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在处理完水利贪腐一案后,在朝堂上的威望逐渐提升,百姓们也对他这个年轻官员赞誉有加。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边关就传来了急报。
原来,北方的突厥部落见大唐这些年虽日益强盛,但忙于国内建设,便起了觊觎之心,集结了大批兵马,气势汹汹地朝着大唐边境袭来,一路烧杀抢掠,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守城的将士们虽奋力抵抗,但突厥人来势汹汹,局势愈发危急。
李世民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当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朝堂上,气氛凝重,武将们各个摩拳擦掌,请求带兵出征,可文臣们却顾虑颇多,毕竟突厥人此次是有备而来,且他们的骑兵机动性极强,贸然出兵,恐有失利之险。
林羽站在朝堂之中,心中也在快速思索着对策。这时,一员老将站出来说道:“陛下,突厥人来势汹汹,臣愿率十万大军前往边境,定要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厉害!”
李世民微微皱眉,看向那老将,说道:“爱卿勇气可嘉,只是突厥骑兵善骑射,来去如风,我军若只凭兵力硬拼,恐损失惨重啊。”
林羽见时机成熟,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破突厥。”
李世民眼睛一亮,连忙说道:“林羽,你快说来听听。”
林羽说道:“陛下,突厥人此次出兵,无非是想抢夺财物,且他们长途跋涉,补给线必然漫长。我们可先佯装败退,将他们引至我们提前设好的埋伏圈内,同时派出小股精锐骑兵,绕道截断他们的补给线,让他们陷入进退两难之境。然后我军再以逸待劳,凭借着地形优势和事先准备好的弩箭等利器,定能大破突厥。”
李世民听后,思索片刻,觉得此计甚妙,可又有大臣提出疑问:“林大人,那如何能确保突厥人一定会按照我们设下的圈套来走呢?万一他们识破了,可就功亏一篑了。”
林羽微微一笑,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突厥人此次出兵,志得意满,见我军败退,必然会起贪功之心,想要乘胜追击。而且我们可在沿途故意留下一些物资,让他们觉得我军是慌乱逃窜,无暇顾及,如此一来,他们便会毫无防备地进入我们的埋伏圈了。”
众大臣听了林羽的分析,都觉得有理,李世民当即拍板决定,任命林羽为此次抗敌的军师,协同主将李靖一同前往边境御敌。
林羽领命后,与李靖一同率领大军星夜兼程赶往边境。到了边境之地,林羽先是仔细查看了周边的地形,选定了一处山谷作为埋伏圈,此处山谷四周环山,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进出,正是绝佳的设伏之地。
随后,林羽又安排士兵们在山谷内布置了大量的弩箭机关,还准备了许多易燃之物,只等突厥人上钩。另一边,李靖则按照计划,派出小股精锐骑兵,悄悄绕到了突厥人的后方,准备截断他们的补给线。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靖便率领大军与突厥人正面交锋。两军对垒,突厥人仗着自己骑兵的优势,一开始便发动了猛烈的冲锋,李靖则指挥着唐军且战且退,故意表现出不敌的样子,沿途还不断丢下一些粮草、兵器等物资。
突厥人见状,果然中计,以为唐军不堪一击,便紧追不舍,一路追到了林羽设好的山谷前。突厥的首领看着那山谷,心中虽闪过一丝疑虑,但见唐军慌乱逃窜的样子,又想着马上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便毫不犹豫地率军冲进了山谷。
等突厥人全部进入山谷后,林羽一声令下,山谷两边顿时射出如雨点般的弩箭,突厥人毫无防备,瞬间人仰马翻,惨叫连连。紧接着,唐军又从山谷四周杀出,将突厥人团团包围。
而此时,前去截断补给线的精锐骑兵也传来捷报,他们成功烧毁了突厥人的粮草辎重,突厥人顿时陷入了绝境,军心大乱。
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突厥人被杀得丢盔弃甲,首领也在混战中被斩杀,剩下的残兵败将纷纷跪地投降。
这一战,唐军大获全胜,不仅击退了突厥的入侵,还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边境的百姓们得知后,欢呼雀跃,纷纷称赞唐军的英勇,更是对林羽这个年轻的军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消息传回长安,李世民大喜过望,亲自出城迎接凯旋归来的林羽和李靖等人,并且在朝堂上对他们大肆嘉奖,林羽更是被加官进爵,成为了朝堂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可这也引来了更多人的嫉妒,尤其是那些一直觉得林羽不过是靠运气的官员,他们暗中联合起来,想要在其他事情上扳倒林羽。
不久后,朝廷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科举考试,旨在选拔更多的人才为大唐效力。林羽被任命为主考官之一,负责此次科举的部分事务。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觉得这是个机会,便买通了一些考生,想要在科举中作弊,然后嫁祸给林羽,让他身败名裂。
林羽却全然不知危险即将来临,一心扑在科举考试的筹备工作上,他精心制定了考题,力求选拔出真正有学识、有品德的人才,为大唐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却没料到一场阴谋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