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去请……请卫指挥使来!”
罗怡一再受到惊吓,说话都不利索了。
眼下时局动荡,原本丰州防务,是由丰州总兵姜文御协守。
但姜文御见靖远侯大军来攻,慌忙丢下丰州城跑了。
罗怡没办法,眼见靖远侯部队势大,立马开城投降。
但靖远侯志不在此,为了安定后方,便依旧让罗怡主持丰州大局。
后来靖远侯部队又败回老家,罗怡则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照旧当他的知府大人。
就眼下这大周乱局,谁晓得将来会是谁是的天下呢?
罗怡只管当他的墙头草即可。
至于这个卫指挥使施扬施大人,则是罗怡的老搭档了。
施扬同样是个见风使舵的主儿。
也正因为此,他们二人才在风雨飘摇的大周朝,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官位。
施扬统管丰州七个千户所,七千人马。
但现在他也只能勉强凑出四千多人,此时全被罗怡拉来了丰州城,好吃好喝供着,替他守卫丰州城。
至于以前的城守军,在上次靖远侯部队攻来时,早就跑了个七七八八,不堪一用。
卫指挥使的宅子离州衙并不远,片刻工夫,卫指挥使施扬大人便急匆匆赶到了州衙。
施扬见大堂上还坐着几个相貌非凡的年轻人,不知是何来头,便以目光向罗怡探询。
罗怡也不明白陆辰几人为何还不离开。
他们官司不是已审理结束了吗?虽然这是他们自己审的,但这里已经没他们什么事了。
为何他们还不走?
罗怡也不敢赶陆辰几人离开,只得向施扬介绍,说他们几位是来打官司的,官司完了以后,他们还没来得及离开。
施扬心中觉得怪异,但此时局势危急,他也顾不得多想。
“罗大人,适才我的属下来报,说匪军约有三万余人,这丰州城恐怕守不住,大人您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得,一上来就准备逃命。
罗怡还想坚持一下,他可不想丢掉这顶乌纱帽。
若离了丰州城,他这个知府连个屁都不是。
“施大人,城外匪军虽众,但他们大部分都是灾民,哪里有什么战斗力?施大人麾下皆勤于训练的精锐之军,焉能不胜乎?”
施扬连连摇头:“罗大人有所不知,眼下这灾荒年,缺衣少食,我这些兵全都饿得腿脚发软,哪里还能打得了仗?”
罗怡心中恼火,他这些日子的粮草都喂了狗不成!
但他还得好言相劝:“施大人,咱们只要坚守城池,不过三日,那些匪军必会因为没有吃食而自行退去,咱们不打一打又怎会知打不过呢?”
罗怡最是清楚不过。
对方若是官兵,或是像靖远侯那样的叛军,他这个知府还能用投降来免去一死。
可现在外面来的可是土匪。
土匪可不会给他讲什么道理,只要攻进城来,他们只会烧杀抢掠。
到时候他这个知府别说头上的帽子了,恐怕就连脑袋都保不住。
可罗怡实在舍不下他这个知府的帽子。
“非也非也!”
大老粗施扬也吊起了书袋。
“城外只有这三万多匪军吗?且不说咱们压根就打不过他们,就算勉强能打个平手,但丰州城周边那些山贼流寇,听到丰州被围攻,他们肯定会蜂涌而来抢一杯羹,到时候……”
施扬又是不停摇头。
不得不说,施扬这话还真有点道理。
罗怡听了也是哑然无语。
见罗怡听进去了他的话,施扬又道:“我已派属下去防守各个城门,罗大人且赶紧准备准备,到时我们二人可寻个机会,突围出去,之后再做打算。”
施扬说完,悄悄观察罗怡脸上的表情。
施扬可没这么好心。
二人相交多年,施扬最是了解罗怡。
就连罗怡这些年搜刮到了多少金银,他也估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等二人逃到了城外,他施扬手里有兵有枪,到时罗怡不就成了他砧板上的鱼肉,任由他宰割?
一旁的赵大丫并不知道这二人各怀鬼胎,一个想让别人替他卖命好保住头上的帽子,另一个则想趁机杀人越货。
她越听越烦,腾地一下站起身来。
“你们到底说完了没有?你们若不想守城,那就赶紧给我滚出丰州城!”
施扬并不知道赵大丫之前在公堂上的威风,他愕然看向赵大丫。
他不明白,一个柔弱女子,她怎么敢在两位大人面前如此放肆!
赵大丫冷冷看着罗怡和施扬。
“你们哪远滚哪去吧!这丰州城由我们来守!”