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老六哼哧哼哧地跑了十几公里,其实没有多累,但是需要装作很累的样子,以免被人看出破绽。
奈何追着车跑这种事本身就挺猎奇的,一路上依旧吸引了大量注目礼。
这一带多是盘山公路,绕着山一圈又一圈,等出了山头,离目的地也就不远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向北是杭城的方向,向南就意味着继续待在丽水境内。
霁祥之所以没有选择杭州的原因有二。
一是杭州网传的美食荒漠名号让他望而却步。
美食荒漠并不是意味着杭州的美食很难吃,而是一些本地餐厅为迎合外地游客,改变原有菜肴口味和做法,使本地菜失去特色。
且杭城的价格都比较贵。
当菜品品质未能达到与价格相匹配的水平时,消费者花费较高价格却难以品尝到令人满意的美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霁祥如果选择向北而行,就会面临着近乎饱和的美食市场,脱颖而出也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霁祥随遇而安惯了,也懒得等什么反转打破固有印象的套路。
原因二就很现实了。
他们钱不够。
两百来万看似很多,但要想在杭城较好的地段租赁,即使不是特别核心的商圈,一座四层楼用于饭店经营,一年租金可能也会远超 200 万。
霁祥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在一座城待多久,可能念头一起第二天就没影了。
大概在路上消耗了五天时间,霁祥终于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地理位置。
龙老六茫然地看着眼前不知道哪个年代的砖石房,挠了挠后脑勺。
龙老六迟疑地说道:“老大,你确定是这里吗……”
这个地方距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是二十年前的商业中心,但是现在已经算是老街了。
还是在山脚下这个地方,据说是几年前要搞开发的,结果不知道因为成本超支,项目就不了了之了。
要说环境好吧,也确实,由于没赶上城市化的浪潮,周边的景色还是天然雕饰的。
但也够不上景区的范畴,顶多就是农村级别,没有经过规划也不会有人专门来这里玩,最大的看点就是山腰位置的一座道观了。
在霁祥确认地址之后,天龙座都从小世界里出来干活。
龙四转了一圈,发现这附近开着的商铺要么是卖酒的,要么就是品茶的,或者是开着服装店但是营业额全靠网店的。
小吃好像就那么一家,还是个不知道从哪里挪过来的移动餐车。
不过龙四对新的驻地倒是没那么抵触,这个房子周围的土地可比山城大学那块小院子的五倍还多一些。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局限在那些小调料了,可以更多的尝试种植更多的植株了。
龙一凝视着房子门口摇摇欲坠的告示牌,试探地打了个电话过去。
结果第一次直接给挂了,打了第二次才接通。
那边的房东一听这个陈年老屋现在居然还有人入手,立马来劲了,龙一还没开始谈判,房东已经爽快地完成了砍价,便宜租给了他们。
要不是龙一及时制止,房东都要开始向他们推销买房方案了。
“我们来装修?这是重建吧?”龙四指了指自己,上次店面装修就是他来的,可那是真装修啊。
这个房子完全就是推倒重建。
“不会就学嘛,谁叫你是土系我是木系。”龙二嘴角弧度不变:“外包的话没个把月老大都开不了店,你也不想挨饿吧?”
“……”
龙四默默地打开手机搜索徒手搓房教程逐帧观看学习。
谁也没闲着,龙一去和房东协商。
房东一听,好家伙,什么神仙房客?你租房还帮我重建?
他当即就坐不住了,火速赶到现场和霁祥签订了协议,主动去准备审批材料,生怕这个大客户后悔跑路。
几个人干得热火朝天,第二天就拉起了围挡。
唯独霁祥这个最主要的中心人物成了最闲的一个,每天管管天龙座的伙食就好了。
而当一个人没事干的时候,就会给自己找点事做。
霁祥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整条街唯一一个小吃摊上。
他发现这个卖煎饼果子的年轻人很有意思。
街边的老房子沉默地伫立着,墙面脱落的墙皮和紧闭的门窗显得有些凄凉。
霁祥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那青年也愣愣的看着他,似乎有些紧张。
周骁穿了件洗得有些萎缩的羽绒服,局促地站在他那略显简陋的煎饼摊后。
周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你好,你要吃什么?”
“来个原味。”霁祥垂眸凝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周骁咬咬牙,学着记忆中师傅的样子,舀起一勺面糊,小心翼翼地倒在滚烫的铁板上。
可这面糊似乎并不听他使唤,他手忙脚乱地用刮板去摊,结果面糊却这儿多一块、那儿少一块,最后搞得不成个样子。
他的额头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心里暗暗叫苦。
好不容易把面糊勉强摊匀,在放油条和酱料的时候,他又不小心手抖了一下,酱料挤多了。
在等待煎饼加热的间隙,周骁下意识地抬起头,快速扫过街道的每一个角落。
当有行人路过时,他的身体立刻绷紧,可当行人只是匆匆而过,并未有任何异常时,他又赶紧低下头,继续手忙脚乱地应付着煎饼。
周围安静得可怕,只有煎饼摊上传来的滋滋声和偶尔的风声。
霁祥看着铁板上形状莫名的马赛克物,沉默地打开手机搜索:如果卖煎饼果子发现老板一点都不会……
还没打完字,下面就蹦出来几个字:
“便衣”
“老板是卧底”
“卖煎饼果子发现老板装作没看到自己”
霁祥手指一顿,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