祯身旁的宦官王承恩,立刻快步走上前,脚步轻盈而迅速,从周延儒手中接过折子,随后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奉给崇祯。
崇祯急切地接过奏折,手指微微有些发抖,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一时,宫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在寂静中回荡。
周延儒跪在地上,用余光小心窥探着崇祯的表情变化,试图从皇帝细微的神情中推断其心思。
这是他获得崇祯宠信的秘诀之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崇祯看到杨奇伟的公开讲话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继而转为铁青,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着。
他越看越恐惧,越看越愤怒,胸膛剧烈起伏,呼吸也变得急促而沉重。
“嘭!”
崇祯猛地一巴掌将奏折扣在桌子上,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跟着震颤起来。
他愤怒地咆哮道:“妖人,妖人!朕要将他凌迟处死!”
崇祯面容扭曲,双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目眦欲裂的模样尽显暴怒。
听到这话,周延儒终于开口,他愤恨地说道:“皇上所言极是,那妖人极擅长蛊惑人心之事,实乃乱我大明根基之妖孽。”
话语间,他紧握双拳,脸上满是憎恶之色。
“但……”
周延儒话题一转,俯身拜道,同时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崇祯。
“妖人虽有神通,却也不敌我大明官员的忠贞,上下一心。”
“河南巡抚唐文书在城破之后,不愿屈服妖人,带领妻妾服毒自尽。唐王虽年迈,却率领府中侍卫战斗到最后一刻。”
“妖人的手段只能蛊惑无知百姓,我大明忠贞之士尚在,岂是妖人能颠覆。”
说罢,他挺直脊背,神情慷慨激昂,似是与大明朝的忠勇之士融为一体。
这番话,直听得其他阁老不由面皮抽搐,暗暗咋舌。
不愧是首辅,这脸皮,这能力,就是不一样。
崇祯大口喘着粗气,双眼赤红一片,仿佛要滴出血来。
但听了周延儒这番话,心情却好了很多。
是啊,无知百姓虽受到了妖人蛊惑,但我大明还有忠贞之士,正如河南巡抚唐文书……
想到这里,崇祯眼眶微红,深吸了口气,声音微微哽咽道:“若天下人都是唐爱卿这般,我大明何至于如此。”
“内阁拟个条子,朕要重重嘉奖唐爱卿。”
“还有唐王……”
说到这里,崇祯眼睑微垂,瞥了周延儒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不论是锦衣卫的情报,还是孙传庭的奏章,没有一个人说过唐王是战死,是率领侍卫战斗到最后一刻。
但,不重要了。
周延儒的话,给了崇祯一个台阶,更给了他一个借口。
唐王是战死!
战死和被妖人处死,那可是两码事。
被妖人处死,是皇帝的失职,愧对列祖列宗,更是藩王的无能。
但战死,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说明了咱皇族的优秀品质!
虽然身为皇帝依旧有责任,但这已经不是重点。
重点是,唐王以年迈之躯战死沙场。
你们不想着为唐王报仇,反而来追寻谁的责任,甚至责怪朕,你心里还有皇族的荣耀,还有大明的天下吗?
你这样的行为,简直是亵渎唐王的英魂,是亵渎唐王战死沙场的英勇,你这叛国的罪人!
崇祯心思活络,看向周延儒的目光多了几分柔和。
但当他瞥到奏章,那抹柔和瞬间消失,只剩下无尽的痛恨,以及愤怒,眼神仿佛要将奏章灼穿。
周延儒暗暗松了口气,微微挺直的脊背又放松下来,知道最难的一关已经过了。
只要皇上那口气泄了,事情就好办了。
“是。”
他小心回答,声音恭敬而沉稳。
崇祯稍微冷静一些,双眼微闭,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诸位阁老如何看待这份奏折,以及南阳府妖人之事。”
周延儒斟酌着措辞,缓缓说道:“妖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此前预计。”
“而今妖人已有十数万大军,更是要在三个月内扩张到二十万。若是再让妖人与北方的乱党会合,则天下危矣。”
“孙总督言,想要覆灭妖人,朝廷只有一次机会。”
“一旦失败,让妖人打出河南,则情况就要变得极为危险。”
“臣以为,孙总督所言并非夸大其词。”
“故而朝廷当竭尽全力,以消灭妖人杨奇伟为首要任务。”
崇祯连连点头,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忧虑。
自从看了杨奇伟的公开讲话,他便知道这人是大明最危险的敌人,远比北方的满清,东方的倭寇都要危险!
崇祯忧虑道:“周爱卿所言极是,但魔教发展太快,短短两个月就拥兵十数万,朝廷想要彻底覆灭魔教妖人,需要多少兵马?”
“又该从哪里调集兵马消灭妖人?”
周延儒躬身拜倒,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说道:“这便是臣要告知皇上的好消息。”
“好消息?”
崇祯错愕万分,微微前倾身子,眼中满是疑惑。
“正是好消息。”
“妖人已有取死之道!”
周延儒斩钉截铁地说道,语气坚定而自信,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此话一出,崇祯立马喜上眉梢,但又更加疑惑。
妖人的取死之道,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